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醫療險市場將在未來幾年保持每年25%-40%的增速,到2025年,全市場保費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
這是來自市場的預測,也是短期健康險的發展前景之一,包含著保險主體對這一龐大市場的向往。
在過去的幾年里,多家險企為了打消市場對百萬醫療險的重重顧慮,還爭相推出保證續保的承諾。
現在, “保證續保”這一賣點成了監管清理整頓的對象。 “網紅”保險正在迎來變革,未來“紅不紅”存在較大的變數。
1月11日,銀保監會下發《關于規范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就明確指出,明確短期健康險不得保證續保,這讓歸屬于短期健康險的百萬醫療險被打臉。
《通知》不僅從經營規則、信息披露、產品條款等方面給出了標準化建議,還給各家險企劃出了整改時間結點,“不符合《通知》者,2021年5月1日前停止銷售”。
短期健康險存四大問題
市場秩序被攪亂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健康保障需求的激增催化了健康險的快速發展。官方公布數據顯示:
商業健康保險保費收入由2012年的86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706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了30%。到2020年11月末,我國商業健康保險保費收入達到了7641億元,同比增長了16.4%;賠付支出2531億元,同比增長了22.4%。
超30%的年均增速,最直接地展現出健康險的潛力。尤其是短期健康險,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也表示:“現在購買的人員比較多。”
尤其在百萬醫療險的帶動下不斷躥紅,這個保障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的短期健康保險,因保費低、保額高的特點,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然而,急速的“走紅”,讓這一短期健康險在還未等來“藍海”時,卻出現“紅海一片”。無序化的競爭下,短期健康險正在“變形”。監管機構表示,不利于全社會形成正確的健康保險消費觀念。
在《通知》中,監管列出了短期健康險的四大問題:
○ 部分產品缺乏定價基礎,保額虛高。
○ 部分公司銷售行為不規范,把短期健康險當作長期健康險銷售,一旦賠付率超過預期就停售產品,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利益。
○ 核保理賠不規范。
○ 無序競爭,不利于全社會形成正確的健康保險消費觀念。
作為與消費者健康保障息息相關的產品,短期健康險中存在的“殘缺”已破壞了市場秩序,侵害了消費者權益。
為此,銀保監會表示,為規范短期健康保險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銀保監會啟動了行業短期健康險業務的規范工作,并在充分調研、反復論證的基礎上,研究出臺了《通知》。
七大規范需注意
險企不可“投機取巧”
從具體內容看,《通知》主要包含七大方面內容:
○ 規范產品續保。
○ 規范產品定價、賠付率。
○ 規范產品組合銷售。
○ 規范核保理賠。
○ 規范產品停售。
○ 規范投保提示。 ○ 規范退保現金價值。
其中,對于續保問題,行業中已多次強調,尤其是在百萬醫療險火爆的時期。而短期健康險之所以為“短期”,正是因為其不能保證續保。但部分公司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會利用續保問題“投機取巧”,將“短險長做”,誤導消費者。
為此,基于市場中現實存在的亂象,《通知》明確規定,短期健康保險不得保證續保,不得使用“自動續保”“承諾續保”“終身限額”等易與長期健康保險混淆的詞句,嚴禁保險公司異化產品設計。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2020年年底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表示,在售的健康險產品期限比較短,大多都是以一年期為主,這種短期險帶有一點“快餐食品”性質,容易給投保人形成不正確的健康保障消費觀念。
此外,《通知》要求保險公司產品定價應當具備定價基礎,不得設定嚴重背離理賠經驗數據基礎的、虛高的保險金額。同時,要求保險機構定期在公司官網披露短期健康保險業務整體綜合賠付率,接受社會各界和保險消費者的監督。
銷售方面,嚴禁保險公司將產品組合銷售異化為捆綁強制搭售,限制消費者購買產品和服務的權利;核保理賠方面,嚴禁保險公司核保“空心化”、理賠“核保化”,保險公司應規范設定健康告知信息,健康告知信息的設定不得出現有違一般醫學常識等情形。
保險公司也不可隨意停售保險產品。如要停售,保險公司需通過公司官網和即時通訊等方式,公開披露產品的具體停售原因、停售時間,以及后續服務措施等信息。公司還要建立短期健康保險投保提示制度,向投保人提供投保須知書,并重點提示保險消費者應當關注的產品重要權益和義務,防止銷售人員因誤導行為,導致消費者自身利益受損。
消費者需提高長期意識
合理購買健康險
合法權益的保障,不僅需要保險公司遵守規范,消費者自身也需要加強防范。
為此,銀保監會建議消費者,在選購健康保險產品時認真閱讀產品條款,并重點關注產品的保險期間和保險責任。
短期健康保險產品的保險期間一般是在一年及以下,且不保證續保。保險期間超過一年的,或包含保證續保責任的健康險,屬于長期健康保險。
對于費用補償型的健康保險產品來講,其責任遵循損失補償原則,發生的醫療費用不能重復理賠。建議消費者購買此類產品時重點關注保險條款相關情況,不建議重復購買此類產品。
黃洪曾表示,保險是今天為明天做準備,年輕為老年做準備,現在為將來做準備。作為抵御風險的屏障,保險帶來的是安全、安心。
為此,監管建議消費者合理購買健康保險產品。短期健康保險的特點是期限短,年輕的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價格會比較便宜,但短期健康險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比如,消費者因健康狀況變化導致醫療費用風險增加,消費者再次購買產品的價格會升高,同時也會面臨產品停售,無法再次購買的情況。
因此,消費者在選擇健康保險產品時,不僅要關注產品的價格,還要關注產品的長期保障功能和保障水平。
對于下一步,銀保監會表示,將不斷完善監管規則體系,壓實保險公司經營管理主體責任,督促保險機構規范業務經營行為,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障需求。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