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2020年,需要用不平凡的執著、堅韌來紀念。
在保險業,一家被中國市場認定為最契合行業發展軌跡的保險集團,在2020年收獲的不只是成長。
1月18日,中國太保在上海召開的2021年度工作會議結束之際,披露了2020年度的業務成績單,根據中國太保保費收入公告披露,當年產險(含安信)和壽險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565.55億元,同比增長3.06%。
面對新冠疫情的沖擊以及經濟下行壓力,這一成績實屬不易。尤其是在跌宕起伏的資本市場,中國太保A股、H股表現堅韌,且成功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市值觸及4000億元,創下了近三年新高度。
在這份成績單背后,中國太保正在謀劃一場更大的與保險、與養老、與健康相關的棋局。
轉型關鍵期
集團化優勢凸顯
在上海召開的2021年度工作會議上,中國太保領導層全面梳理了2020年轉型發展成果。2020年的中國太保可謂營業收入、營運利潤“雙豐收”,集團內含價值也保持較快增長。
具體來看,表現為:
● 產險方面,車險克服疫情和綜改壓力,續保成為增長核心動能;非車險聚焦支持復工復產,著力發展新興業務;農險抓住政策機遇,持續高速發展。
● 壽險方面,積極應對疫情沖擊,加快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經營,強化營銷隊伍績優牽引,強化產品創新,積極推進產品與健康管理、養老服務、財富管理的融合。
● 資產管理方面,秉承“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穩健投資”的原則,加強集團戰略引領,強化投資風險管控,提升投資管理專業化能力,集團整體在投資領域的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
綜合化的保險經營優勢凸顯,尤其是在2020年特殊時期,中國太保將工作聚焦于“一條主線兩個重點”,即把握高質量發展主線,堅持疫情防控和轉型2.0全面沖刺兩手抓。
基于大的宏觀環境,中國太保將屬于“太保特性”的轉型2.0融入其中,走出了一條符合太保的發展之路。中國太保董事長孔慶偉表示:“只有把自身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中,不斷找準時代賦予保險業的使命和定位,加速自身改革進程,彌補能力短板,才能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從1.0到2.0
轉型步入“深水區”
作為一家始終走在行業前沿的保險集團,中國太保所創造的歷史,從早年的“轉型1.0”開始,便已告訴了市場這家集壽險、財險、養老險、健康險、農險、資管等多塊保險牌照于一身的公司具有不平凡的操作模式。
據悉,早在十年前,在市場上銀保渠道就暴露出不少問題,加之包括當時“90號文”在內的監管文件接連下發,中國保險業的發展需要新的路徑。基于這樣的環境,中國太保果敢前行,毅然開啟轉型之路,進入轉型1.0階段。砍躉繳、縮銀保、吸收優質客戶、去投資依賴,歷時六年,中國太保終成行業轉型標桿。
2018年,轉型1.0收獲頗豐的中國太保,再次宣布開啟轉型2.0階段。戰略的升級帶有一定的時代屬性,這一階段的任務,則圍繞“人才”、“數字”、“協同”、“管控”、“布局”五大關鍵領域,制定了“成為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引領者”的目標。
對于中國太保來講,轉型是不變的話題,亦是其戰略發展中深扎于“血肉”的關鍵神經。不論是管理層的變更,還是新階段的發展任務,“轉型”的身影總是不可抹去。這份自上而下的戰略定力,讓中國太保的發展方向,在時代變化中依舊如初。
如今,回顧2020年發展,處于“轉型2.0”的中國太保,正在“深水區”探索。
太保安聯擁抱變革
“大健康”加速落地
說到2020年的轉型動作,大健康的布局,已然成為中國太保實操的關鍵抓手。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保障的需求激增。數據顯示,2020年前11月,中國健康險保費收入7642億元,成為2020年行業保費增長的重要來源。尤其是疫情暴發以來,人們對于商業健康險的認識和需求明顯提升。
然而,迅猛增長的商業健康險依舊不能填補巨大的健康保障缺口,有數據顯示,在居民就醫總支出中,商業健康險的占比仍然很小,2019年僅為5.6%。這一數據的背后,蘊藏著巨大的發展前景,而這也是險企發揮保險功用的不爭之地。
為此,2020年8月,中國太保制定了《2020-2025年的大健康發展規劃》,并確定了未來五年的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中國太保還表示,將構建三大平臺,即改造專業健康險公司、建立互聯網醫療平臺、建立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打通“醫、藥、險”壁壘。
從目前來看,中國太保的大健康布局已有不錯的成果:
與瑞金醫院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籌建廣慈太保互聯網醫院,入股廣慈紀念醫院,搭建線上線下醫療資源平臺。持續深化健康基礎服務體系,“太保藍本”已覆蓋1300萬人,“視頻醫生”為客戶提供“足不出戶”到家式醫療服務,服務配置200萬客戶,累計呼叫總量100多萬次。
尤其是在近期,太保安聯健康完成股權變更后,這一大健康布局有一更強大的助推器。太保安聯健康也將完全按照中國太保的戰略定位,開啟在大健康領域的運作。
