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牙帶刺”并非一句口號,金融強監管正在進一步落地。
近年來,隨著監管趨嚴,保險業大額罰單頻現,曾經百萬級罰單偶有出現,現在千萬元罰單已經開出。
正如年初,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所言,“我們將緊緊圍繞強監管嚴監管,堅決做到‘長牙帶刺’,聚焦影響金融穩定的‘關鍵事’、造成重大金融風險的‘關鍵人’、破壞市場秩序的‘關鍵行為’,把板子真正打準、打痛”。
一時間,“長牙帶刺”成為懸在違法違規保險機構頭上的一把利劍,讓保險機構的違規成本不斷增加。
10月12日,人保財險官網公布了一則公司被監管處罰的公告,從內容來看,監管指出人保財險存在16項違規行為,決定對人保財險總公司及19家分支機構共罰款1115 萬元。
千萬罰單,保險業罕見,也讓市場看到了監管懲治違法違規的決心。可以預見,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險企的犯錯成本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千萬罰單明細
從人保財險公布的被罰信息看,金融監管總局指出16項違法違規行為:
? 因未執行車險“見費出單”導致系統數據不準確
? 未按照規定使用車險條款和費率
? 以保單特別約定形式變更經報備的農險條款費率
? 未按照規定使用保證保險條款和費率
? 利用開展保險業務為其他機構謀取不正當利益
? 車險電銷業務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
? 將直銷渠道車險招投標業務虛掛為中介渠道導致相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不真實
? 人為調整車險財務指標導致相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不真實
? 車險理賠中客戶放棄索賠的“零賠付”結案案件資料不符合監管要求
? 個別賠案通過偽造理賠資料予以“零賠付”結案導致相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不真實
? 農險業務虛假承保、虛假理賠
? 人為調節農險未決賠款準備金導致數據不真實
? 互聯網平臺保證保險業務承保時未嚴格審核投保人資質
? 短期健康保險業務銷售誤導
? 未按規定辦理再保險分出業務
? 部分支農融資業務的資金去向管控缺失
基于此,監管責令人保財險改正,并罰款合計1115萬元。其中,人保財險總公司被罰款430萬元,吉林省分公司、西藏自治區分公司、陜西省分公司、山西省分公司、甘肅省分公司、 河南省分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分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內蒙古自治區分公司、江蘇省分公司及下轄阜寧支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安徽省分公司及下轄太和支公司和東至支公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公司、廣東省分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等19家分支機構共被罰款685萬元。
其實,這已不是人保財險第一次領大額罰單,單從今年看,5月份,人保財險也曾領過近千萬的罰單。
5月17日,金融監管總局對人保財險開出了一張近千萬的罰單,原因是人保財險存在“將直接業務虛掛中介業務套取手續費;少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招投標管理不規范;支農融資業務捆綁銷售保險產品;相關報告、報表、文件和資料不真實;跨年度列支手續費”等違法違規行為。
因此,金融監管總局決定對人保財險罰款681萬元,其中,總公司被罰221萬元,分支機構被罰460萬元。同時,相關責任人被罰款311萬元,一共罰款992萬元。
半年之內,接連兩次領巨額罰單,人保財險的合規經營或存隱憂。
折射諸多頑疾
不可否認,近年來保險監管在持續收緊,單從處罰來看,或能窺見一二。
有媒體統計,今年前三季度金融監管總局全系統針對保險業開出的罰單總額達2.63億元,罰款總額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6.9%,其中,財險公司合計被罰2.01億元,占比58.17%,仍是違法違規的“重災區”。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些處罰中,超百萬的大額罰單頻現。
例如,7月12日,金融監管總局對復星聯合健康險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指出該公司存在“委托未取得合法資格的個人從事保險銷售活動、財務業務數據不真實、未按照規定使用經備案的保險條款、虛掛中介業務套取費用”等違法違規行為,對復星聯合健康罰款158萬元,相關人員合計罰款19萬元。
7月19日,金融監管總局浙江監管局對太保產險開出百萬級罰單,指出太保產險浙江分公司存在編制或提供虛假的報告、報表、文件、資料;未按照規定使用經批準或者備案的條款費率被處罰等違法違規行為,因此對太保產險浙江分公司罰款85萬元,相關人員罰款17萬元。
6月25日,太保產險溫州分公司因涉及5項違法違規,被金融監管總局溫州監管分局罰款116萬元,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合計被罰27萬元。6月13日,太保產險陽江中心支公司因給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農業保險費用列支不真實;虛列協保費套取費用等6項違法違規事實,被監管罰款90萬元,時任太保財險陽江中心支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農險業務部副經理等4名責任人合計被罰23萬元。
5月17日,金融監管總局披露13號、14號罰單,平安財險、平安健康險雙雙被罰超500萬。其中,平安財險因電銷業務給予或者承諾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等多項違規行為,被罰款595萬元,相關責任人共被罰款88萬元;平安健康險因修改公司章程未報監管部門批準;未向監管部門報告董事辭職情況等多項違規行為,被罰款555萬元,相關人員被罰75萬元。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有10家保險機構領到百萬級罰單,從處罰原因看,“五虛”問題、給予投保人合同以外利益、財務數據不真實等常見的問題依舊存在。
違規成本驟增
就保險業而言,曾經千萬罰單算是罕見。而現在正在加大處罰,意味著“長牙帶刺、有棱有角、橫向無邊、縱向到底”的監管模式在保險領域持續落地。
當然,問題單靠罰單并不能解決,一些痼疾也不能靠罰單來根治,這是不斷在為行業規范發展敲警鐘。
今年年初,金融監管總局處罰局在發布的文章中還指出,行政處罰“長牙帶刺”要把握三個要點:突出“嚴”的基調,做到應罰盡罰,切實提高處罰的嚴肅性;堅持“準”的原則,做到過罰相當,切實提高處罰的精準性;落實“快”的要求,做到快處快罰,切實提高處罰的時效性。
除大額罰單外,曾經不常見的對個人禁入保險業方面的處罰也在頻頻上演。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有39人被監管采取了禁止進入保險業處罰,其中,有19人被終身禁入保險業。今年也有保險公司高管因各項違規被立案調查。
正如李云澤所說,要確保監管無死角、無盲區、無例外,聚焦影響金融穩定的“關鍵事”、造成重大金融風險的“關鍵人”、破壞市場秩序的“關鍵行為”,把板子真正打準、打痛。
9月11日,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必須堅持從嚴監管,確保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實現監管全覆蓋、無例外,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同時,“新國十條”強調要嚴肅整治保險違法違規行為,有力有序有效防范化解保險業風險。
重罰之下必有忌憚。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2024非上市人身險企大賺247億!17家何以虧損“拖后腿”?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