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險企償付能力報告陸續披露,業務業績、投資表現、盈利能力都大打折扣。
具體來看,2020年一季度險企預計利潤總額1002億元,同比減少169億元,下降14.44%。與2019年同期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究其原因,與險企疫情期間大規模業務開展受阻以及資本市場動蕩,造成股價下跌或投資收益收窄不無關系。
履霜,堅冰至。受疫情影響,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寒冬,與頭部險企相比,中小險企更是在業務、投資、盈利,以及股東增資等多方面遭遇困境,面臨多重壓力和挑戰。
疫情之困
中小險企焦慮更甚
此前,據『A智慧保』的不完全統計,178家保險公司披露了一季度經營業績,包括81家人身險公司、84家財險公司、13家再保險公司。其中大型險企合計凈利潤為698億元,占行業總利潤的82.9%;而中小險企則有21家財險公司、28家壽險公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困境尤為明顯。
相較于大型險企,新冠肺炎疫情對于中小險企的影響更大。與營銷員管理體系成熟的大型險企不同,后者可以通過有力措施穩定隊伍與客戶,等待疫情消退后,即可迅速恢復正常業務節奏,遲來的“開門紅”正是滯后發力的表現。
但大多數中小險企,由于對客戶和業務團隊的穩定能力較弱,一旦業務隊伍和客戶出現大幅流失,就極可能導致元氣大傷,進而影響其穩定發展。不僅如此,中小險企現金流較為脆弱,其戰略管理也比大型險企缺少緩沖,一旦遭遇困局,其領導層將會面對極大壓力,既有外部的壓力,也有內部的壓力,市場的壓力、團隊的壓力、上級的壓力、股東的壓力、輿論的壓力等都接踵而來。
本來,不少中小險企從2019年年底開始備戰來年,有的不惜從大公司重金挖得將才,在轉型進入穩定期希望能大干一場。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腳步,不少中小險企更是亂了陣腳。
面對疫情下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生活環境,中小險企面臨著兩難的抉擇。收入保費難,因為互聯網渠道并沒有完全鋪設打通,有的可能技術還沒有跟上,而有限的傳統渠道又無法施展,因此一季度保費收入出現瘦身;從另一個層面來看,無論保費收多收少,在投資市場也如履薄冰,高收益市場坐上前途未卜的過山車,而穩妥的低收益市場,又難以補得上經營的成本,出現虧損變成為了很多中小險企無奈的現實。
這正所謂,已經幾乎拋棄“資產驅動負債”的操作思路之后,險企的負債端面臨開源難,而在資產端又面臨收益難,而在渠道、技術、品牌、投資能力等各方面都缺乏優勢的中小險企,可以說是“難上難”。
其實,絕大多數中小險企一直以來都會受到多重因素的波及,面臨經營利潤低下、高價值業務微薄、管理基礎脆弱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待提升等行業問題。
據韋萊韜悅研究表明,全球保險市場,尤其是英美成熟保險市場,眾多主體競爭存量業務,其中不乏非常成功的中小險企;而增量業務廣闊的中國市場,多數中小險企則生存困難,與股東期望、戰略定位、經營模式、人才機制與產品屬性等方面存在問題有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述問題更會進一步暴露。
破解困境
須撥開云霧超越周期
要想破解中小險企困局,須首先對中小險企生存發展有合乎邏輯的認知。作為一家成長中的中小保險企業,從設立到成長,直至成熟,都需要一個較長的成長周期。在前期的成長期,需要不斷供給,就像長身體的青少年乃至嬰幼兒需要“喂奶”投入,才能茁壯成長起來一樣。而企業成長期的長短,取決于行業特點和成長類型,既不能揠苗助長,更不能涸澤而漁。
不可否認,在壽險行業里有 “七虧八盈”、財險行業里有“三平五盈”的慣性認識,對于中小險企在其發展期內,要求馬上賺錢,能產生充裕的現金流,這并不現實,有時急于求成,無異于“殺雞取卵”,如果中小險企發展受限,股東也將無法最終分享其今后帶來的保險行業豐厚的回報。
事實上,面對現實,經營實體的股東也可謂寒冬中度日,主業難顧,談何救駕,若不撤退就算得上幸運。在經歷成長困境之際,唯有勠力同心,才可能更快渡過困局。
除去需要股東超越周期的堅定支持以外,中小險企更要自己在業務與經營管理上尋求突破。在平時就需要在行業深耕細作,疫情影響下,更應該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充分發揮優勢因素,不斷完善自己優勢領域的精細化經營,進而形成難以復制的商業模式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市場競爭力。
受疫情影響,中小險企拋開行業共同面臨的壓力外,中小險企不僅要提升管理效率,加快產品創新,還需要對其客戶人群有著更為清晰的細分,并執行與大型險企差異化的策略,盡快尋找到應對的方式。此外,結合數字化工具,不斷地進行技術創新、經營模式以及市場創新,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之中,才可能盡快幫助其擺脫疫情困局。
中小險企也有自身的優勢,船小畢竟好轉向,只有選擇相信,撥開云霧,才會看見未來。
毋庸置疑,疫情終將會過去,而中小險企行業生存的挑戰和困境也一定會被打破,市場會獎賞那些選擇堅守和勇于改變的人們。
自古,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是危機也是機遇,中國保險業的中小險企逆襲之路,經由此次疫情困局之后,一切都未可知。
困局中的中小險企,挺?。?
新生代力量,適時借勢,乘風破浪!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伴_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2024非上市人身險企大賺247億!17家何以虧損“拖后腿”?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