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機構和企業打著“養老服務”“健康養老”等名義,以“高利息、高回報”為誘餌實施非法集資活動吸收老年人資金,給老年人造成嚴重財產損失和精神傷害,存在重大風險隱患。
一、養老領域的非法集資表現形式
1.以提供“養老服務”為名非法集資。一些機構明顯超過床位供給能力承諾服務,以辦理“貴賓卡”“會員卡”“預付卡”、預交“養老服務費用”等名義,以向會員收取高額會員費、保證金或者為會員卡充值等形式非法集資。
2.以投資“養老項目”為名非法集資。一些機構或企業打著投資、加盟、入股養生養老基地,以銷售虛構的養老公寓或者以長期出租養老床位、銷售養老公寓使用權等名義,通過返本銷售、售后返租、約定回購、承諾高額利息、“私募基金”等形式非法集資。
3.以銷售“老年產品”為名非法集資。一些企業不具有銷售商品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銷售商品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購、寄存代售、消費返利、免費體檢、免費旅游、贈送禮品、會議營銷、養生講座、專家義診等方式欺騙、誘導老年群體,實施非法集資的行為。
4.以宣稱“以房養老”為名非法集資。一些企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打著“以房養老”的旗號,通過召開推介會、社區宣傳等方式,誘使老年人簽訂“借貸”或者變相“借貸”“抵押”“擔保”等相關協議,抵押房屋以獲得出借資金,再將資金購買其“理財產品”并承諾給付高額利息等進行非法集資。
二、風險提示
1.高額利息無法兌現。機構或企業承諾的高額利息主要來源于老年人繳納的費用,屬于拆東墻補西墻。多數企業不存在與其承諾回報相匹配的正當服務實體和收益,資金運轉難以持續維系,高額利息僅為欺詐噱頭,一旦資金鏈斷裂,高額利息無法兌付,本金也難以追回。
2.資金安全無法保障。機構或企業超出可持續盈利水平承諾還本付息,以高額利息為誘餌騙取老年人錢財。大量來自社會公眾的資金難以得到有效監管,由發起機構控制,存在轉移資金、卷款跑路的風險。
3.養老需求無法滿足。機構或企業以欺詐、誘騙的方式,騙取老年人信任,向老年人承諾高端養老服務或者銷售養老產品,往往無法達到預期效果,老年人的養老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
按照《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等有關規定,對非法集資人、非法集資協助人將嚴肅追究法律責任,參與非法集資風險自擔。請廣大老年人和家屬提高警惕,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自覺遠離非法集資,防止利益受損。如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
全國老齡辦 公安部
民政部 中國銀保監會
2021年5月17日
金融監管總局:豐富保險產品體系,穩步推進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工作
甘肅金融監管局:2024年甘肅省綠色保險賠付同比增長32.72%
陜西金融監管局:2024年轄內財險機構中已有10家實際出單低空經濟相關保單
強監管、防風險、促發展多個金融監管局繪就2025年施工圖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保險集團集中度風險監管指引》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就《保險集團集中度風險監管指引》答記者問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開展保險資金投資黃金業務試點的通知》
監管部門醞釀加強非車險“報行合一”嚴禁未經報備擅自修改或變相修改條款費率
金融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發布《關于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金融監管總局有關司局負責人就《關于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答記者問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