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空流霜
編輯:顧檸
來源:險企高參
曾經是保險人內心“白月光”的內勤崗,也難逃被裁的命運。
遙望五年前,保險內勤還是香餑餑,之前有網友表示,保險公司內勤待遇很好,XXXX保險內勤一個月都差不多將近六千左右。新疆偏遠地區一個月都能達到4500每月。
誠然,“非銷售+薪資合理+金融行業普遍高收入的印象”很有吸引力,要是央企保險機構,還能加個“在編”屬性,魅力更不必多說。只不過,在降薪、裁員已成普遍現象的現在,內勤崗也未能幸免。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3年壽險公司內勤員工數量從55萬人銳減到42萬人,裁員比例高達23%。例如,中國平安從2018年開始,平安保險類業務在職員工數量持續減少,累計減少約8.13萬人。中國人壽非銷售與銷售管理人員數量從2018年的62623人減少到2023年的55813人。中國太保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在五年間,亦減少9009人(2023年縮編了5770人)。
在內勤裁員的表象之下,是整個行業都在“縮編降本”的事實。保險代理人方面,過去5年縮減600萬左右;線下網點方面,2020年至今約有超1萬家保險公司分支機構被裁撤。外勤和內勤本身就是“唇寒齒亡”的關系,現在外勤隊伍下滑,顯得內勤人員過多,非核心崗位、大齡員工、非骨干員工成為主要裁員對象。
代理人缺乏客戶資源,業務將無從談起,若內勤缺乏代理人支撐,又將何去何從呢?
隨著行業“降本增效”成為主旋律,保險內勤人員的工作壓力也跟著水漲船高。有保險行業內勤人員向《險企高參》表示:“現在對內勤的要求越來越全能,啥活兒都得干,辦公軟件得熟練,設計圖得會做,還得督導團隊、策劃活動、組織會議、上臺主持、做視頻、搞新媒體運營、還要隨時出去見客戶,談業務……”
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從行業的角度來看,短期內行業狀況將保持相對穩定,未來發展趨勢將繼續優化。業內人士對裁員的持續時間看法不一。樂觀者認為裁員可能在1-2年內結束,但悲觀者認為可能需要3-5年甚至更久。這主要取決于經濟復蘇的進程、代理人數量是否能穩定下來以及監管政策是否調整。從數據來看,如果按照2018-2020年的外勤與內勤覆蓋比例(13.51:1)計算,內勤數量可能還需要進一步減少。
但在裁員浪潮中,內勤并非毫無退路。比如,某壽險機構內勤到達一定年齡,會保存內勤崗位收入,同時去做外勤,使內勤轉身為外勤,保司一線內勤距離客戶很近,接觸機會也多,上手較為容易。
曾經的“鐵飯碗”褪色,數十萬保險內勤或難逃裁員的“修羅場”?!
歷經三位臨時負責人,華泰人壽總經理懸而未定有何蹊蹺?!54歲國壽系李林官網履歷有變,友邦鄭少瑋空降一年未轉正;去年盈利0.38億
DeepSeek會搶保險人飯碗嗎?!人保、新華、太平等多家險企接入模型…
一次性裁掉四大營業部,“財險一哥”又有大動作:75后總精算師張瑯履歷官網被撤,此前為該司最年輕高管…
重磅!6.5萬億中國人壽最年輕副總裁誕生:50歲“實干家”伍健內部晉升,在廣西、云南、廣東歷練多年;去年凈利預計多增超100%…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