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陽光模式(二):堅實的輪子 投資:審慎的后臺
- 2020年04月18日
- 16:23
- 來源:
- 作者:
如果說保險公司是一個巨大的社會穩定器,那么它的工作原理是一端為社會吸收承擔未來風險的現金,而另外一端則在于成為一個重要的投資主體,使吸收到的現金保值增值。因此保險公司經營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投資管理。
簡單地說,保險公司為社會承擔風險的核心在于精算。在公司設計出某種普遍適用的險種的時候,精算師們已經根據統計數據和對未來的預測測算出了這種風險在社會范圍內發生的概率。比如說,一個人的健康風險對于他個人來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但對于一個足夠大的群體來說,生病的概率是可以被統計出來的,而且是確定的。精算師們根據這種統計概率算出某種風險發生后所產生的損失,并在綜合考慮投資收益等因素后測算出公眾要為這種風險投保時所需付出的代價,也就是這種保險的價格,投保人支付了這個價格,就獲得相應的保障。這就是保險的運作機理。
在這個過程中,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成為精算的前提。
陽光保險作為一家新興的保險公司,在投資領域盡享后發優勢。
改革開放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監管層出于金融審慎性的考慮,對保險公司的投資行為采取了嚴格管制的政策。正如我們前面所了解的,由于早期獲得現金流的保險公司出現對外亂投資的現象并造成了相當大的金融風險。嚴格的管制雖然有效控制了投資風險,但也犧牲了資金的收益和效率,限制了保險業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一步步成熟,保險公司投資的閥門也被一步步打開。20世紀90年代后期國內金融市場出現了國債、企業債、金融債和股票證券市場的細分,監管層在對保險資金運用嚴格控制的情況下,開始允許保險公司逐步地運用這些金融工具獲得資產收益。然而投資渠道的開放也是一把雙刃劍, 把握好了,可以獲得更高的投資收益,把握不好則會蒙受更大的損失。投資能力,也因此成為保險公司競爭力和贏利能力非常核心的決定因素。
如何獲取穩定理想投資回報,同時有效控制投資風險,是陽光保險和所有保險公司面臨的一個大課題。
陽光保險的做法是人才加機制。
由于投資機會和風險的不確定性,人才在投資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這也正是優秀的投資經理成為社會上收入最高、也最令人羨慕的職業之一的重要原因。找到業內最優秀的投資人才,建立一流的投資隊伍,是雄心勃勃的陽光保險的第一選擇。王德曉,曾任華泰資產管理公司總裁,在行業內被公認為最優秀的投資管理專家之一,當他成為陽光保險資產管理的領頭人之后,國內外大批優秀投資專才也紛紛加入了陽光保險。一個由一流投資專家組成的投資管理團隊為陽光保險的投資管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才隊伍有了,接下來就是機制。在組織架構上,陽光保險建立了集團統一的資產管理中心,負責對集團、產險、壽險的資金進行集中和統一管理;在投資管理上,陽光保險參照國際成熟的管理經驗建立了戰略性資產配置和戰術性資產配置的制度和流程,并建立了授權清晰的操作制度;在風險與績效管理上,除了沿用傳統的主要指標之外,陽光保險還建立了自己獨有的指標體系,以實現對風險和業績的全面、準確、客觀的評價。
數年下來,陽光保險的總體投資收益率令人驚嘆:2006年為14.92%(行業平均為5.8%),2007年為28.89%(行業平均為12.17%),2008年為7.35%(行業平均為1.91%),2009年為7.94%(行業平均為6.41%),其投資收益率均遠遠超過行業平均收益水平。
投資收益的穩定而高效,使得公司有了一個穩定的基礎,更體現了陽光保險作為一家志在長遠的公司穩健的經營風格,并且為公司在經濟波動時期的平穩過渡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