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管理是金融機構“安身立命”的根本。從險企來看,為了專業化管理資產,從內設資管部門到陸續成立資管公司,這都成為尋求更高更穩健投資回報的必然選擇。就在7月底,中華聯合保險資產完成申報登記,我國保險資管公司或將增至36家。
投資收益的對立面就是投資風險。一旦資產管理爆發風險,對于機構、行業甚至市場都將是致命一擊。日前,金融監管總局披露《保險資產風險分類辦法(征求意見稿)》,以期對險資風險進行更合理分類,有效實施監管,并防范各類資金運用風險。
環境之變
說起保險資產風險分類,還需要追溯到十年前。
2014年,原保監會發布《保險資產風險五級分類指引》,試行保險資產風險五級分類機制,包括正常類、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
近年來,隨著保險資金投資范圍不斷拓寬,投資結構更加復雜,現行規則在實踐中暴露出監管約束力不足、資產分類范圍和分類標準有待完善、第三方監督機制欠缺等問題,無法滿足險企風險管理和監管需要,亟需修訂完善。
和十年前相比,中國經濟所處內外部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據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201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7.4%。而當下,中國經濟還在企穩回升,2024年GDP增長目標設置在5%左右。
《意見稿》在總則中明確提到,制定本辦法的主要原因是為了“準確評估投資風險,真實反映資產質量”,而在2014年的指引中表述為“提高保險資金使用效率,提升資產質量”。
《意見稿》是在新的宏觀現狀和投資環境下應運而生。為何投資風險被監管關注?這要從險企當前面臨的投資環境說起。
從負債端來看,近年來,金融業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人民銀行引導貸款利率逐步下行。低利率環境下,險企的盈利空間受到一定限制,對資產不良的整體容忍度下降,全面強化風險管理是確保險企穩健運營的重中之重。
從資產端來看,無論是財產險公司還是人身險公司,以債券、銀行存款為代表的固收類資產占大頭。
金融監管總局公布的保險業資金運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為29.94萬億元,同比增長10.98%。其中,財產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為2.03萬億元,其中債券38.20%,銀行存款17.75%,證券投資基金8.76%,長期股權投資6.51%,股票6.36%;人身險公司的資金運用余額為26.87萬億元,其中債券46.82%,銀行存款9.52%,長期股權投資8.35%,股票6.78%,證券投資基金5.48%。
而近年來,10年期國債收益率持續下降,將整體資產定價水平拉低。險企作為國債及國債產品主要投資者之一,面對國債收益率下行,需要應對險企投資收益下降的難題。同時,化解房地產和地方債風險被頻頻提及,兩者作為高收益發行主體的融資需求大幅下降。此外,A股、H股市場波動較大,也拖累險資投資組合表現。近日,全球性股市暴跌,國內資本市場也未能幸免。
從2019年至2023年,保險公司的總投資收益率波動下行,預定利率在今年以前還在“3”時代,保險行業“利差損”風險隱憂漸起。
他山之石
險資的投資領域相對廣泛,包括固收類、權益類、不動產類資產以及各類金融產品。
相比商業銀行,國際監管規則對資產風險分類及結果運用規定比較明確,但對保險資產風險分類尚缺乏通行的規則。因此,《意見稿》借鑒商業銀行監管實踐經驗,對固收類資產風險分類實行五分類法,即正常類、關注類、次級類、可疑類、損失類,同時對股權類和不動產類資產實行三分類法,即正常類、風險類、損失類,對金融產品風險分類提出了穿透要求。
《意見稿》明確要求保險公司重點關注不良資產或風險資產、頻繁下調分類的資產,以及公允價值長期低于賬面價值的長期股權投資等資產,動態監測風險變動趨勢,深入分析風險成因,充分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及時采取風險防范及處置措施。
在實踐中,多數保險公司將資產分類情況納入公司績效考核。同時,監管定期監測固收類資產不良率、風險資產占比、損失資產占比等指標,有針對性地開展風險提示、進行早期干預,并逐步將風險分類結果納入機構分類監管以及非現場監管等,提升監管制度協同性。
《意見稿》完善固收類資產、權益類資產、不動產類資產風險分類標準。對固收類資產進行分類時,資產及收益的逾期天數是重要指標。2014年版《保險資產風險五級分類指引》規定,本金或利息存在逾期情形,且逾期不超過60天(含)的,相應資產劃分為次級類;本金或利息逾期60天以上至180天(含)的,相應資產劃分為可疑類;本金或利息逾期180天以上的,相應資產劃分為損失類。次級類預計損失率在30%以內,可疑類預計損失率在30%(含)—80%之間,損失類預計損失率在80%(含)以上。
在《意見稿》中,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過90天或資產已發生信用減值等可歸為次級類,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過270天或資產已發生信用減值,且減值準備占其賬面余額50%以上等可歸為可疑類;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過360天或資產已發生信用減值,且減值準備占其賬面余額90%以上等可歸為損失類。次級類產品預計損失率連續12個月大于零,可疑類產品存在較大損失風險,預計損失率在50%以上,損失類產品將全部損失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預計損失率在90%以上。
在權益類、不動產類資產方面,明確定性和定量標準,要求穿透識別被投資企業或不動產項目相關主體的風險狀況,根據底層資產出現風險情形占比以及預計損失率指標來判斷資產分類檔次。
同時,《意見稿》還完善組織實施管理,優化了風險分類的“初分、復核、審批”三級工作機制,明確了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增加外部約束。新增審計條款,要求保險公司進行內外部審計,壓實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責任。
險企董事會擔責
現階段,保險公司委托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投資是保險資金運用的主要模式。
早些年,保險公司在內部設置保險資管部門管理資產,一直到2003年人保公司成立行業首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從行業整體來看,保險資管公司作為保險資金的核心管理人,已經成為我國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保險資管公司隊伍也在持續擴容。
根據《保險資金委托投資管理辦法》(銀保監規〔2022〕9號),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應當獨立進行風險評估并履行完整的投資決策流程,對投資標的和投資時機選擇以及投后管理等實施主動管理,對投資運作承擔合規管理責任。因此,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應當對受托資產進行風險分類并承擔合規責任。
金融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就《意見稿》答記者問時,對“如何考慮保險公司和保險資管公司在資產風險分類工作中的職責劃分”問題進行了回應:
“保險公司應加強對資產風險分類工作的協調,確保資產分類的全面性,監測并督促不良資產和風險資產的處置工作,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及時進行信息交換,對分類結果存在分歧的,要及時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進行溝通并留底備查,整體資產風險分類結果需經過保險公司董事會或其授權機構審批,對資產風險分類整體工作承擔最終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仍有險企在發力“落子”資產管理公司。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信息顯示,中華聯合保險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名稱的申報登記,這意味著我國或將再添一家保險資管公司。
保險資管公司可以使險資運用更具專業性,從而提升盈利水平。據媒體報道,從已披露2023年年報的34家保險資管機構來看,當年有32家盈利,合計凈利潤為155.99億元。
總體來說,經濟環境在發生變化,風險防范也需要與時俱進,這是《意見稿》出臺的大背景。在利率持續下行的過程中,險企資產與負債兩端面臨新壓力,為了降低行業“利差損”風險,險資在發力資產端時,需要加強對資產的“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監管,對不同類型的資產則需要“差異化”監管,避免造成資產損失和金融系統性風險。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