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人壽2月20日舉牌中國水務,據媒體統計,這是2025年第四家險企舉牌上市公司。在此之前,平安人壽舉牌郵儲銀行和招商銀行,新華人壽舉牌杭州銀行,陽光保險舉牌中國儒意。
在2024年,險企舉牌次數創下四年新高,19家上市公司被舉牌。
作為長錢的險資,投向具有長期分紅能力的上市公司,不斷匹配負債和資產的久期,并不難理解。在新會計準則之下,利潤波動較大,增配穩定分紅的高股息資產,特別是銀行股,可以讓報表更平滑。
險資舉牌潮,是市場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結果。一方面,政策方面鼓勵中長期資金入市;另一方面,身處低利率時代,利率中樞持續下移,險企投資端壓力上升。對沖利率走低風險的措施之一,就是加大權益投資和股權投資。
1月,監管部門公開表示,力爭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這意味著,每年將至少為A股新增幾千億元的長期資金。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5.7萬億元,總資產達到35.9萬億元。
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舉牌背后
可以預期的是,2024年延宕至今的險資舉牌潮,未來會愈演愈烈,不會戛然而止。
長端利率的下行,資產荒的壓力,資本市場的高股息、穩定分紅資產,基本就是銀行股的畫像,自然成為險資的香餑餑。
這就體現出不同資金對于資產的判斷。眾所周知,銀行股長期破凈,估值偏低,素來不招基金待見。銀行股的成長性不及科技類或消費類資產,但銀行股的穩定現金流和高股息分紅,恰恰是險資所樂見的。正所謂,彼之砒霜,汝之蜜糖。
這也解釋了這輪險資舉牌潮的實質,對紅利資產的偏好。在銀行股之外,其他被舉牌的公司,大多是能源、交通和公共服務類的資產,也都符合長期穩定分紅的特質。
面對低利率,如何抵御利差風險,是作為債券投資大戶的險企的頭等大事。過去一兩年,依靠監管部門的果斷出手,負債端連續“降息”,這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利差損的風險。但是,利差損的風險是動態的,不是一勞永逸就能消除的。雖然負債端的利率降下來了,但是投資端的收益如果疲軟,加之負債長久期和投資短久期的固有結構性難題,利差壓力未見得小。
因此,在資本市場上該出手就出手,賺取阿爾法和貝塔,是進攻型的打法,這在去年,借股市提振的東風,狠狠地改善了上市險企的財報數據。與此同時,舉牌銀行股等低估值、高股息的紅利資產,構成了防御型投資,在利率趨低的債權資產和動蕩的高收益股票資產之間,形成了避險和支撐。
報喜背后
在頻頻舉牌上市公司的背后,也是險企在過去一年“咸魚翻身”的反映。2024年險企利潤普遍好轉,這里面既有“報行合一”下負債成本降低的因素,也跟資本市場的助力有關。
當然,新會計準則的漸次實施,也是不容回避的重要原因,對某些險企而言,是唯一的變量。過去一年,這個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逐漸占領市場心智,成為言必稱的變量。
總的來說,新會計準則對險企財報而言,是把“雙刃劍”,好處是利潤普遍上漲,但副作用就是作為蹺蹺板的另一頭,凈資產紛紛下滑。
事實上,過去一年的險企利潤,并不像財報反映的那樣,代表市場一改低迷,重新振奮起來。專業人士知道,利潤是“調整”出來的,很多情況下,報表有利潤,企業卻是虧錢的。因此,利潤表搭配著現金流表,可以更“真實”地判斷企業的盈利情況。
因此,對于保險行業的真實經營情況,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包括凈資產的壓力,包括償付能力的壓力,都“藏”在利潤報喜的背后。
特別是非上市險企和中小險企的償付能力風險,一直是懸在保險市場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股東增資意愿不強,自身造血能力不足,使得中小險企疲于發債應對,處境更差的發債受限,發債成本居高不下。在保險業高速發展時期醞釀出臺的“償二代”二期工程,在保險業砥礪前行的當下,是否因應調整,如何既要也要,也將構成保險業未來發展的一個變量。
玖亓周評|險資頻頻舉牌背后的“秘密”
觀察|新版中端醫療險,DRG醫療改革的解藥嗎?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伴_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