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調整,人先行。保險圈的人事調整頻頻上演,但背后的原因卻各不同。
『A智慧?!话l現,近期,五大行之一的中國建行旗下的保險公司開啟了一波新的人事調整:
4月30日,建信人壽官網更新了管理層名單,來自中國建行體系的丁慧成為建信人壽新一任總裁,且其建信人壽董事的任職資格已于4月21日獲得上海監管局的批準。
4月20日,建信財險執行董事、總裁張華清因工作調動辭職。
一壽一財,一來一走,“建行系”險企這場人事調整,又折射了怎樣的變化?
時隔9個月
建信人壽迎“70后”女總裁
公開資料顯示,建信人壽新任總裁丁慧是金融業內的一名“老將”。1975年出生的她,今年46歲,卻有著20余年的金融行業工作經驗。
自2000年參加工作以來,丁慧曾先后擔任中國人民銀行銀行監管一司干部、副主任科員,原中國銀監會銀行監管一部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期間派赴美國貨幣監理署工作)、副處長、處長,原中國銀監會黨校副校長。2015年進入中國建行工作,先后擔任總行股權與投資管理部副總經理、湖北省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15年的金融監管工作經驗,加上6年左右的金融市場工作經歷,丁慧既熟知監管制度,又了解市場操作,經驗頗為豐富。這或許對于日后管理建信人壽的業務具有一定的優勢。
而丁慧的上任,也結束了建信人壽9個月左右的總裁“空窗期”。
據悉,2020年7月,隨著謝瑞平升任建信人壽董事長,建信人壽總裁一職就開始出現空缺。而在此之前,2015年底至2020年7月這段時間內,建信人壽總裁一職由謝瑞平擔任。可以說,在主要高管的變化上,建信人壽的人事調整較為平穩。
建行不斷輸出產壽險高管
說起“建行系”險企,兩家公司的人事任命總離不開中國建設銀行。
建信人壽,這家成立于1998年的老牌壽險公司,在2011年才轉為一家銀行系險企。資料顯示,建信人壽前身為太平洋安泰人壽,原始股東為中國太保和美國安泰保險。后來,ING(荷蘭保險國際公司)收購了美國安泰的國際業務,與太保集團分別持有太平洋安泰50%股權。
2011年,當國內銀行正在加快布局保險板塊時,中國建行也通過收購股權,拿下了太平洋安泰人壽的控股權,并改名為建信人壽。此后,建信人壽的人事變動,也隨著中國建行的調整而改變,尤其是董事長一職,人員皆出自中國建行。
例如,2011年6月,王軍獲批成為建信人壽董事長,在加入建信人壽之前,他擔任中國建行北京分行行長、黨委書記;2013年6月,王軍離職,中國建行總行副行長章更生兼任建信人壽董事長;2018年10月,曾任中國建行上海分行行長的段超良擔任建信人壽董事長。
財險方面,建信財險的人事調整與建信人壽基本一致,其主要高管變化也與中國建行的安排有關。
資料顯示,張華清,今年50歲,曾擔任中國建行資產保全部副總經理、中國建行信貸管理部副總經理等職務。2016年,在建信財險籌建時,張華清就是建信財險籌備組副組長,在建信財險成立后,一直擔任總裁一職。
可以說,這一次張華清因“工作調動原因”而辭去建信財險總裁一職,也是建信財險發展五年來的第一次總裁變更。但需要注意的是,建信財險董事長也都是來自中國建行,曾經三年三換董事長。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4月以來,建信人壽迎來新的董事會成員,包括竇慧、蔡松青、隋露,建信財險迎來新董事韓文貞。2021年1月,曾經在中國人壽擔任總裁,在新華保險、鼎誠人壽擔任董事長的萬峰,“卸甲歸田”后,又以董事的身份進入了建信人壽的董事會名單。
財壽險業績“分化”
高管調整能否帶來轉機
銀行布局保險,其實早已開始。作為五大行之一的中國建行,自然也不會放棄對保險領域的拓展。從壽險到財險、保險資管、養老,中國建行所布局的綜合經營之路,隨著保險版圖的擴大而逐步完善。
從業績表現看,財險與壽險卻出現了不一樣的發展,而這或成為中國建行決定“支持力度”的因素之一。
據統計,自2011年建信人壽完成股權變更后,在中國建行的支持下,業務得到快速發展。但在2017年,一場行業性的轉型,令建信人壽也遇難題,其保費從2016年的461億元下降至2017年的297億元,可見“134號文”影響較為明顯。
不過,2016年,建信人壽開始了轉型,且提出銀行系保險公司轉型要尊重“三個規律”:
○ 尊重保險行業發展規律,要堅持“保險姓?!?,充分發揮保險保障和長期儲蓄功能。
○ 尊重銀行系公司發展規律,要堅持構建有特色的銀保模式,全面推進與銀行的場景化、個性化、客群化協同,實現創新融合。
○ 尊重綜合型成熟企業的發展規律,完善經營模式、管理架構和基礎保障能力,聚焦價值提升。
如今,隨著轉型期逐漸過渡,建信人壽業務開始回升。2020年,建信人壽保險業務規模再次回到400億元平臺。而且,自2011年以來,建信人壽一直處于盈利狀態。
由于業務的快速增長,2020年7月建信人壽增資60億元,其中26.25億元計入注冊資本,33.75億元計入資本公積,增資完成后,建信人壽注冊資本由44.95億元提升至71.2億元。
反觀建信財險,成立5年時間,尚未擺脫虧損的現狀,也沒有獲得進一步增資。
在談及如何在激烈的財險市場競爭中走出自己的發展之路時,建信財險曾表示,將通過創新驅動、科技驅動、戰略協同驅動三大引擎走一條差異化發展的道路,建設成為最具特色和價值的現代智慧型財險公司。
2020年建信財險前五大商業保險險種經營統計
不過,從2020年建信財險的業務看,保費收入前五大險種的發展相對均衡,差異化道路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事實上,建信人壽實為建信財險的控制股東,未來“建行系”險企如何實現產壽聯動,值得期待。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伴_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