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盛宴》修訂版連載 04 安邦:地球人擋不了
- 2020年04月18日
- 16:22
- 來源:陳懇
- 作者:陳懇
地球人已經阻擋不了安邦。
9月份,保監會批準安邦財產增資至120億元,資本金規模一舉超過人保財險,躍居財險業第二位。 對于一家非上市公司而言,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根據公告顯示,聯通租賃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9.983%,成為安邦保險第一大股東;旅行者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9.317%,為第二大股東;上海標準基礎設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持有18.90%,位居第三。原第一大股東上汽集團此次已退至第六大股東。
從2004年成立以來,安邦保險就是一路資本狂奔。
2004年9月,由上汽集團和中石化等7家企業共同投資成立安邦,注冊資本金5億元。上汽集團是第一大股東,持股20%,由上汽集團總裁胡茂元出任安邦保險董事長。
2005年8月,安邦保險資本金由5億元增至16.9億元,次年再次增資至37.9億元。2008年,進行第三次增資,注冊資本增至46億元,2009年第四次增資,注冊資本增為51億元。2011年將資本金增至120億元后,安邦保險的資本實力已超過人保財險的111.42億元,躍居第二位,僅次于平安財險。
第一大股東聯通租賃集團令市場拷問,這是誰?從哪里來?
簡單的資料是,聯通租賃集團是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確立的首批九家內資融資租賃試點企業。
不僅是資本,安邦快速落子,布局之犀利,令人望塵莫及。
2010年1月,安邦保險與中乒投資集團接手瑞福德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并改名和諧健康險公司,安邦財險持股99%。次月,安邦保險與聯通租賃、標基投資集團等4家企業共同發起籌建安邦人壽。
2011年5月,安邦保險和安邦人壽共同發起成立的安邦資產管理公司開業,5月,安邦保險與和諧健康險設立和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6月安邦保險集團獲批,成為國內第八家保險集團。此時,離2008年1月陽光保險控股公司正式更名為陽光保險集團公司,成為國內第七家保險集團已經過去三年多,也是2010年3月保監會發布《保險集團公司管理辦法(試行)》后成立的首家保險集團,可以說是在新一輪保險集團化中奪得頭彩。
同月,安邦保險與聯通投資控股集團獲批籌建北京瑞和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安邦保險持股51%。“安邦系”財、壽、健康、資產管理、代理和經紀子公司迅速完成架構。
增資之前,這一年的7月,安邦財險升級為安邦保險集團。原安邦財險董事長胡茂元出任集團董事長,吳小輝出任安邦保險集團CEO。
關于吳小輝,最對的低調人士,至今為止,沒有任何媒體能夠專訪到其本人,百度搜索傳遞的信息,其本人為一紅色家族的親屬。
升級成為保險集團,安邦的志向更大。
2011年9、10月,安邦保險擊敗對手,斥資50億收購成都農商行35%股權,取得控股地位。成都農商行注冊資本金已達100億元,資產規模位居國內農商行前茅。
秋天到了收割的時候。
12月份,媒體記錄下,安邦保險任命旗下子公司和諧健康險董事長李軍擔任成都農商行行長,另外,副行長、財務總監、董秘等一系列高層均作集體更換,由安邦保險派人擔任。
成都農商行一役意義非凡,2013年,銀監會正式批準成都農商行與安邦人壽聯合籌建金融租賃公司。這是銀監會監管下的第22家金融租賃公司,也是首家農商行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
對于吳小輝而言,或許只是起點。
兩年以后,浮出的是一頭恐龍:根據公司2013年首頁介紹,安邦總資產規模達5100億元。集團網絡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擁有3000多個網點、1000多萬客戶以及海外資產管理公司,業務涵蓋,保險、投資和銀行。
至此,志在中國第四大金融集團隱隱展現王者之氣,并可能成為金融業內首家跨國企業。
地球人都擋不住的安邦保險,在2013歲末多買了100股。
12月9日,招商銀行大宗交易成交136.78億元,創A股大宗交易新紀錄。一天后,金主浮出水面。
安邦財險通過安邦財產保險傳統產品賬戶增持公司11.33億股A股,增持后安邦保險持有招行總股本的5.00000002%,首次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
12月11日,中金公司發表了題為《招商銀行:王者歸來》的研究報告,其核心觀點是安邦的“意圖”。
