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開啟動會,坐我旁邊的是一位大叔。可能是年紀大了,啟動會開到一半,他就開始打瞌睡。績優上臺做分享,他也不聽,除了中途去吃飯,剩余時間都是睡著度過的。
這不禁讓我想到一位與他完全不同的人,一位保險新人。兩年前的國慶啟動會,某個中支的新人與我鄰座。可能是第一次參加啟動會,他滿眼的好奇與興奮。
啟動會的全部流程,他都激情參與;臺上績優做分享,他聽得兩眼放光,還瘋狂在筆記本上記錄,鼓掌的聲音啪啪響。我給他講解臺上分享的人做過哪些牛逼的事,他聽完后更興奮了。
我倆加了微信。啟動會結束后,我見他發了個朋友圈:公司啟動會的酒店后面還有山!突然想去爬山了!既然爬山,就一定要去山頂看看,山頂的風景一定更好看!
我對這位新人印象很好,因為他讓我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那么的純粹與單純。也不知道他做了這些年保險,有沒有見識到山頂的風景。
做每份工作的人,內心都有一股不甘和渴望,希望能成為這個行業的頭部,能做出一番成績來,能成為真正代表這個行業的人。
保險行業如何做出成績,如何成為頭部?目前來看,唯有走進高端才行。既然爬山,何必一直呆在山腳、山腰,也去山頂看看,走向山頂的過程,既是突破,也是成長。
Top論壇的鄧榮祿博士提到過一個觀點:
開發中高端市場要具備四要素:第一成為高素質代理人;第二是接觸高端客戶;第三是有高端的產品;第四是能給高端客戶匹配對應的服務。
想成為高素質代理人,一個人單打獨斗是不行的,得組建高質量的團隊才能讓事業長青。而招募高素質的準增員,更有利于提高我們的客戶層次。
今天有兩個人同時找到你,想加入到你的保險團隊。一位是下崗職工,另一位銀行行長,那么問題出現了:
1、他倆哪一個未來成為精英的可能性比較大?
2、他倆誰更符合我們的招募標準?
3、預測他兩人首年件數和標保,誰的會更多?
4、哪個人的訓練和輔導成本會更高一些?
5、哪個人的加入,會讓你的團隊更具吸引力?
既然有增員,就必須有選材的標準。選材的標準不一樣,團隊發展的結果肯定就不一樣。因為人和人的圈子是不太一樣的。
如果你的團隊都是寶媽,那么團隊成員招募其他寶媽的概率會更大一些;你的團隊都是年齡大的人,那么他所招募的人,大概率不會太年輕。
好的標準、成功的增員,會讓團隊發展事半功倍;而沒有標準、失敗的增員,往往會事倍功半。
在保險行業,有個特別殘酷的現實:保險銷售做得優秀的人,一個月的產能,甚至能超過普通業務員,一輩子的產能。
換句話說,保險銷售做得優秀的人,一個月的收入,甚至能超越普通業務員,一輩子的收入。
同樣是做保險,難道就不會心存不甘嗎?山腳或山腰的艱苦,真的值得呆上一輩子嗎?
保險工作就像是爬山,一路上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阻力,我們之所以要組團去爬,不僅是讓爬山不旅不孤單,更是為了能一起到達山巔,去看看那心之向往的旖旎風景。
年齡會老去,資歷會增長,經驗會積累,但做保險的激情卻不能退卻。只希望在你想要放棄、想在甘于平庸之時,希望還能記得山頂的風景你還未看過,還記聽得見最初入職之時,來自山頂的呼喚。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每年繳3000多的少兒重疾險,保額能買到200萬!你敢信?
2025年建議所有人盡快配置保險,四個原因告訴你為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