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空流霜
編輯:顧檸
來源:險企高參
1月10日,《險企高參》獲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發《關于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本次《通知》內容是對去年8月《關于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的詳盡補充。后者首次提出了“建立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及動態調整機制”。
《通知》核心要求是“動態調整人身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最高值”。此外,《通知》還強調各公司需強化久期和利率風險管理、做好消費者解釋和服務工作、加強產品精算假設的回溯分析等內容。
《通知》首先要求建立起預定利率研究值。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定期召集專家會議,根據市場利率和行業資產負債管理情況,研究并每季度發布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各公司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需加強宏觀政策和市場利率研究,參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預定利率研究值,并結合自身經營狀況定期進行預定利率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1月10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官網公布相關例會內容:業內專家就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發表了意見,認為當前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為2.34%。
一、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定期組織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召開會議,結合5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等市場利率變化和行業資產負債管理情況,研究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有關事項,每季度發布預定利率研究值。
二、各公司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要切實加強宏觀政策和市場利率走勢研究,參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預定利率研究值,結合自身經營發展、資產負債管理等情況,定期開展預定利率研究。
其次是各公司動態調整預定利率最高值的具體要求。需設定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最高值為0.25%的整倍數。若該利率連續兩季度高于研究值25個基點以上,應下調新產品預定利率并平穩切換;若低于研究值25個基點以上,則可上調新產品預定利率,但不超過研究值。同時,分紅型和萬能型保險的預定利率也應相應調整。市場或公司經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時,應迅速決策調整各類產品的預定利率。
最后是要求各公司做好風險防范、渠道溝通以及精算假設回溯分析。《通知》要求,各公司需強化久期和利率風險管理,確保資產收益與負債定價有效對接,并做好新產品開發、渠道合作和人員培訓等準備工作。在調整預定利率時,應加強與渠道溝通,確保消費者理解,平穩過渡業務,并正確引導輿論以防范聲譽風險。同時,公司應加強產品精算假設的回溯分析,持續監控分紅險和萬能險的資產負債匹配情況,對高預定利率業務采取合規應對措施,管理資產負債錯配風險,提高可持續經營能力。
四、各公司要加強久期和利率風險管理,暢通資產端投資收益率向負債端定價的傳導機制,提前做好新產品開發備案、渠道合作、人員培訓等應對準備,
五、在調整預定利率過程中,各公司要加強與合作渠道的溝通,做好消費者解釋和服務工作,實現業務平穩過渡。要做好政策宣傳解讀,正確引導輿論,防范聲譽風險。
六、各公司要加強產品精算假設的回溯分析。持續監測存量分紅險、萬能險賬戶資產負債匹配情況,對于預定利率或最低保證利率較高的存量業務,要依法合規主動采取應對措施,有效管理資產負債錯配風險,提升可持續經營水平。
總體看,預定利率調整有望推動壽險負債成本改善,進而能緩解保險公司可能面臨的“利差損”風險。
興業證券表示,實施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機制以及分紅險業務占比提升,將推動負債剛性成本優化,緩解“利差損”風險。特別是浮動收益的分紅險新單銷售,短期可能仍有一定壓力,但后續將隨著客戶端認知提升、銷售端技能增加而不斷改善。
民生證券表示,在新一輪的人身險預定利率調降、產品切換和“報行合一”深入的背景下,上市險企產品結構有望繼續優化,長期期交產品占比有望提升,以分紅險為代表的非保證收益產品供給和保障型險種需求均有望提升,規模保費短期或有所波動,但NBVM和NBV有望繼續改善。
另外,據《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的定價機制相關文件或近期出臺,業內預期二季度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有所下調。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新備案的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預計從2.5%降至2.0%;新備案的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預計從2.0%下調為1.5%;新備案的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預計從1.5%降至1%。稍早前有市場消息稱,監管部門召集險企研究在3月底再次調整預定利率。
回首保險業的預定利率歷程,保險預定利率在過去5年已經下調至少5次。
2019年8月保險監管部門規定年金保險的預定利率不得高于3.5%;2023年8月1日,保險產品的預定利率不得高于3.0%;2024年6月,部分保險公司將于6月底停售預定利率3.0%的增額壽,并將推出預定利率2.75%的增額壽;2024年8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發《關于健全人身保險產品定價機制的通知》,要求自9月1日起,普通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5%。10月1日起,分紅型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為2.0%,萬能型保險產品最低保證利率上限為1.5%;如今,保險預定利率已建立與市場利率掛鉤并動態調整…
面向未來,險企站在變革的十字路口。預定利率的下行、監管政策的調整、市場競爭的加劇……然,正如古人所言:“變則通,通則久。”未來會不斷考驗險企的智慧與勇氣。
DeepSeek會搶保險人飯碗嗎?!人保、新華、太平等多家險企接入模型…
一次性裁掉四大營業部,“財險一哥”又有大動作:75后總精算師張瑯履歷官網被撤,此前為該司最年輕高管…
重磅!6.5萬億中國人壽最年輕副總裁誕生:50歲“實干家”伍健內部晉升,在廣西、云南、廣東歷練多年;去年凈利預計多增超100%…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