中金在研報中稱,“根據招行公告和大宗交易信息,我們判斷安邦交易分兩步:一是12月9 日晚大宗交易11.33億股,交易完成后,安邦持股仍低于5%;二是12月10日在二級市場上買入100股,持股比例恰好超過5%。”中金還預計,安邦后續仍可能進一步增持。其理由一是法律規定持股5%以上股東六個月內反向操作收益歸上市公司;二是安邦意圖招行董事會席位。
留給市場的懸念是,安邦財險和生命人壽似乎是一致行動人。因為從金地和招行,安邦財險和生命人壽都如影相隨,出現在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如果是這樣,安邦財險和生命人壽加起來是金地的第一大股東,是招行的第三大股東,戰略性空間非同一般。
不僅在金融領域,安邦在地產領域的出手豪氣,尤其是在北京CBD土地爭奪戰中成為最大的贏家。
2010年7月,保監會制定了《保險資金投資不動產暫行辦法》。同年12月北京CBD中服地塊首批6塊地的出讓過程中,泰康、陽光、生命和安邦等共8家保險公司參與組建的聯合體進行了投標, 來自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的信息顯示,泰康人壽與標準投資集團聯合體、陽光保險和陽光財險聯合體參與競投Z3地塊,其中泰康聯合體報價最高;生命人壽和聯通的聯合體競標Z4地塊,報價最高;安邦財險、和諧健康和標準投資集團組成的聯合體競標Z5地塊,并給出最高報價。安邦財險、生命人壽、安邦人壽和標準投資集團組成的聯合體在Z6地塊的競標中,報價位居第二。
在綜合評標的出讓模式下,中服Z3、Z4、Z6都并非出價最高者。
最終只有安邦自己的聯合體中標:Z5地塊底價為17.34億元,安邦財產保險、和諧健康保險、標準投資集團報價最高,為25.2億元,成功奪得Z5地塊。
實際上,在12月7日的第二輪投標現場,一份所謂“內定名單”在不少記者和競標者中流傳,名單上列出了上述6宗地塊的“內定”買家,與公布的最終得主幾乎完全吻合。
半年之后的2011年7月,在中服地塊第二批9塊地的出讓過程中,各大保險公司主導的幾個聯合體大獲全勝,在9塊土地出讓中奪得6塊,而其中只是一家中型保險集團的安邦在這6塊地中獨占2塊:Z9地塊—中標人為安邦人壽和北京濤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標聯合體,中標價格為22.92億元,比底價只高出1.6%;Z10地塊—中標人為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聯通租賃、安邦財險和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投標聯合體,中標價格為34.5億元。
本此地塊出讓中,最讓人關注的便是中信的“神仙標”事件,當Z11地塊開標時,中信集團報出了與標底價格一模一樣的價格:26.32億。然而,與Z11地塊相似,Z9地塊也只有一家聯合體參與投標,安邦人壽保險和北京濤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合體作為Z9地塊唯一買家出價22.92億奪得該地,溢價率僅為1.6%。統觀第二輪招標的其余5幅招標地塊,競標價格的溢價率都在32.4%以上。
這種神力,顯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備。
不過,做生意遠比資本運作緩慢。2010年以來,安邦財險保費收入基本沒有什么增長,大致保持在70億元。資本進入第一梯隊,但是業務依然徘徊第三梯隊。
殷鑒不遠。
2001年3月15日,曾經是澳洲保險市場第二大保險公司的HIH,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HIH保險集團成立于1969年,曾為澳洲保險市場的第二大保險公司,該公司在創立20年后上市。由于HIH控制著澳洲財產保險市場的絕對份額,上市后股份漲幅連續多年位居澳洲證券市場前列,一度是澳大利亞證券市場上的明星企業,資本市場的成功運作為HIH拓展海外市場積聚了大量資金。
2001年3月15日,澳大利亞高等法院令HIH保險集團旗下主要保險公司進入臨時清盤程序,引起澳洲保險市場劇烈動蕩,并直接波及HIH的海外業務。HIH清算時虧空高達53億澳元(約合300多億人民幣),是澳大利亞有史以來最大的破產公司。
研究表明,HIH公司破產的主要原因有:存在嚴重缺陷的公司治理結構;利益沖突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離奇的會計方法掩蓋了償付能力問題;缺乏獨立的審計以及致命的交易等。
HIH破產案的啟迪是:保持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進行科學有效的監管,保證充足的償付能力;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走理性擴張之路。
路遠,安邦且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