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壽集團鐘情于萬達信息,可以追溯到2018年底。
這期間,正是“重振國壽”戰略醞釀及發布之時。
偶遇波折,但癡心不改,國壽集團及其子公司通過連續舉牌,終于在2019年11月升格為萬達信息的第一大股東。
在理性投資時代,如此的“癡情漢”可謂少見。國壽系統的這一投資舉動也曾一度引起市場的猜測。
10月16日,國壽聯手萬達信息簽下的戰略合作協議,給出了答案,雙方正在合力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保險+健康”生態圈。
一起來看看,國壽牽手萬達信息的前世今生。
癡情不改
國壽的N次舉牌
在保險業熱衷于打造大健康生態之時,國壽似乎略顯“低調”,追求產品轉型、營銷轉型等都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在2019年初“重振國壽”戰略推進之時,其內在活力似乎猛然被激發出來。
在“重振國壽”大戰略中,對科技國壽、大健康等戰略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2019年3月,國壽正式對外發布“科技國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提出將全力打造國際一流、行業領先的金融科技,全力建設“科技驅動型”企業,以科技崛起引領“重振國壽”。
此時,投資萬達信息便成為了科技國壽、健康國壽落地的重要布局。
雖然與國壽相比,萬達信息名不見經傳,但其潛力不可小覷,經過20多年的經營,萬達信息已在醫療健康、民生保障、政務管理與政務服務、平安城市等領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行業經驗。
比如,萬達信息是國內首家整體通過CMMI5認證的企業;主持和參與了50余項信息技術服務、軟件工程、電子政務等國家、行業、團體及地方標準規范的研制;是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不過,此前受原控股股東資金占用所累,萬達信息曾一度陷入泥沼。
直到2018年底,國壽紓困資金這一“及時雨”首次入主萬達信息后,公司再度煥發新生。
讓我們來看看國壽是如何一步一步走進萬達信息的世界的:
2018年12月
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審核通過協議轉讓事項后,國壽資產發行并管理的“國壽資產-鳳凰系列專項產品”將受讓上海萬豪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轉讓的上市公司股份5500萬股,約占上市公司目前總股本的5%,這也是雙方的首次“親密接觸”。
2019年4月
國壽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增持萬達信息,持股比例增至8.9879%。
2019年8月
國壽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萬達信息股份再度增至10.0259%。
2019年9月
國壽集團持有萬達信息的股份增至14.7749%。
2019年10月
國壽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達15.0259%,成為萬達信息第二大股東。
2019年11月
國壽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再度通過二級市場等方式增持萬達信息股份,最終,持股比例達18.3279%,正式成為萬達信息第一大股東。
國壽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密集舉牌萬達信息,“癡情”可見一斑。
不過,雙方“喜結良緣”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2019年7月,萬豪投資、萬達信息實際控制人史一兵與國壽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就曾一度解除。
但最終有驚無險,國壽如愿以償入主萬達信息,且此前在國壽擔任要職的匡濤、胡宏偉也在2019年10月進入萬達信息,成為公司的董事長及總裁。
其實,國壽對萬達信息的“癡情”還遠不止于此,就在2020年8月,萬達信息正式引入國壽作為戰略投資者,國壽的持股比例也再度升至24.1536%。
國壽如此大手筆舉牌萬達信息,也點燃了資本市場對其下一步舉措的關注。
國壽與萬達信息
暗中備戰
事實上,在中國人壽與萬達信息雙方合作之前,各自都已在科技、大健康領域有所布局,可謂“志同道合”。
比如,國壽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在2016年便發起設立國壽大健康基金,專注于醫療健康投資,此前已投資信達生物等公司。
