6月1日,孩子們最重要的節日,盛裝打扮、歡歌笑語。
2021年的“六一”顯得格外不同,一份特殊的“禮物”在節前由國家發放。
5月31日,國家釋放出這樣的信號,進一步優化生育政策,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家里的“神獸”可能要多一個弟弟或妹妹了。由獨生到二孩再到三孩,變化速度之快超出了預期。
三孩政策來臨,催化了市場對兒童產業的想象。尤其是在兒童保障方面,商業化的兒童保險或會迎來新風口。
特色少兒險供給不足
市場潛力尚待挖掘
長期以來,市場讓大眾感受炙熱的產業有兩個,一個是圍繞孩子的,一個是圍繞老人的。
其中,孩子健康平安長大,是每位家長最大的心愿,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
自6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實施,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會首次納入全國性立法。新規明確規定,家長要給兒童配備安全座椅、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傷害。也就是說,兒童不使用安全座椅將違法。諸如此類的硬性規定并不少。
可見,對于兒童的安全保障問題,無論是家長還是社會,都給予了高度關注。
養育孩子是一場漫長的修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安全問題、健康問題、心理問題、教育問題、成長問題……而這些問題有時來得猝不及防,令家長們手足無措。
為此,為預防潛在的風險,當下很多家長將對于孩子的保障寄托于商業保險,選擇給孩子買保險,少兒險由此也成為消費者需求較高的保險產品。
但與需求不相匹配的是,市場上特色的兒童保險產品嚴重不足。有數據顯示,財產險公司累計備案的意外險、短期健康險主險條款有4000多個,而針對兒童的僅有158個,占比不到4%。而且從產品種類看,也比較單一,多集中于意外險。在人身險公司,關于孩子的保障很大程度集中于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對孩子的意外、醫療、重疾保障并不充足。
目前,我們耳熟能詳的兒童保險是學平險,主要面對的是中小學生。該產品因保費便宜、保障范圍較廣被很多學校采納,采取自愿的原則購買。不過,由于保障期間較短、保險責任單一難以滿足兒童風險保障的需求。孩子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對于家庭來講,則是不可忽視的壓力。
銀保監會原副主席黃洪也曾表示,市場中幼兒類專屬保險產品少,需要出現更多針對于幼兒全方位保障的商業保險。他也鼓勵在“一老一幼”方面,增加老年人保險和幼兒保險的產品供給。
“一個是量,一個是質,這兩方面都要下功夫。而且要制定相應的監管規制,用監管這個指揮棒來推動保險公司進一步重視發展老年保險市場和幼兒保險市場。”
從供需不平衡的情況看,少兒保險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隨著三孩政策放開,也可能迎來新的增長風口。目前兒童保險市場挖掘的潛力還很大,如果以三孩政策推廣來計算,未來兒童保險市場的規模將至少擴大二至三倍。
監管釋放產品增補信號
部分險企已開始發力
2021年4月,銀保監會下發《關于進一步豐富人身保險產品供給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要提高兒童保障水平,努力圍繞兒童生活、教育、醫療等方面實際需求,積極開發有特色的教育年金保險、殘障兒童保險、兒童特定疾病保險等產品,加大對兒童先心病、罕見病等的醫療保障。
特色且具有針對性的少兒險,例如重疾險、醫療險等,或許是目前緊迫需要的,也是最能減輕家庭重擔的險種。
其實,近年來,我國保險業在少兒產品和服務創新方面也在不斷探索,在保險產品創新上也取得了很大成效。
例如,在今年“六一”當天,永誠保險推出“兒童綜合保障計劃”,涵蓋兒童多發疾病及意外保障,出生28天至30周歲均可投保;人保推出“少兒無憂2021”,涵蓋120種重疾(含特定重疾)、20種中癥疾病、40種輕癥疾病共180種高發、高費疾病;安盛天平財險熱推卓越馨選醫療保險和卓越寶貝少兒意外保險,并攜手愛佑慈善基金會舉辦愛心活動,頒發愛心證書;紫金保險推出萌娃保,覆蓋少兒特定重度疾病50種+少兒特定輕度疾病15種;國華人壽推出國華華瑞國民真愛定期重大疾病保險,全面保障190種輕癥/中癥/重疾,中/輕癥不分組多次賠;東吳人壽熱推愛相隨意外保險產品計劃等。
5月下旬,已有部分險企陸續推出針對少兒群體的保險產品,如愛心人壽發布面向兒童全成長周期的“愛+神獸養成計劃”;眾惠相互發布首款兒童哮喘單病種專屬保險保障產品——華西婦兒聯盟哮喘兒童“健康之路”計劃;招商信諾人壽推出珍愛寶貝少兒重大疾病保險產品計劃等。
除了意外、醫療、重疾、中癥、輕癥等保障外,也有一些公司推出教育金保險,如信美相互的天天向上少兒年金保險、渤海人壽的i寶貝教育年金險、人保壽險的錦繡前程少兒教育保險產品組合等。
可見,各大保險公司也在努力增加兒童商業保險產品的供給,滿足少年兒童多樣化、多層次和個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
生育保障在加強
配套措施將落地
開放三孩也引發了一眾網友的熱議與討論,尤其是在盤點年輕夫妻身上的擔子時,“贍養四位老人、拉扯三個孩子、看護9個孫子孫女,到65歲還沒領上退休金”的說法一度登上熱搜。雖有戲謔,但也說出了大多數人的心聲:“生孩子簡單,養孩子太難。”
從生孩子、養孩子的角度看,除了兒童的保障問題外,養孩子的經濟成本也是造成家庭壓力的重要因素。
有相關數據統計顯示,養育一個孩子的總金額在62萬-198萬元之間,育兒的成本已然占據了我國家庭平均收入的近50%以上。如果在一線城市,養育孩子的成本可能還會上升。
有評論說,對于女性而言,生孩子也可能意味著“沒工作,沒收入”。因為從目前市場上的招聘情況看,很多企業對于已婚但未育的女性招聘很謹慎,原因是考慮到未來懷孕生孩子會影響工作。
或許,多方面的壓力,也造成了現在“80、90后”對生孩子的忌憚。
不過,在三孩政策宣布后,國家衛生健康委也明確表示了會有一些配套措施來支持。例如:
○ 要將婚嫁、生育、養育、教育一體考慮,加強適婚青年婚戀觀、家庭觀教育引導,對婚嫁陋習、天價彩禮等不良社會風氣進行治理,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推進教育公平與優質教育資源供給,降低家庭教育開支。
○ 要完善生育休假與生育保險制度,加強稅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業合法權益。對全面兩孩政策調整前的獨生子女家庭和農村計劃生育雙女家庭,要繼續實行現行各項獎勵扶助制度和優惠政策。
○ 要建立健全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幫扶保障制度,完善政府主導、社會組織參與的扶助關懷工作機制,維護好計劃生育家庭合法權益。要深化國家人口中長期發展戰略和區域人口發展規劃研究,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隨著各項措施的逐步落地,不知大家還愿不愿意生?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