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保監會關于建設中國保險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的通知
- 2018年05月30日
- 15:00
- 來源:
- 作者: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保監發〔2015〕102號|2015-11-05發布|2015-11-05實施|現行有效
保監發〔2015〕102號
各保監局、各保險公司、各保險中介機構、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9號)戰略部署,加快推動完善保險行業基礎設施,更好服務于保險強國和保險監管現代化建設,中國保監會決定啟動中國保險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建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的重要意義
建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保險業基礎性工程,對于提高保險市場運行效率、加快行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加強金融風險防控、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一是有利于推進行業經營管理現代化。建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全面收集基于保單的全口徑、全生命周期動態業務數據,可推動行業數據資源的共享和整合;用大數據技術支持保險產品、服務、管理和技術創新,可提升行業經營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生命表、疾病發生率表、純風險損失率表等一系列影響重大的基礎設施運行機制,可增強市場活力和創新動力,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
二是有利于推進保險監管工作現代化。建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使監管部門獲取數據的時效由原來的以月度、季度為單位轉向以日為單位,獲取數據的方式由公司提供匯總數據轉變為直接獲取保單原始數據,大大提高數據采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這不僅有利于監管部門開展全行業、多維度的統計分析預測,也有利于及時發現行業潛在風險,有效防范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大大提升監管工作水平。
三是有利于推進行業信息技術現代化。建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將有力推動行業數據信息的標準化,提升行業的信息技術水平。通過推廣統一的數據標準,指導和督促各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以下稱保險機構)全面改進和完善數據信息的管理模式,共享數據信息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通過各保險機構信息系統與保險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的無縫對接,推動各保險機構改造和升級信息系統的軟硬件配置,提升行業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水平。
四是有利于推進行業生態環境現代化。建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充分挖掘和整合保險行業數據資源,將有利于提高市場運行效率,推動保險產品創新,激發商業模式變革。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成后,將有效歸集行業的保單數據,改善行業發展的數據生態環境,為保險業服務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打下良好的數據基礎。
五是有利于推進行業服務能力現代化。建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數據管理,有利于為保險消費者提供多樣的客戶服務,提高保險消費者滿意度,提升行業整體形象。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成后,可以向保險消費者提供包括保單查詢在內的多種服務,推進行業服務能力現代化。
二、建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的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是一項具有戰略性意義的保險業基礎設施工程。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統籌,有重點、有步驟、有秩序地推進各項工作。各保監局應根據本地區情況,成立由主要負責人牽頭的工作機構。各保險機構要成立信息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保險公司、保險專業中介機構由公司董事長或總經理擔任組長,同時指派一名高管人員專職負責此項工作;各保險兼業代理機構指派一名負責人專職負責。
(二)確保資金支持。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資金來源,由保監會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爭取專項資金支持;同時根據財政支持情況和行業承擔能力,多渠道籌措資金。各保險機構負責保障自身的系統開發和專線建設等資金。
(三)強化任務落實。各單位要按照《中國保險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工作方案》(見附件1)確定的主要任務,切實承擔平臺建設的工作職責,確保按時完成相關工作任務。各保險機構要按照信息平臺建設要求,部署并調配好資源。要抓好平臺相關系統的對接建設,確保2015年內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與全部人身險公司和部分經營財產保險投資型保險業務的財險公司進行對接,完成一年及一年期以上個人人壽保險、年金保險保單信息和個人財產保險投資型保單信息登記并實現基本查詢需要;基本完成中介機構監管信息登記。對于在平臺建設工作中配合不力的保險機構,中國保監會將依法采取監管措施,并對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四)確保信息安全。要高度重視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的安全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系統安全,建立完善的災備系統,防范系統性風險。