萬達信息則在2015年就宣布募集資金投資公司的“健康云”、“醫療云”等項目,2020年上半年,健康云平臺總用戶已突破3000萬,其中,上海健康云注冊用戶超過2000萬。
而在2018年底雙方“相遇”后,國壽和萬達信息更是暗自備戰科技、大健康等條線,以期產生協同效應。
比如,2019年萬達信息就加大在“三醫聯動”、“互聯網+醫療健康”、DRG 支付和基于大數據的病種分值付費、醫保在線支付等方面的產品與服務投入和市場開拓力度。
國壽也在2019年發布了 “科技國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同時,通過整合健康醫療服務資源,加快“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商業保險”政商一體化結算模式推廣應用,此外,多個養老社區也于2019年正式開業運營。
合作驟然升溫
從持股到協同跨越
國壽入主萬達,并非只為股權,后續雙方全方位的深度協同無疑給市場帶來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萬達信息作為未來國壽科技板塊的“預備軍”,此次雙方合作的跨越式升級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10月16日,國壽與萬達信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充分發揮各自在市場資源、專業人才、技術創新及管理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在發展戰略、公司治理、人才引進等五個層面展開合作,攜手打造覆蓋全民、全生命周期的“保險+健康”生態圈。
在發展戰略層面
國壽將助力萬達信息發展核心大客戶資源,以期獲取新的業務機會,提升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
在公司治理層面
全面提升萬達信息投資決策水平與運營管理能力,保障全體股東利益。
在人才引進層面
在符合國壽戰略定位的背景下,為萬達信息對接業務、專業人才等協同資源,促進雙方推薦業務或專業人才的交流、引進,進一步提升萬達信息的競爭力。
在業務合作層面
國壽為萬達信息帶來領先的市場、渠道資源,實現前瞻性、戰略性產業布局,推動萬達信息業績提升。
在合作機制層面
雙方建立緊密、高效的信息溝通渠道及合作協調機制,就合作事項、合作進展、問題和對策等內容進行協調溝通,建立多層級聯席會議機制,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合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
縱觀國壽歷年簽署的合作協議,并不少見,比如近期與海南省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海南自貿港金融保險事業加快發展等,但更多是一些框架性或戰略性的合作。此次與萬達信息的合作顯然不同,從上述信息可以發現,雙方不僅有“血脈”聯系,更是在戰略、治理、業務及資源等多個層面實現深度協同。
蠻牛健康
承載國壽大健康夢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雙方的戰略合作已不僅僅停留在文本上,而是開始了“硬著陸”。
10月16日,萬達信息正式對外發布蠻牛健康App,作為全新一代的健康管理平臺,將聚焦高科技智能化健康管理,搭建健康篩查、健康干預、醫療服務、健康商城、生活檢測、健康金融六層架構,實現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呵護。
同時,蠻牛健康還將以科技驅動為核心,通過“蠻牛伙伴”“蠻牛員福”“蠻牛健康”“蠻牛醫生”四端聯動,科技賦能保險銷售,長期深入地助力國壽主業發展,相互賦能,由此看來,蠻牛健康的上線是雙方優質資源整合、協同增效的重要標志。
據悉,目前萬達信息發布了蠻牛健康安全健康1.0基礎服務版本,未來,還將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對健康數據進行檢測,陸續推出2.0健康照護版、3.0慢病管理版,以及未來的4.0版。
依托中國人壽強大的資源,蠻牛健康將有望打造成為代表“健康中國、智慧中國”的嶄新名片。
有趣的是,“蠻牛”這個名稱與國壽的籃球吉祥物——“國壽牛”頗有神似之處,或許這也代表了國壽作為保險行業領軍者勇于開拓、吃苦耐勞的精神。
未來,萬達信息如何在國壽的帶領下,深入保險業,將科技、醫藥、健康與保險融為一體化,值得關注。而國壽借助萬達信息成功彎道超車,在大健康生態圈掀起更大的波瀾,更值得期待。
在“重振”之路上,國壽正在由“慢牛”蛻變為“蠻牛”。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2024非上市人身險企大賺247億!17家何以虧損“拖后腿”?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