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嘉禾
編輯:顧檸
來源:險企高參
據《險企高參》統計,截至目前已有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陽光保險、國華人壽和眾安在線等8家上市險企主體或子公司披露前十月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
整體上看,今年前十月,人身險與財險市場走勢分化明顯。在經歷了9月“預定利率換擋”影響后,近期人身險市場保費增速有所回調;而財險市場則延續了其穩步增長的趨勢。
具體來看,人身險方面,截至2024年10月末,上述已披露保費情況的10家人身險機構整體保費增速從9月末的5.8%降至5.7%,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其中,平安養老、國華人壽兩家機構前十月保費同比增速持續為負。
同時,從單月保費增速來看,人身險市場負增長態勢加劇。單月保費負增長的壽險機構數量由9月的4家增至7家。僅太保壽險、人保健康和平安健康三家機構保持正增長。
相較而言,財險方面延續穩步增長態勢,同比保費增速依舊全部為正。其中,眾安在線單月增速36.10%。這其中,車險市場向好或是原因之一。隨著“乘用車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地,新政策帶動新需求,車險市場保持穩定。
人身險司前十月保費“八升兩降”,單月負增長增至七家
截至目前,共有10家機構披露了前十月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分別是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旗下平安人壽、平安養老、平安健康;中國人保旗下人保壽險、人保健康;中國太保旗下太保壽險;新華保險;陽光保險旗下陽光人壽以及天茂集團旗下的國華人壽。
截至目前,共有10家機構披露了前十月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分別是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旗下平安人壽、平安養老、平安健康;中國人保旗下人保壽險、人保健康;中國太保旗下太保壽險;新華保險;陽光保險旗下陽光人壽以及天茂集團旗下的國華人壽。
這10家人身險機構前十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為17306.09億元,同比增加5.58%。單十月保費較九月負增長態勢繼續延續,單十月總攬754.2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73.14億元同比下滑2.45%。
從前十月原保險保費收入來看,前八名座次基本不變。其中,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地位穩固,分別以6269億元、4474.34億元、2195.98億元的收入位居前三。其余幾家機構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新華保險1556.32億元,人保壽險997.78億元、陽光人壽739.66億元、人保健康458.05億元、國華人壽313.8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年內平安健康在原保險保費收入方面實現了對平安養老的首次超越,兩者之間的差距僅不足1億元。具體而言,平安健康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51億元,而平安養老為150.1億元。
前十月同比增速情況相較于前九月,依舊只有國華人壽和平安養老為負增長,且降幅環比有所擴大。除了兩家負增長的機構外,其余八家保費增速相較前九月均有所放緩。具體來看,前十月增速中有三家超過10%,分別是陽光人壽15.46%、平安健康14.22%、人保健康10.15%。其余保持正增長的機構分別為平安人壽9.43%、人保壽險5.56%、中國人壽4.85%、太保壽險2.36%、新華保險1.77%。兩家為負增長的機構分別為國華人壽-11.91%、平安養老-5.40%。
再來看單月數據。單十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僅有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三家單月保費超百億,其中平安人壽保費保持在200億規模以上。具體來看,平安人壽單十月收入為257.18億元、中國人壽186億元、太保壽險100.05億元。其余機構單月收入均不過百億,分別為新華保險99.88億元、人保壽險31.55億元、陽光人壽30.48億元、人保健康18.42億元、平安健康12.09億元、國華人壽10.44億元、平安養老8.13億元。
