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晚10點半左右,螞蟻集團官方微信發布了一則《致投資者》的消息。這則消息的發布,是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布暫緩螞蟻集團A股上市后,螞蟻的首份官方回應,代表了螞蟻集團的態度,同時也為事件后續推進做了鋪墊。
作為一家互聯網流量巨頭,螞蟻在國內互聯網圈內可謂“有頭有臉”。當螞蟻宣布即將上市,并有希望造就一場“全球最大IPO”時,引來一片嘩然,就連國外資本界都對這家成立17年的公司側目。
但就在螞蟻集團幾乎萬事俱備,馬上就要舉辦狂歡盛宴之時,卻 “出事了”。
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云、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監管約談”,來自證監會的通告,將螞蟻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各種報道、猜測撲面而來。
至11月3日晚間,上交所、聯交所相繼發出重磅消息——“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消息一經發出,引發資本市場大震蕩。因為,在資本路上這還是破天荒第一次。
螞蟻被擋在交易所大門外
再上市或等半年后
其實,在螞蟻高管被約談消息放出后,各家媒體對于約談的原因,進行了多方面分析。
從上交所發布的公告看,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原因主要在于:
近日,發生你公司實際控制人及董事長、總經理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你公司也報告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該重大事項可能導致你公司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
看來,螞蟻集團被暫緩上市,主因還是“被約談”。而且,在重大事項的披露上,也不符合上市的條件。但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螞蟻集團的上市只是被暫緩,如果信息披露調整后,還是可以繼續向上市發起沖擊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螞蟻集團要想再次申請上市,得等半年以上。畢竟,按照當前實施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管理辦法》第三十九條規定:
股票發行申請未獲批準的,自中國證監會作出不予核準決定之日起6個月后,發行人可再次提出股票發行申請。
據媒體報道,被暫緩兩地上市后,螞蟻集團緊急召開內部會議,由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親自組織,并透露出“保守估計螞蟻重新上市的時間要被推遲半年左右”的消息。另有券商人士透露,螞蟻集團IPO有望在明天下半年重新啟動。
延遲半年,對于螞蟻來講,不僅是時間上的損失,更是成本上的損失。
承諾退款
投資者虧了嗎?
當然,這次螞蟻上市暫緩,“受傷”的或許還包含那些投資者。
資料顯示,截至10月30日,A股和港股各有約516萬和155萬用戶申購螞蟻集團新股,雙雙打破申購紀錄,申購金額總計超過20萬億元。而且有人為了爭得這一份申購“資格”,花費了不少力氣。
當然,不只是散戶,在進行螞蟻IPO初步詢價時,機構投資賬戶就已達近1萬家,而且陣容豪華。例如,“國家隊”成員就包含社保基金、北京千舜;“保險巨頭隊”包含中國人壽、太保壽險、人保資本、新華保險等。
作為傳統保險夢寐以求的流量平臺,螞蟻集團曾經是各家險企爭搶的平臺之一。尤其是對于大型險企而言,螞蟻的流量無疑為自己的實力再次加碼。但此次上市風波后,參股的險企會如何應對,尚無公開消息。
不過,螞蟻集團在11月4日發布了一則關于退回H股公開發售申請股款的公告。據公告稱,螞蟻集團本次香港公開發售申請股款將分兩批退回:
第一批退回為于2020年11月4日(星期三)就全部或部分不獲接納申請(根據本公司已經進行的初步抽簽和分配確定)發送白表電子退款指示/寄發退款支票/退款。
第二批退回為于2020年11月6日(星期五)就全部申請(只限于第一批退回項下尚未退回部分)發送白表電子退款指示/寄發退款支票/退款。
螞蟻集團表示,由于第一批退回與全部或部分不獲接納申請有關,而暫緩H股上市是在向應收到第一批退回的申請人作出退款安排開始后才發生的,螞蟻集團無法一次性退回所有申請股款,且撤回退款安排并將申請股款于較晚日期一并退回并不符合申請人利益。因此,退回股款將按上文及退回公告所述分兩批作出。
與此同時,華盛證券、天風國際、富途等多家證券交易平臺也表示,將免除所有認購客戶的認購手續費和銀行融資利息。
雖說退回股款,對于投資人來講,沒有損失本金。但從收益來講,豈不是到嘴的鴨子飛走了?
上市未果險企有后路?
董責險能否配上用場?
11月4日,有消息稱,有多家保險公司已認購螞蟻集團IPO董監高責任保險,且該保單組成的共保體共4層,總保額達15億元,保單已于10月19日正式生效。但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螞蟻集團被監管約談還不構成董責險保單中承保的賠償請求,因此該保單暫時不會被啟動。
說起董則險,『A智慧?!辉诜治鋈鹦铱Х纫皇聲r曾介紹過。
董責險
所謂“董責險”, 是指由公司或者公司與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共同出資購買,對被保險的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履行公司管理職責過程中,因被指控工作疏忽或行為不當(其中不包括惡意、違背忠誠義務、信息披露中故意的虛假或誤導性陳述、違反法律的行為)而被追究其個人賠償責任時,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該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進行責任抗辯所支出的有關法律費用并代為償付其應當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的保險。
其實,近年來由于高管說錯話、干錯事,造成上市公司股價下跌、聲譽受損的事件頻頻發生。且隨著監管越來越嚴,公司、高管的處罰案例也不在少數。此次螞蟻一事,當然也算其中之例。
不過,董責險的理賠觸發條件是需要在執行公司管理職務時,因不當行為遭受股東、雇員、政府機構、客戶或其他第三方提出的訴訟或調查而遭受的經濟損失。不包含違反披露義務、忠實與勤勉義務等“不當行為”。
雖然多家險企已經認購了螞蟻集團IPO董責險,但就是否理賠,還需要看后續的“損失”,或者是否觸發理賠條件。
重新估值后
全球最大IPO還有著落嗎?
一波又一波的爭議,讓螞蟻真的如在“熱鍋上”。兩天 “熱搜”,接連曝出的消息,讓螞蟻不得不 “緊急應對”。
不過,在螞蟻集團焦急的同時,資本市場關心的還是螞蟻集團還能不能上市,再上市時是否還能創造 “全球最大IPO”。
業內人士認為,螞蟻后續想要上市,可能面臨估值被重新調整。
11月2日,在螞蟻被曝出被約談當晚,銀保監會發布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其中就網絡小貸的準入條件、資金來源、杠桿率等進行了規定。同時,《征求意見稿》要求網絡小貸公司原則上不得跨省開展業務,還對杠桿率等進行了限制。如此一來,螞蟻集團的小貸公司都將面臨調整,小貸發展也將面臨重新估值。
這份文件的發布對于螞蟻集團來講,或許是直接導致其暫緩上市的原因。畢竟,在新的監管規定下,要對即將上市的螞蟻集團進行重新“定義”,且如果上市后,再監管的難度或更大。為此,有人分析稱,這次暫緩上市勢在必行。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伴_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2024非上市人身險企大賺247億!17家何以虧損“拖后腿”?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