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但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官方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我國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現在覆蓋人口達13億多,參保率穩定在95%,個人醫療費用的支出占總支出的28.6%。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一個國家的個人衛生支付比重降到15%-20%是比較合理的。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今年2月份發布的《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中指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
這些年,有一家創業公司持續在下沉市場深耕,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已經探索出了一條可持續的普惠保障之路。成立于2016年5月的水滴公司,以 “保障億萬家庭”為使命,助力增強中國家庭,特別是下沉市場群體抵御風險的能力。
這五年來,水滴公司創新發展出水滴互助、水滴籌等兩大保險場景,客觀上推動了國內民眾的保險知識普及和保險意識教育,也刺激了大眾對保險的需求。該公司旗下有保險界“拼多多”之稱的水滴保險商城,積極推動保險供給側改革,聯合保險公司打造一些高性價比保險產品,有力推動了普惠保險在下沉市場的可獲得性、可負擔性和可持續性。
1 打通“最后一公里”,提升用戶可獲得性
傳統保險公司在推動普惠保險發展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受網點成本、人工成本、渠道成本等多因素制約,保險產品和服務對下沉市場用戶的覆蓋一直存在著“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近些年,隨著4G技術應用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互聯網填平了地區居民、城鄉居民在獲取信息和服務方面的數字鴻溝。
作為一家保險科技公司,水滴保險商城基于公眾號、小程序和獨立APP等渠道,讓用戶在手機上就可以發起咨詢、承保核保、續費續保、退費退保及保全服務的全鏈條線上化服務,打通了下沉市場用戶獲得保險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以水滴“007”智能理賠系統為例,它不但可以7X24小時提供在線理賠服務,不論用戶何時何地發起理賠申請,均可第一時間獲得響應,還可以幫助用戶線上理賠,免除用戶線下郵寄提交醫療證明、花費單據等繁瑣手續。同時,它也大大提高了理賠時效,由以往的幾天或十幾天理賠周期縮短到按天甚至小時來計算。
據水滴保險商城最新介紹,一位來自內蒙古通遼的50歲用戶,因不慎跌倒到醫院治療。從其最后一次提交理賠資料到獲得1909元理賠款,用時僅4分39秒,大大提升了理賠效率。
在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看來,水滴公司在一個合適的時間、選擇了一個潛力巨大的切入口進入保險領域,并通過互聯網的方法解決了觸達用戶的問題,也提升了下沉市場用戶獲得保險服務的效率問題。
2 開發高性價比產品,提升用戶可負擔性
保險業雖然發展了30多年,但傳統保險公司的客戶主要聚集在一二線城市,以企業團體客戶、高凈值人群和中產階級為主。動輒過萬和幾十萬的保險產品,遠遠超過下沉市場用戶的購買力。
水滴保險商城抓住了這一痛點,聯合一些保險公司設計開發高性價比產品,也可以說是普惠保險產品,在用戶可以負擔的范圍內,滿足其保險服務需求。
水滴百萬醫療系列是水滴保險商城推出的主力產品。以水滴百萬醫療2020為例,對120種重大疾病免賠,保額最高可達600萬元,還將異地就醫醫保外結算比例從60%提升到80%。這對三四線以下城市的重癥患者到一二線城市就醫,是非常普惠的。
以12歲左右的兒童為例,他們購買百萬醫療險2020一年的保費最低僅133元,平均每個月只需11元,價格非常實惠。
值得注意的是,水滴保險商城用互聯網思維在行業首創了短期健康險分期支付的模式。還以上面百萬醫療險2020為例,用戶可以選擇按月支付方式,使一年價格幾百元的保險產品,只需每月幾十元的方式享受到保險服務。
水滴老年醫療險是水滴保險商城針對61-80歲的老人推出的保險,打破了以往保險對這些人群的投保限制。2019年3月,水滴保險商城上線了國內首款針對60歲以上老人的百萬醫療險,填補了該年齡段人群全面醫療保障市場的空白,也帶動了整個行業對老年險的深入探索。這款產品在2019年銷量接近10萬單。
目前,水滴保險商城正在發力和進軍惠民保,讓保險更多惠及城鄉居民。以亳惠保為例,這款產品全年保費僅58元,平均1天不足2毛錢,將惠及安徽省亳州市660余萬城鄉居民。這款保險產品,還打破了一般商業保險既往癥不可參保的常規案例,不限職業、不限年齡,無需體檢,均可參保。
另外,水滴保險商城今年在產品組合方面進行了不少嘗試。針對同一類用戶的不同場景下的保障需求,把產品打包在一起,讓用戶用更優惠的價格購買,比如針對少兒群體的組合險,把百萬醫療險和意外險組合在一起,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此外,在今年疫情期間,水滴保險商城聯合眾安上線了一款互聯網門診險,每年保費300元,用戶可以在互聯網醫院完成在線問診、開方、配藥的全流程動作,藥品有快遞配送到家,藥費由保險公司直付70%,單次最高賠付1000元,每年最多賠付12次,這是一款完全服務于線上用戶的互聯網門診險,在行業里是不多見的。
3 用科技打造生態圈,提升供給可持續性
作為一家產業互聯網公司,在過去5年,水滴公司是強大的連接器,既連接了大量捐款者和籌款者,也連接了大量保險用戶和保險公司,還連接了眾多醫療機構、藥房和醫藥企業,形成了一個普惠保障生態圈。
廣泛的多層次連接,讓水滴公司掌握了海量的用戶數據、保險數據和醫療健康數據。對這些數據的深入挖掘,不僅可以為用戶設計開發更多的普惠保障產品,也能幫助保險公司在醫療控費方面起到一些作用,提升普惠保障供給的可持續性。
進軍帶病體保險領域,是水滴公司正在推進普惠保險的又一重大動作。水滴好藥付就是水滴公司針對罕見病群體、重大疾病群體、慢性病群體等推出的醫藥創新支付平臺,聯合一些保險公司開發更多的像療效保險等帶病投保產品。
據統計,“好藥付”上線4個月后,已在國內29個省202個城市覆蓋1123家DTP(Direct To Patient)藥房,將與數十家藥企合作上線藥企項目,累計服務超過3萬名患者,幫患者節省近千萬元藥品支出,目前規模和增速均領先行業。
在水滴保險商城總精算師滕輝看來,這個業務希望能夠聚集更多的支付方,形成足夠大的規模,不僅可以為保險業探索新的收入來源,也可以為醫療險創造出更多的發展空間。
五年的時間不長,但也可以讓一家年輕的創業公司快速成長一個細分行業的獨角獸,水滴公司作為普惠保障領域的典型代表,旗下水滴籌業務幫助了數百萬個患大病重病的家庭,讓他們有機會有條件享受到社會的愛心和善意;水滴保險商城亦有保險界“拼多多”之稱,幫助下沉市場民眾獲得高性價比的普惠保險,增強家庭抵御風險的能力。
上半年凈利超3億元,水滴公司開始進入盈利周期?
王濱:從知青到一把手再到身陷囹圄
從熱映影片《媽媽!》,看這家險企如何玩轉養老品牌營銷?
細讀中國人壽2021年財報,壽險業務是否將進入增長瓶頸期?
互聯網保險年報觀察: 眾安在線凈利超10億 水滴公司市值超GoHealth
中國平安股價處于破凈邊緣,傳遞了什么信號?
銀保監會:支持險企增加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
年營收超1500億元的廣匯汽車,為何保險代理業務屢遭監管處罰?
違規銷售互聯網保險,58同城姚勁波旗下保險中介被監管處罰
保費規模連年下滑,眾惠相互財險又遭監管責令整改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