在單月同比增速上,十家壽險機構呈現“三升七降”的格局。平安健康單月增速最快,達到10.41%,人保健康和太保壽險也分別實現了2.62%和2.28%的增長。而七家負增長機構中,國華人壽降幅最大,達到28.98%。其余負增長機構包括新華保險-0.24%、平安人壽-1.95%、中國人壽-2.62%、人保壽險-2.77%、平安養老-13.51%、陽光人壽-16.38%。與九月相比,負增長機構數量從四家增加至七家。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人壽今年以來第三次出現單月同比負增長(前兩次分別是三月、九月)。
對于壽險公司10月保費普遍負增長的情況,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壽險保費下滑的原因主要受到傳統險預定利率政策調整的影響。隨著傳統險和分紅險利率下調的落地,壽險新單銷售在短期內受到明顯沖擊。
展望四季度后續情況,光大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受預定利率再度切換影響,前期需求提前大幅釋放后短期銷售難免遇冷,疊加前三季度業績達成較好,各險企將陸續轉向2025年開門紅籌備工作,預計四季度新單或有所承壓。
王一峰進一步指出,隨著產品結構優化及報行合一持續深化,人身險公司新業務價值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前三季度上市險企新業務價值增長,也將對全年價值表現形成支撐,負債端景氣度有望延續。
平安財增速領跑“老三家”,單月保費連續3月保持兩位數;
人保財車險、非車險保費雙提升
財產險方面,共有5家機構披露了前十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是中國人保旗下人保財險;中國平安旗下平安財險;中國太保旗下太保產險、陽光保險旗下陽光財產以及眾安在線。這5家財險機構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為9119.99億元,同比增加6.13%。單十月總攬原保險保費收入784.58億元,同比增加9.59%。
從前十月原保險保費收入來看,江湖地位基本不變。人保財險以4609.27億元的規模位居第一。平安財險為2656.98億元,位居第二。太保產險居探花之位,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728.5億元。陽光財產和眾安在線分別錄得400.94億元和283.54億元。
前十月同比增速上,延續了九月高速增長的態勢。前十月同比增速分別為,眾安在線13.04%、陽光財產9.21%、太保產險7.36%、平安財險6.54%、人保財險4.80%。其中,太保產險較上月7.65%增速略微放緩。其余四家較前九月增速有所擴大,前九月同比增速分別為:眾安在線10.93%、陽光財產8.92%、平安財險5.95%、人保財險4.58%。
單十月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持續向好。財險“老三家”在去年同期基數較大的基礎上實現穩步增長。具體來看,人保財險為325.97億元、平安財險為263.27億元、太保產險為130.31億元、陽光財產為36.45億元、眾安在線為28.58億元。
單十月同比增速上,有三家機構同比增速超10%,分別是眾安在線36.10%、平安財險12.40%、陽光財產12.19%。值得一提的是,平安財險自今年8月已開,已連續3個月單月保費增速保持在10%以上。另外,財險“老三家”中的另兩家單十月同比增速為人保財險7.91%、太保產險3.88%。
分具體險種來看,車險勢頭依舊穩健,非車險業務增速高于車險。以車險市場“頭部玩家”人保財險為例,2024年前10月,人保財險累計實現車險保費收入2377.73億元,同比增長3.6%;非車險保費收入2231.54億元,同比增長6.2%。
從10月單月來看,人保財險車險和非車險單十月同比增速分別為6.4%、12.3%,相較九月單月車險5.3%、非車險8.5%的增速均有所擴大。
車險的增速或與機動車銷量有關,隨著各地汽車“以舊換新”政策的落實,趕在新能源車市場“金九銀十”的旺銷趨勢下,2024年10月乘用車銷量約為226.1萬輛,同比增長11.3%,環比增長7.2%。
展望后續,王一峰表示,以舊換新補貼等政策驅動下,存量市場換購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疊加高性價比車型陸續推出,以及消費貸款利率降低提振消費信心,新車銷量有望持續改善,將推動車險保費增速將延續向好態勢;非車險業務也有望在政策推動及經濟逐步修復下維持較好增長水平。同時,隨著公司持續提升經營質效,大災因素減弱后綜合成本率有望維持穩定。
DeepSeek會搶保險人飯碗嗎?!人保、新華、太平等多家險企接入模型…
一次性裁掉四大營業部,“財險一哥”又有大動作:75后總精算師張瑯履歷官網被撤,此前為該司最年輕高管…
重磅!6.5萬億中國人壽最年輕副總裁誕生:50歲“實干家”伍健內部晉升,在廣西、云南、廣東歷練多年;去年凈利預計多增超100%…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