(五)注重溝通協調。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協調難度大。為確保平臺建設順利推進,各單位要密切配合,加強溝通協作,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項目建設效率。若在建設過程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應當及時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
請各人身保險公司、財產保險公司,以及有有效保單的保險集團公司于2015年11月13日前,通過電子文件傳輸系統向中國保監會報送本單位信息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名單,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于2015年11月13日前向法人機構注冊地保監局報送本單位信息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名單。具體報送格式參見附件2。
請各保監局將本通知轉發至轄內的各保險中介機構。
附件:
1.中國保險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工作方案
2.保險機構信息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中國保監會
2015年11月5日
附件1:
中國保險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工作方案
為加快推動完善保險行業基礎設施,更好服務保險強國和保險監管現代化建設,中國保監會決定啟動中國保險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工作,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9號),緊緊圍繞保監會黨委提出的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總體要求,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著力加快行業保單數據資源整合,深化大數據創新應用,切實保障數據安全。堅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通過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不斷釋放數據紅利,激發市場活力,提升保險監管和參與國家社會治理的能力,促進保險業提質增效與平穩較快發展。
(二)總體目標
要立足保險業發展實際和現實需要,用3
5年的時間逐步搭建一套全面準確、運行穩定、功能完善、統一集中的行業信息平臺,基本建成“為政府服務、為市場服務、為客戶服務”的保險業重大基礎設施平臺。通過平臺建設,逐步實現對保險市場宏觀發展和微觀運行的動態監控和風險監測,構建精準治理、趨勢管理的新模式;逐步推進保單信息的動態集中記載,基本實現保險中介業務交易的實時登記,建立精細管理、安全高效的新機制;逐步發現保險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滿足不同地域、不同風險類別人群的保險需要,開啟精致服務、客戶至上的新局面。
(三)基本原則
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按照先基礎后深化、先穩定后靈活、先局部后全部、先靜態后動態的基本框架,解決行業信息孤島問題,逐步建立統一、安全的行業信息平臺。
1.總體規劃、急用先行。按照前瞻性、先進性的要求,做好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業務功能和技術架構的總體規劃,根據工作實際和現實需要,分階段、小步快跑地開展好具體工作,要集中精力、優先處理當前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
2.需求導向、重點突破。以滿足工作需要為核心來收集保單數據,從監管部門、政府機構、保險公司、中介機構、消費者及其它相關用戶等角度解決其對保險信息的基本查詢需求與潛在的高級應用訴求。
3.統一集中、高度安全。避免多頭盲目開展建設,有效降低行業信息化的復雜度和成本,完善信息安全風險控制,強化全行業數據的集中應用;把高度安全作為平臺建設的底限,按照國家重要信息系統的建設標準,高標準、嚴要求地做好信息安全與系統建設的同步規劃、同步建設。
二、組織領導、工作任務和時間安排
(一)平臺建設的組織領導
中國保監會成立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領導小組,由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黃洪擔任組長,成員包括財會部、消保局、財險部、人身險部、中介部、法規部、統信部、稽查局、中國保信和中保基金的主要負責人。領導小組負責審定平臺建設方案,確定平臺功能定位,指導項目建設工作推進、統籌協調相關部門。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保單要素信息標準項目組(簡稱“標準組”)、中介云平臺項目組(簡稱“中介組”)和技術支持項目組(簡稱“技術組”)。其中辦公室設在人身險部,負責貫徹落實領導小組的指示和交辦的各項工作,以及項目的日常協調工作。標準組由統信部牽頭,財會部、財險部、人身險部、中介部和中國保信參加,負責保單要素信息標準制定工作。中介組由中介部牽頭,統信部、廣東保監局和中國保信參加,負責中介云平臺建設的相關工作。技術組由中國保信牽頭,負責平臺建設的技術支持工作。
各保險機構要成立一把手親自負責的領導小組及相關的實施小組,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給予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全面保障,按照信息平臺建設要求,抓好平臺相關的系統對接建設。
各保監局、保監分局要加強對信息平臺建設的領導和工作督導,完善制度配套,嚴格落實問責機制,把拖延、推諉以及其它意圖規避監管的公司納入重點監管對象。
(二)平臺建設的工作任務和時間安排
按照分步實施的原則,保險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工作將分為三期實施。具體任務及時間安排如下:
