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開門紅”越來越不紅了,業內對此已抱平常心。險企也在慢慢淡化開門紅,營銷和宣傳尚有余溫,但降溫已是大勢所趨。這不僅是監管的規范和要求,也來自市場的變化,那種“開門紅、全年紅”的信仰已經不被現在的市場支持,更不是保險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邏輯。
相看兩厭
2023年10月,金融監管總局下文要求,人身險公司不得采取大幅提前收取保費并指定第二年保單生效日的方式進行承保,防止激進發展、大進大出。自此,開門紅便告別大張旗鼓,甚至成為刻意模糊的概念。
作為保險行業的傳統營銷和獨特推廣,開門紅通過短促突擊和集中營銷,通過低價和優惠占領用戶心智,這一點跟“雙11”其實道理相通,只不過主打的是高收益的儲蓄型保險產品。
時間是熔爐,所有事物都在其中不斷變化和進化,逐漸變成最初自己不認識的樣子。“雙11”從一開始簡單粗暴的5折半價,成為蜿蜒繁復的算術題,直至各方都心力交瘁,熱情殆盡。這也是為何第16個“雙11”變得靜悄悄。
保險“開門紅”也是如此。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從一開始的營銷創新,在走量和規模的不斷夾擊拍打下,短視行為增加,虛假宣傳和誤導銷售如影相隨。聚焦和失焦是一組命題,如果過于聚焦規模為王,那難免就會在創新和服務上失焦。
大力出奇跡,大力也出嫌隙。不同的市場階段,不同的用戶心智,一成不變就會陷入刻舟求劍的窠臼,相看兩厭。
混業競爭
如果以前,還是在開門紅的利弊之間權衡和拿捏,那么現在開門紅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不僅邊際效益遞減,增量競爭轉向存量競爭,紅海競爭,內卷不止;更是因為整個保險市場在過去兩年急速變化,“降息”、“降費”和“報行合一”改變了游戲規則,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一路下滑,從逾4%降到2.5%,低利率勢大力沉,概莫能外。在此過程中,要么用戶提前購買,透支消費,朝四暮三;要么因應市場變化而主打的保險產品難以短時間理解,無論是對代理人還是用戶,要接受新的預期收益和實現方式,存在一個雙向的投教過程,非一蹴而就。
根據各家保險公司當前主推的產品可知,分紅險成為越來越主流的選擇。畢竟,此前在時間差的掩護下,高利率的保險產品實現了對銀行理財和基金產品的“反殺”,特別是相對于后兩者的“保本剛兌”優勢。但如今保險產品的利率優勢不復存在,因此在整個金融混業競爭中,又重新聚攏到浮動收益的競爭之中。站在國家提振資本市場的戰略方向之下,保險和銀行、基金一道,都要比拼誰能提供給投資者更高的投資收益。
窮則思變
高質量發展是保險業近年來一直思考的時代命題。以走量和規模著稱的開門紅,同質化競爭在所難免,淡化開門紅,也就是淡化同質化競爭,從創新和服務上另辟蹊徑。
窮則思變。當傳統的增長紅利漸行漸遠,當低垂的果實被采摘完畢,險企或許才有新的動力和壓力,去探索新的產品賽道。“開門紅”是時代的產物,也必然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換個模樣,就像“雙11”退出C位,那種大進大出式的消費,無論是商品消費還是金融消費,都是來時路,并非未來徑。
從去年到今年,開門紅趨于平靜,不在狂熱和躁動。我們對于開門紅,也要保持一個平常心,既不大張旗鼓繼續復制昔日的“輝煌”,也不急匆匆就要讓其靠邊站。市場會迸發出創新的火種,市場會自我出清留下競爭的種子,過去這幾年保險業在困境中不斷砥礪,在一個又一個的擔憂中,開出一個又一個的驚喜盲盒。
從重疾險到百萬醫療險,從大個險到大銀保,從儲蓄險到分紅險,從養老金到醫康養,賽道不斷試錯,風格不斷切換,保險業并沒有變得越來越差,而是越來越有韌性。直至今年三季度,拜投資端爆發所賜,頭部險企紛紛交出了揚眉吐氣的財報。
因此,保險“開門紅”無論是遇冷,或是未來以某種方式卷土重來,都不必急著證明什么。重要的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2024非上市人身險企大賺247億!17家何以虧損“拖后腿”?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