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平安一次對匯豐控股的增持,引發了一些網民的疑問和口水戰。
事情是這樣開始的。
中國平安9月23日耗資3億港元增持1080萬股匯豐控股股份,持股比例增至8%。
這一舉動隨即引來了市場的高度關注。中國平安在第一時間表示,選擇此時增持匯豐控股,屬于長期的財務性投資。
不過,這一市場操作舉動,卻意外引怨上身。有人將抄底增持與愛國賣國相提并論,似乎有些過度解讀,實有道德綁架之嫌。
尋根問底,這一論斷與匯豐較長一段時間的種種表現關聯緊密。
眾所周知,今年以來,匯豐頻頻遭遇“負面”,暫停分紅、大規模裁員、華為“構陷門”、洗錢風波,股價連續受挫。截至9月24日收盤,匯豐控股股價已下跌至28.3元,較今年初大跌50%以上,創下十年來新低。
面對匯豐在資本市場的大跌眼鏡,作為匯豐控股的主要股東,賬號浮虧已超400億港元。而選擇此時增持,抄底止損、攤薄成本可能是正常人的理解。這也與中國平安所言財務投資的說辭較為吻合。
因有中國平安的“救駕”,匯豐控股近一周的股份在紛紛擾擾中有所拉升。9月30日,匯豐控股收于29.8元,較上一日稍有下跌。
回首此次部分吃瓜群眾的論斷,無非是因為華為的財務總監事件而去抵制匯豐,而中國平安因為增持匯豐控股而成為另一個抵制的靶心。如果從推動匯豐發展的角度來看,這合乎市場經濟和資本運作的邏輯。
但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則或許有另一番判斷。
中國平安是本土化成長起來的綜合性保險金融集團,一旦成為匯豐控股第一大股東,勢必在匯豐控股中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強,未來主導匯豐控股經營的實力不言而喻。
也就是說,中國平安加碼匯豐控股,一方面有利于匯豐控股規范化經營,對于匯豐控股未來的發展產生更多正向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則進一步促進金融市場的穩定與繁榮, 意義遠超越增持本身。
也有網民表示,“沒有話語權如何實現國家利益”,“平安控股匯豐是有效遏制匯豐亂做事的有效方式”,“替國出手為國分憂”。
試想,如果有中國股東積極把控匯豐的經營,是否還會出現華為事件?前一階段,匯豐一位董事高管被換掉,這給中國平安主導匯豐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
中國平安的舉動,與其說是挽救匯豐而“賣國”,倒不如說是推動匯豐規范經營而“愛國”。
財務投資、抄底止損可能是為了“小我”,而規范匯豐發展、把控金融風控可能是為了“大我”。
順便提及一下,中國平安與匯豐控股還有較深的淵源。
早在2002年,匯豐控股耗資6億美元認購中國平安10%股份,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十年后出清。2017年,中國平安持有匯豐控股的比例超過了5%,隨后多次增持至7.01%。
中國平安幼小時,匯豐控股是中國平安的股東;中國平安變大時,中國平安反成為匯豐控股的第一大股東。在這種輪回的結局中,透露出的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需求,更折射出中國企業實力與信心的強大。
“我小”時,外資為我所用;“我大”時,外資為我所控。
這或許是中國強大的寫照之一。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