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根據上市公司海南橡膠的公告,因受11號超強臺風“摩羯”的影響,公司預計會收到預付保險賠款3.45億元,實際金額以最終核定為準。
對于海南橡膠這樣的企業,收到保險賠付并不奇怪,但數億元的賠付實屬罕見。海南橡膠去年的利潤也不過2.97億元,一把就賺回來了。
一方面,企業重大損失獲得保險理賠,體現了保險在國民經濟中的特殊重要性,也印證了國家對于保險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防災減損、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要求是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保險不是財政,也不是慈善,保險是有關數據、精算和風險定價的復雜金融產品,身處市場最前沿的險企,必須審時度勢,提高前瞻和預判,做好風險減量和風險分保,重估愈來愈頻繁、破壞愈來愈強的巨災風險,做到風險和定價相匹配,做到保費和保額相匹配,建立起可持續發展、基于市場內生增長的長期保險能力,而不只是短期內的“賠付狂歡”。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這個掛在武侯祠的楹聯,對于當下目睹巨災肆虐的保險業而言,需要認真咂摸。
人民性
9月以來,臺風接踵而來,“摩羯”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秋臺風。狼藉尚未清理,又有兩個臺風先后奔向上海。臺風過境,道路被淹,農田被淹,房屋破損、車輛受損,對企業和居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臺風并不是巨災的全部。氣象多變、暴雨引發的城市內澇和遠郊泥石流,損失觸目驚心。而在自然災害之外,近年來頻發的重大安全事故,同樣也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巨災面前,上上下下,從政府到公眾,都對保險業的表現和潛力刮目相看。在一個個具體的企業和家庭遭受重大損失之際,保險業提高站位,向前一步,積極響應國家要求,提高預賠付比例,早賠快賠,應賠盡賠,從而極大穩定了社會情緒,并起到了經濟減震的作用。
這其實就是金融人民性的體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既體現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也體現在讓利于民,降費于市,與中國廣袤經濟體中的中小微企業風雨同舟、共克時艱。對銀行來說,是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兩難”;對保險而言,是在防災減損中主動作為,為市場和社會構筑起安全閥。
這既是保險的市場屬性,也是社會責任;這既是保險業的潛力賽道,同時也對險企的風險定價能力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并在日后形成險企差異化競爭的護城河。
市場性
保險業在防災減損中發揮作用,要依托商業模式和市場力量所形成的自驅力,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動輒就賠穿,如果保險公司不能從巨災保險等產品中“獲利”,那么即使保險業有心為風險進行兜底,也難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首先,保險業要建立起對于氣象風險和巨災風險的新認知,那就是依照舊有經驗和數據所作出的風險評估,需要引入新的變量和模型,從而準確錨定和捕捉這種風險。一方面,要研發和設計出新的保險產品,契合市場需求痛點,讓更多的企業和居民家庭保險消費升級;另一方面,既有產品和新開發產品的風險收益要重新匹配,要摒棄低價保險的思路,是著眼于風險減量和風險分保,是著眼于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保障,而不是“水往低處流”,產品只剩下便宜一個優點。
其次,應對氣候變化和氣象災害的能力,既不能快速建立,也不能被快速模仿。險企需要在保險科技方面持續投入,在數字化和智能化上不斷精進,從而形成對災害風險更準確預警、識別和保障的能力,以市場之力和科技之力,履行社會責任,將巨災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最后,不審勢即寬嚴皆誤。頻繁劇烈的天氣變化,已經不是基于未來的某種道義和人類自覺,而是未來已來,對我們的自然和社會環境造成了結結實實的傷害。因此,無論是天價賠付大單,還是一場災難下來“多如牛毛”的賠付小單,保險業不僅要能夠早賠快賠,應賠盡賠,也要保證自己活在長期主義里。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