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工程保險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大潮開始快速發展,國內保險機構在國家政策的鼓勵與引導下,不斷通過險種研發、功能拓展與服務提升,積極參與工程建設,為我國工程建設質量、安全與相關建設活動主體提供有效的保險保障。
發展至今,我國工程保險制度發展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工程險種體系,國內保險機構自身也在不斷的市場發展過程中,日益規范、完善與提高,成為工程保險市場發展的重要參與主體。
一、保險機構推動工程險種體系發展
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保險機構開展工程市場業務之初,我國工程保險的保險保障重點主要圍繞著“工程質量風險”、“安全生產風險”與“財產保障風險”而來,險種市場與保障方向都顯得較為單一,未形成較為完整的工程險種制度體系。
但近年來,隨著國家越發重視保險業在工程建設領域發揮的保險保障作用,不斷鼓勵與支持保險機構進行創新險種研發、保險服務提升、功能應用擴展,推動著我國工程保險市場的險種分類更加豐富,險種市場定位更加垂直、細分,險種保障功能更加全面完善,初步形成包括“工程質量保險保障體系”、“安全生產保險保障體系”、“工程保證保險保障體系”與“工程責任保險保障體系”在內的四大主要險種體系。
工程質量保險保障體系
廣義上的工程質量保險,包括所有涉及到工程質量保險的工程險種,如建筑工程一切險與安裝工程一切險。兩者都是具有綜合性保障功能的工程險種,既具有財產損失險的保障功能,也具有責任險的保障功能,但由于其險種功能涉及對工程質量安全的保障,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工程質量保險的一種。
當然,這種劃分并不具體明確,但隨著國內保險機構不斷進行險種研發,隨著工程質量責任保險、工程質量保修保險、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的推出,我國工程質量保險保障體系的險種構成更加垂直、細分、有針對性。
安全生產保險保障體系
目前,國內安全生產保險保障體系的商業險種構成,主要包括:建筑工程意外傷害保險、雇主責任保險與安全生產責任保險。
建筑工程意外傷害保險,是國內工程保險市場誕生較早的安全生產險種,1998年《建筑法》曾以明確的法律規定,將其確立為一項強制投保險種。
雇主責任保險,雖然在誕生發展時間上與建筑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相近,但無論發展速度還是發展程度都并不理想。
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是近年來國家在政策上大力推進的全新安全生產險種,相較于建筑工程意外傷害保險與雇主責任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的保險責任范圍更廣,保險保障功能更全面,是具有綜合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的全新險種。
工程保證保險保障體系
工程保證保險,是隨著國內工程擔保制度進一步發展完善,出現的保險保函形式,也是保險機構進一步參與工程建設風險管理的具體表現。工程保證保險以信用風險為保險標的,可以覆蓋建設工程的各個流程環節,為業主、承包商、農民工等建設活動主體提供有效的保險保障。
依據風險環節與保障需求不同,保險機構通過不斷的險種研發,目前已形成以工程投標保證保險、工程履約保證保險、工程質量保證保險與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保險四大主要險種為代表的保證保險保障體系。
工程責任保險保障體系
工程責任保險,主要為應對各類建設活動主體的工程質量安全風險責任而誕生,在現有工程險種體系中,其市場發展相對較為遲緩,但整體上,已形成包括對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建設活動主體完整的保險保障體系。
尤其隨著近年來國家不斷收緊各類建設活動主體的質量安全責任,同時隨著一批新興建設活動主體快速誕生發展,各類建設活動主體的風險保障需求越發強烈,國家也日益重視工程職業責任保險發揮的重要保險保障作用,為工程職業責任保險的發展創造了機遇。
二、保險機構自身的優化發展
作為高風險行業領域,工程建設本身即具有投資資金大、建設周期長、管理難度大等行業風險特點。尤其,近幾年隨著我國建筑業迎來快速發展時期,各項新工藝、新材料、新管理模式的不斷應用,客觀上也令各類工程建設風險更加專業化、復雜化,這對保險機構開展工程保險市場業務提出著巨大的挑戰,也促使保險機構自身不斷優化發展。
1.保障功能與保險服務
傳統工程保險市場業務,保險機構提供的保險保障功能主要圍繞著風險事故后的保險理賠而來,缺乏動態、有效、覆蓋整個保險生命周期的風險管理服務。但在近年來的保險市場發展過程中,隨著IDI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工程保證保險等全新險種的快速發展,我國保險業迎來了發展現代保險風險管理服務的行業契機。
通過質量風險管理服務、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服務與信用履約風險管理服務,保險機構在開展各類工程保險市場業務中,不斷積累成熟的技術、市場經驗,對自身的保險保障功能與服務能力進行優化完善。
此外,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手段不斷發展應用,保險機構在險種研發、市場營銷、服務提升等多方面都獲得了全新的市場發展機遇。
2.運營模式與技術人才
隨著我國建筑業持續快速發展,各類新工藝、新材料、新管理模式的應用發展,工程建設造價不斷提高,工程保險金額也隨之增長,保險機構承保與理賠風險受到巨大影響:單個保險機構組織難以承保數額巨大的項目保單,亟需有效的業務風險分散方式。
在這種市場運營環境下,保險機構逐漸探索出“再保險”、“共同保險”等全新的風險分散方式。保險人之間形成了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業務關系,共同抵御風險,共同推動行業發展。
在技術人才方面,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工程保險制度發展之初,到目前國內工程保險市場快速發展的當下,我國保險機構積累了一批專業的工程保險技術人員。尤其隨著全新風險管理服務的拓展,國內保險機構越發重視建筑行業與保險行業領域的專業人才培育,為我國工程保險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積蓄發展力量。
保險實務解析:公估機構能否保持第三方中立角色立場?
保險公司解散、破產,保險消費者權益如何保障?
什么是建工意外險?解讀建工意外險保險責任與保險特征!
什么是設計責任保險?解讀設計責任保險特征與保險保險責任
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同為中介角色有何區別?
工程保險保費如何厘定?解讀工程保險費率計算及風險因素
工程預付款保證保險與業主支付保證保險有哪些區別?
雇主責任風險有哪些?雇主責任險的保險特點與實務要點
地震導致的在建工程受損,哪些工程保險可以發揮補償作用?
風控干貨 | 施工安全常見的風險與防范對策!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