1.項目建設第一期(2015年底)
(1)保單數據收集范圍。2015年底前實現一年及一年期以上個人人壽保險、年金保險保單信息和個人財產保險投資型保單信息的登記管理,基本完成專業中介機構和人員等監管信息登記。
(2)基礎工作準備。在對主要公司調研的基礎上研究確定平臺的業務需求和數據標準。開展系統的概要設計與基礎設施規劃,制定平臺與保險公司系統對接方案,研究制訂數據質量保障和平臺運行相關的制度流程。各保險公司同步開展系統數據整合方案的制訂和系統建設的準備工作。
(3)系統建設。完成平臺功能的詳細設計、軟件開發和系統測試,建立與保險公司的網絡專線,部署軟硬件資源。完成對全部人身險公司及部分財險公司的培訓工作。各保險公司同步完成相應系統的改造和數據的整合。建設完成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信息登記管理系統。
(4)聯調測試。中國保信與保險公司之間進行平臺上線前的系統聯調測試,實現與保險公司系統對接。
(5)歷史數據導入。按照統一的數據標準,保險公司對有效歷史保單進行整理和客戶信息合并,導入到保險行業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完成歷史數據初始化。
(6)一期正式運行。2015年底前組織專家進行驗收,平臺一期正式上線運行。
2.項目建設第二期(2016年底)
(1)擴展保單數據收集范圍。在一期保單數據登記的基礎上,實現全部個人保單數據信息的收集。
(2)中介機構信息登記。
完成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信息登記管理,實現對全國保險中介機構的非現場監管和分類監管等監管功能。
(3)完善平臺功能。搭建數據分析平臺和主數據平臺,開展基礎數據歸集工作,基本建立以人為中心的信息查詢、分析技術架構。
3.項目建設第三期(2018年底)
(1)在前兩期工作的基礎上,實現行業全部保單數據的登記管理。
(2)基本實現保險中介業務銷售的平臺交易。
(3)整合保險行業的信息數據,提升平臺的社會服務價值,提高保險交易的透明度,向消費者提供基于以人為中心的全局、全生命周期的保險消費信息查詢服務。
(4)采集與整合外部互聯網與社交媒體數據,通過大數據的技術分析方法,創新開發數據服務產品。
(5)實現平臺的定制化服務、通過大數據產品創新與增值,面向交易、統計分析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數據產品與服務,例如精算輔助、風險覆蓋分析、信用分析、市場信息、反欺詐、統一客戶管理等。
三、整體技術架構
(一)規范標準
嚴格按照《電子數據交換標準化應用指南》(GB/T
1998)、ISO27001、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保險業務代碼集等相關標準開展平臺建設工作,保障平臺建設過程中的信息安全。
(二)功能架構
基于平臺初期建設要求,平臺總體功能架構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門戶部分,包含用戶登錄、密碼修改、自然人查詢、數據匯總查詢、明細數據查詢等功能。第二部分為平臺管理部分,包含數據上傳管理、系統管理、標準管理、預警管理、報表管理、公告管理等。
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在2016至2018年的建設功能架構在后續具體建設方案中另行通知。
(三)接口方案
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與各保險公司通過webservice接口進行信息交互,數據接口格式為XML數據報文;在每次接口的信息交換中,都包含了保險公司請求的XML數據與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返回的XML數據。
(四)數據模型
財產保險公司和人身保險公司需報送的數據范圍、標準和相關要求,由中國保監會另行發文通知。
(五)數據報送流程
1.歷史數據導入
歷史數據導入將提供在線上傳和離線報送兩種數據上傳方式,各保險公司評估自有數據大小,確保在規定時間內上傳。在線上傳是通過網絡專線直接上傳到中國保信永豐數據中心。離線報送是指保險公司使用U盤或移動硬盤,按照規定流程和安全要求,將數據直接送到行業平臺,通過手工方式將數據導入平臺數據庫。
2.增量數據報送
增量數據報送采用在線數據上傳模式,主要是針對平臺上線后,保險公司按照T+1頻率報送每日的增量數據,各保險公司使用專線,通過在線的方式將數據傳輸到平臺前置機,傳輸完成后通知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保單登記管理信息平臺自動將數據導入數據庫。
3.數據對賬管理
對賬采用匯總對賬與明細對賬相結合的方式,通過保單交易表“交易日期”按日進行對賬,其中匯總對賬是指通過報送數據的匯總條數、匯總金額及號段范圍對交易信息進行核對,以確認交易信息的一致性和正確性的過程。明細對賬是指通過所有報送數據的明細對交易信息進行核對,以確認交易信息的一致性和正確性的過程。
(六)網絡及安全方案
1.網絡方案。依據網絡總體規劃,各保險公司應通過新建網絡專線或者復用現有車險平臺網絡專線,分別接入中國保信的亦莊機房和永豐機房,兩條專線應采用不同運營商線路。專線可采用電信、聯通和移動運營商,支持SDH、MSTP。
2.數據安全。從離線數據傳輸、在線數據傳輸和數據應用三個方面,對數據生命周期的安全性進行保障。
(1)離線數據傳輸。保險公司上報的離線數據傳輸方式為介質傳輸,其風險控制點主要是數據保密性和數據一致性。離線數據傳輸安全建議采取技術和行政結合的控制手段:中國保信在機房設立專門的數據交接區,配備監控設備;保險公司派專人負責密封、蓋章運送至機房數據交接區,數據導入后蓋章密封,交由保險公司帶回。
(2)在線數據傳輸。行業平臺端的平臺前置文件服務器為Linux服務器,版本為Red
6.4,保險公司通過專線及SFTP將數據上傳到平臺,其風險控制點主要有數據保密性和數據一致性。在線數據傳輸安全建議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
權限控制:SFTP嚴格按照保險公司角色進行權限設置,包括賬戶密碼安全策略,訪問目錄權限,文件讀寫權限,上傳文件格式限制等;
專機專用:保險公司數據上傳電腦需專機專用,只能連接專線,禁止有互聯網連接,操作系統安全嚴格按照中國保信安全配置基線進行相應配置;
服務器區分:上傳、下載拆分為不同的服務器(不同保險公司的數據上傳服務器相互獨立),下載服務器專門下載錯誤記錄日志,剔除敏感業務信息。
附件2:
保險機構信息平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保險機構名稱:
序號
姓名
職務
辦公電話
手機號碼
電子郵箱
備注
組長
副組長
聯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