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保險公司與乙保險公司等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
- 2020年12月13日
- 00:00
- 來源:中國裁判文書網
- 作者:
(2019)京0115民初22422號 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 一審 民事 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 2020-01-16
原告:甲保險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213A號,15層1501-1505,16層1603、1605號。
負責人:劉XX,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XX,北京尚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XX,男,漢族,職業不詳,戶籍地河南省焦作市。
原告甲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人壽公司)與被告張XX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人壽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陳XX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張XX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人壽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張XX賠償人壽公司損失14025元;2.訴訟費由張XX負擔。事實和理由:2018年5月2日郭奕涵駕駛寶馬牌×××轎車在北京市亦莊天華西路中信銀行附近被張XX駕駛的×××小型普通客車相撞。事故造成×××車受損,本次事故經雙方簽訂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協議書認定張XX負事故的全部責任。事故發生后,張XX怠于賠償×××的車輛損失。郭奕涵為×××在人壽公司處投保有機動車損失保險、不計免賠險。郭奕涵根據法律和保險合同的約定,向人壽公司申請代位求償。人壽公司根據合同約定賠償郭亦涵車輛損失14025元。后郭奕涵向人壽公司簽署權益轉讓書,將索賠權轉讓給人壽公司。經查詢×××車在乙保險公司(以下簡稱:華安公司)處投保有保險,根據保險法相關規定,人壽公司對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賠償后,有權依法對張XX進行代位求償。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60條之規定,訴至法院。望依法支持人壽公司的訴訟請求。
被告張XX未提交答辯狀,亦未到庭應訴和提交證據。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張XX未出庭質證,經本院核實,本院對人壽公司提交證據的真實性予以認可。
經審理查明:人壽公司和被保險人郭奕涵就車牌號為×××的車輛簽訂了機動車輛商業保險保險單(保險期間自2018年4月19日0時起至2019年4月18日24時止,其中機動車輛損失險的保險金額為373670元。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市莊亦莊天華西路中信銀行附近,張XX駕駛的×××車與郭奕涵駕駛的×××車輛相撞,郭奕涵與張XX簽訂的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協議書中認定張XX負全部責任、郭奕涵無責任。
事故發生后,郭奕涵對×××車輛進行了維修,維修費16025.24元。2018年5月17日,郭奕涵向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人壽總公司)出具機動車輛商業保險權益轉讓書,載明×××車輛于2018年5月2日發生事故,郭奕涵已收到人壽總公司賠款14025元,郭奕涵同意將已取得賠款部分保險標的一切權益轉讓給人壽總公司并授權人壽總公司得以郭奕涵名義或人壽總公司名義向責任方追償。郭奕涵保證隨時為人壽總公司行使上述權利提供充分協助。
庭審中,人壽公司稱依據維修結算單、發票,×××車輛修車花費16025元,訴訟請求只主張14025元是因為華安公司賠了2000元給張XX,張XX又將這2000元給了郭奕涵。
另,案外人華安公司到庭接受詢問,稱×××在華安公司處投保了交強險,保險期間自2018年2月9日零時至2019年2月9日24時,華安公司在出險后,已經將事故交強險財損賠償款2000元履行完賠償責任。
本院認為,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有答辯并對對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進行質證的權利。本案中,張XX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應訴,視為其放棄了當庭答辯和質證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的權利。”基于保險法的上述規定,保險人行使代位求償權的前提為保險標的的損害基于第三者的損害行為而發生;保險人已經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保險人對第三者享有賠償請求權。本案中,涉案保險事故造成的被保險車輛的損害是由于第三者的損害行為而發生,現人壽公司已經基于被保險車輛的損失結果賠償了保險金14025元,因此,人壽公司行使代位請求賠償權的條件已經滿足,人壽公司可以代郭奕涵之位向損害被保險車輛相關責任方請求賠償。故人壽公司要求張XX賠償14025元并無不當,本院予以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定,缺席判決如下:
張XX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甲保險公司損失14025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0元及公告費300元,由張XX負擔(于本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如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成桂欽
人民陪審員 趙亞玲
人民陪審員 張景華
二〇二〇年一月十六日
法官 助理 麻 莉
書 記 員 楊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