此外,健康與養老成為目前社會熱點的孿生姊妹。而中國太保在養老領域也加速推進,旗下養老投資公司目前已在成都、大理、杭州、上海、廈門、南京6個城市落地7個“太保家園”建設項目,“東西南北中”的養老產業全國版圖正在形成,“頤養、樂養、康養”三位一體的全齡覆蓋產品和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為形成太保家園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奠定了牢固基礎。
產壽聯動領跑
協同打造長期主義者
除康養外,身為一家綜合化發展的保險集團,中國太保的成功亦離不開產壽險的聯動與協同。
從壽險板塊看,太保壽險作為中國壽險業轉型的標桿,已在行業中立足根基。相較于其他壽險公司而言,太保壽險轉型起步早,對于轉型的認識比較深刻。這一基礎也讓太保壽險在2020年頂住市場逆周期和疫情沖擊的雙重壓力,努力保持了業務平臺的穩定,發展趨勢向好。
尤其是面對內外部環境的諸多考驗,太保壽險堅定推進轉型,發布長航計劃行動綱領,以“打造服務體驗最佳的壽險公司,做壽險行業的長期主義者”為愿景,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堅持科技創新、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打造卓越的保險企業。
“長航行動”明確提出 “一優、兩穩、四新”的未來戰略目標,即瞄準客戶體驗最優,追求價值穩定增長和市場地位穩固,力爭渠道多元化實現新突破、大康養生態邁出新步伐、數字化建設取得新提升、組織人才發展踏上新臺階。
在“長航行動”引領下,太保壽險將著力打造隊伍升級、賽道布局、服務增值、數字賦能四大戰略內核,并立足近期業務增長、遠期動能蓄勢和底層能力支撐三個方面,構建“334”戰略實施著力點。
協同推進的產險板塊,與壽險一起率先試點實施長期收入激勵約束機制的“長青計劃”,推動激勵分配機制的更新與再造,覆蓋總部和分支機構核心管理和業務團隊,進一步向關鍵崗位和優秀人才傾斜、向基層一線傾斜的總體導向,激活隊伍內驅力,為形成人才聚集、長期能力、長效業績的良性循環提供機制保障等。
太保產險還積極運用科技力量,將產險的相關業務與科技相連接,在充分發揮中國太保“數字化”優勢下,積極布局車險、非車險等。例如,太保產險聯合百度公司共同研發出“太·AI”車輛智能定損,有效提升車險理賠處理效率,為客戶提供了智能化、數字化、差異化的極速定損體驗,做到了秒級定損、分級賠付,成為保險行業深度應用AI技術的標桿案例。
近4000億市值創新高
三地上市表現最搶眼
“目前中國太保市值已接近4000億元,創下近三年新高,在全市國資系統和在滬金融機構中處于排頭兵位置,在全球上市保險企業中排名進入前十。”這是中國太保在資本市場的實力,更是市場對其的認可。
從資本市場看,自中國太保成功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后,其高質量發展更是獲得了境內外很多投資者的認可。尤其是從2020年中國太保的股價看, A股、H股、GDR價格均表現亮眼,持續走高。
數據顯示,截至1月18日收盤,中國太保A股已漲至41.3元/股,較2020年初的38.4元左右上漲了7.5個百分點;被明顯低估的H股走出了成長性行情,實現26.9%的年增長。
當然,近4000億元的市值也離不開中國太保赴倫敦上市的努力。
2020年6月12日,中國太保在上交所、香港聯交所及倫交所三大平臺發布公告稱,公司申請發行GDR并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招股說明書已于倫敦時間6月12日獲得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批準。
這一公告的發布,給中國太保添加了一個新身份,“首家上海、香港、倫敦三地上市的中國保險公司”。成功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的中國太保,也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對接全球資本市場開辟了重要窗口。
成功發行GDR成為中國太保在中國保險業表現最為搶眼的大事。“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中國太保有了更寬闊的國際視野。據悉,在第九屆董事會中,中國太保成功引入了包括國際知名保險機構高管、知名經濟學家、資本運作領域專家、資深律師、互聯網營銷管理專家等在內的頂級人才,董事會組成進一步向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邁進。
下一步的中國太保
面向2021,孔慶偉表示:“保險企業經營要堅守價值,堅信長期。我們以長期眼光去解決公司發展中的各種問題,長期堅持對行業健康穩定發展規律的尊重,長期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理念,長期堅持以轉型變革為提升高質量發展能力的路徑。”
中國太保將在各個板塊開啟新計劃:
○產險將深入挖掘雙循環格局和擴大內需戰略中涌現的新機遇、新領域保險需求,打造品質過硬、增長有力的高質量發展標桿。
○壽險將進一步圍繞代理人隊伍內質提升和產能升級,充分釋放新基本法紅利,推動個險業務持續穩定發展。
○資產將持續提升專業化投資能力,圍繞新周期下國家重大戰略方向,做好大類資產配置的謀篇布局。
2021年,中國太保將迎來30周年慶典,在這一年將交出怎樣的答卷,拭目以待。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