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變點
- 2020年04月18日
- 16:23
- 來源:
- 作者:
在山東濰坊市駐京辦事處里的這一段日子,注定成為未來陽光保險永遠的力量源泉。
這不僅是種道德上的感召力,更是微觀經濟學中經典的交易成本理論。國內知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把這種理論歸納成一句最簡單的語言:“競爭中的企業個體,因其內部交易費用的高低而存在或消失”。
陽光保險的早期案例再充分不過地證明了這句話。因為在濰坊市駐京辦事處的這段日子,陽光保險最初的核心團隊,形成了用最低的成本來做最大的事情的作風。在之后關于陽光保險的成長歷程的描述中,不難發現的是,這種作風使陽光保險在競爭中受益無窮。
在中國石化和南方航空向這家未來的保險公司投出第一筆股本金的時候,張維功團隊和陽光保險春暖花開的日子,到來了。
事實上,對于2004年的保險業來說,宏觀上的機會和微觀上的混亂同時存在著。眾多國內的企業和組織,都看到了保險業作為開放金融未來一股重要力量的前景。但是對于一個資深團隊而言,獲得運營資本的可能,困難就在于誰來做第一個推動者。現在有了第一個推動者,拿下資本金,對于張維功這個團隊來說,已經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由于中國石化集團注資,進入股東行列;這之后,中國鋁業、中國外運、南方航空等國家級的國有公司如張維功判斷的那樣順次進入,速度也越來越快。
2004年12月9日,已經籌到符合要求的股本金的陽光保險開始了籌建牌照的申請過程國,他們業將的申主請管籌部建門陽光財中產國保保險監股會份。有限公司的好消息來得比預想的快。
2004年12月24日,星期五下午,創業團隊成員莊良和李東輝兩個人趕到了中國保監會,期望拿到保監會允許陽光保險批籌的文件。他們得到的消息是,中國保監會改革發展部已經通過了陽光產險的籌建申請。
好事多磨,籌建文件已經審批完成,但卻需要辦公室的蓋章,才能成為正式的文件。心急之下,兩人急急忙忙趕到辦公室,卻還是來得晚了一些。負責具體事宜的工作人員已經把電腦關機了,印章也已鎖到保險箱了。
當日正值圣誕前夜,莊良因為他的從業經歷與保監會交往頗多,經過耐心的溝通,他們拿到了這份文件。
加蓋了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印章的批文打印件紅彤彤的。“從保監會回來的路上,我的手一直在抖!”多年以后,莊良這樣描述他回到駐地路上的情景。
當他們回到已經苦等8個月的駐地,一直在等待他們消息的張維功看到他們舉著批籌文件走進來的時候,在最艱難的時候也淡定如常的他,雙眼模糊起來。
現在,道路通了。
對于這個結局,北京有一個叫做王安的評論者這樣評價:“陽光保險比起人保系統,比起平安、太保來說,是后來者。早期的混沌既是危險和困難,也是機會,先行者有先行者的益處。但陽光保險的國企股東背景,足以讓陽光保險信心十足。比起解放初期那遍地開花的小保險公司,陽光保險豈不像只小獅子,有點陽光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