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產品,找到產品賣點或者用戶爽點就很好賣。
推銷一套服裝,告訴客戶這件衣服是今年新款、高檔面料、做工精致、知名品牌,正在搞優惠活動,這些都是產品賣點,而且用戶看得到、摸得著的。
或者你也可以夸贊這件衣服特別適合客戶,穿上它簡直就是這條街最靚的仔。用戶心情愉悅了,觸發了爽點,也會心滿意足的掏錢。
但保險不同,保險銷售也不能像傳統銷售那樣做。
賣保險光挖掘產品的亮點沒用,給客戶講這款保險產品輕癥豁免、多次賠付、保費優惠、公司熱銷,客戶往往給出的回饋是:產品再好,與我有什么關系。
溝通觀念,比講述產品更重要。保險很難挖掘到什么爽點。在風險發生之前,幾乎沒有人會覺得自己身故或者得了大病,保險公司能賠50萬或100萬是件特別爽的事。
所以推銷保險,盡量摒棄傳統的銷售方法和技巧。客戶之所以不認可保險,不急著購買,是因為他們存在盲點。換句話說就是不了解保險的好。
優秀的保險銷售,見了客戶不是講保險,而是做客戶教育。引導客戶認知到盲點的存在,并且重新對保險的必要性進行思考。
我們經常在新聞中看到這樣的報道:大貨車拐彎時,不小心把電動車或行車卷入車底而不自知,拖行一段時間才知道軋到人了。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大車的視距有盲點。大車駕駛室雖然很高,四周都有玻璃,看起來視野足夠開闊,但它也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這就叫盲點。
車禍集錦視頻有一個片斷很讓人不可思議:小孩跑到大車的正前方撿皮球,小孩就站在汽車正前方,幾乎貼著大車前端,駕駛員居然沒看到!他啟動大車,差點把小孩給軋死。
其實這也不怪駕駛員,只要處于視野的盲點,哪怕離的再近,他也是看不到的。保險營銷人員,就是幫助客戶找到認知的盲點,從而規避人生風險的。
以重大疾病產品為例,客戶會有哪方面的盲點?
1、對罹患疾病概率的盲點。對自己身體健康盲目自信,把過去幾十年的身體健康,當成是未來的順理成章,過去不得病,覺得未來也不會得。
2、對家庭現金儲備的盲點。滿足家庭現有的財富積累,也許他們積累了一些財富,但財富不等于現金,治病救命醫院只收現金的。
3、對因病收入損失的盲點。對治療周期了解的不充份,沒有認識到醫療費只是冰山一角,因病造成的收入損失才是大頭。
4、對疾病風險程度的盲點。沒有做好身體失能的準備,大病就是無底洞,掏空的不僅僅是個人儲蓄,更有可能讓家庭陷入萬劫不復。
5、對保險投保時機的盲點。以為保險隨時都可以投保,豈不知保險只賣給健康人,投保是有條件的,保險不是隨時想買就能買的。
給客戶推薦重大疾病保險,不妨以上面的5大盲點為突破口,通過新聞熱點事件或者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用戶教育。
每個人對自己不懂的、不會的、不知道的信息,都會感到好奇。當客戶了解到了盲點內的知識,會有新鮮的收獲感。客戶有了觀念上的改變,才會有投保的行動。
保險新手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多數時間都是在給客戶講產品。把每項保險責任都講得特別細,仿佛這樣才顯得自己專業,但往往容易把客戶講迷糊。
優秀的保險營銷,向來都是以觀念溝通為主,去啟發客戶的風險意識,了解他所擔憂的風險點,然后用小篇幅的時間介紹產品,用產品滿足其需求。
若客戶沒有風險意識,不覺得自己會遇到風險,不妨以普及風險盲點的角度,給他們講講那些他們不曾考慮過的問題,從而引發他們的深度思考。
每一次和客戶的溝通,都是一次教育客戶的過程。你如何講,講的效果如何,客戶有沒有新知和收獲,才是權衡溝通到位不到位的標準。
若是溝通的角度不對,講述的內容不是客戶不熟悉的盲點,千篇一律的話講再多又有什么用呢?對客戶來說,也只不過是噪音而已。
小心了!保險業務員給保險客戶送Car-T、特藥卡,涉嫌違規?
做保險的都在拍短視頻,但很多人覺得越做越難,我給你幾條建議
每位考慮加入保險的新人,都應該先了解保險職業的四個特質
醫保DRG改革初見成效:有百萬醫療保險的患者,不再受醫院歡迎
劉潤《進化的力量》觀后感:難題中找解題思路,保險困境總會花開
為什么保險自媒體這么多,就出不了一個人盡皆知的超級大IP?
以后干保險不易,買保險也不易:大數據面前,客戶做不了任何隱瞞
什么樣的保險團隊,才能吸引優秀人才加入?不妨參考這四項標準
現在恐怕是,做保險最后的好時機了,以后想做保險估計會很難
想把保險優增這件事做好,不妨把優增對象當成高客來經營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