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空流霜
編輯:顧檸
來源:險企高參
截至7月17日,7家上市險企主體及子公司前6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出爐。
從整體情況看,今年前6個月人身險部分機構延續增長態勢,如平安人壽、人保健康、平安健康。另一方面增速為負值的機構在不斷收窄降幅,如太保壽險、新華保險、國華人壽。
財險業方面則是“滿面春風”,截至目前已經披露相關數據的4家上市財險機構前6個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均為正增長。若從單6月來看,僅眾安在線單月指標同比負增長……
人身險企保費“五正四負”
單6月僅國華人壽平安養老負增長
截至發稿前,據《險企高參》統計,有9家人身險機構公布了前6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是壽險“頭雁”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旗下平安人壽、平安養老和平安健康三家子公司,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中國人保旗下人保壽險、人保健康兩家子公司、天茂集團子公司國華人壽。
圖:人身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億元)
上述9家人身險公司2024年前6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約1.2萬億,同比增長約2%,在如此大的基數下表現穩健。披露數據顯示,9家人身險企前6月保費增速“五正四負”。單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從五月的僅新華保險一家負增長,變為6月單月國華人壽、平安養老兩家的負增長。
從前6月保費規模上看,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五大頭部壽險公司依舊“霸榜”TOP5,江湖排名未變。“壽險頭雁”中國人壽保持穩定增長,為4896億元。平安人壽邁入3000億大關,為3007.84億元。太保壽險位居探花之席,前6個月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531.59億元。新華保險及人保壽險前6個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均不足千億規模,分別為988.32億元、790.56億元。
從前6個月保費增速來看,基數較小的平安健康成為唯一一家前6月增速以兩位數增長的人身險機構,為13.04%。人保健康以7.4%的增速緊隨其后。平安人壽同比增速為5.08%,雖不及前兩家機構,但是在平安人壽較大基數上,取得此成績實屬不易。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家機構的增速,較前5月來看,都在不斷擴大。
中國人壽的增速保持穩定居于中間層,具體數值為4.13%。人保壽險由前5月的負增長轉為前6月的正增長,具體為0.31%。在此之后,太保壽險、新華保險、國華人壽雖依舊保持負增長,但是降幅較前5月已有收窄趨勢,這三家前6月增速分別為-1.23%、-8.36%、-13.28%。在人身險行業普遍回暖的背景下,平安養老似乎漸行漸遠,其前6月降幅不僅未改善,較前5月來看反而加速擴大降幅,前5月同比降幅-4.18%。
多家人身險機構向好的態勢或因單6月增速太迅猛。從單6月增速來看,人保壽險以單月30.08%的增速一騎絕塵,位居第一。人保健康、平安健康這兩家單6月增速均超過19%。但需要指出,雖然增速都超過19%但是含金量卻不同,其人保健康的基數幾乎是平安健康的三倍。平安人壽在基數較大的基礎上實現兩位數的快速增長,實屬不易。再向下看,就沒有兩位數以上增速的險企了,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太保壽險的單6月同比增速分別為3.21%、3.20%、2.29%。僅國華人壽及平安養老兩家是單月同比增速下降的險企,增速分別為-4.42%及-27%,平安養老單6月增速下滑嚴重,拖累了前6個月的增速水平。
國信證券分析師孔祥指出,2024 年以來,嚴監管態勢助推行業壓降負債端剛性兌付成本,在儲蓄型保險占比提升及資產端配置承壓背景下,引導降低未來保單償付壓力,優化險企資產負債管理能力。此外,改革措施將有助于提升保險行業的整體效率和效益,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孔祥表示,一是代理人分級制度開始實施,促進行業銷售人員細化管理制度,提高從業人員水平及人均產能,提升渠道價值貢獻。二是銀保渠道持續規范渠道手續費支付流程,疊加放開銀行網點可合作保險公司數量限制,預計下半年銀保渠道有望貢獻主要保費增速。
中信建投非銀行金融及金融科技首席分析師趙然也對下半年持樂觀態度。趙然指出,上半年新單保費增速有望好于預期,報行合一政策和險企主動優化產品結構有望帶動價值率延續改善,上半年NBV增速有望超預期。此外,下半年預計儲蓄險需求持續旺盛,疊加銀保渠道新單保費去年四季度基數較低,看好新單保費延續增長、價值率同比改善。
財險僅眾安在線唯一單月保費同比負增長
前半年行業整體保費增長穩定
非車險業務貢獻巨大
圖:財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億元)
再看財險方面,經《險企高參》統計,目前已有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產險和眾安在線4家上市主體機構或財險子公司披露前五月原保險保費收入。總的來看,財產險景氣度延續,韌性顯著,4家機構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超過6000億,同比增長4.6%。成長能力上,4家前6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均為正增長。若從單6月來看,僅眾安在線同比負增長,且拉低了前6個月的增速水平。
從前6月原保險保費規模上看,這4家財險機構基本呈階梯式排列,人保財險依舊穩坐第一,率先突破財險業3000億規模大關,幾乎是平安財險的兩倍,平安財險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603.97億元。太保產險則在6月突破1000億大關,為1130.28億元。眾安在線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稍稍落后,為152.39億元。
在前6月同比增速方面,無機構增速超過兩位數。具體來看,2024年前6月原保險保費同比增長分別為,人保財險3.68%、平安財險4.06%,太保產險7.7%、眾安在線5.34%。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人保財險前6月保費收入增速在“人太平”老三家中最慢,但同期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長量卻是最高的。此外,眾安在線前5月同比增速還超過10%,但到了6月增速放緩的非常厲害,主要系單6月過于拖后腿。
來看單6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僅眾安在線表現不理想,單6月同比下降超12%,據了解,眾安在線至少連續兩個月出現單月負增長了。其余幾家機構原保險保費收入及增速分別為人保財險628.75億元,同比增長6.12%、平安財險311.29億元,同比增長6.45%、太保產險211.04億元,同比增長7.96%、眾安在線28.43億元,同比增長-12.55%。
“老三家”單6月增速齊飛騰,或是非車險業務貢獻保費增速。截至6 月末,人保車險及太保車險業務分別實現同比增速2.5%及2.8%。隨著部分省市農險等業務的啟動,非車險業務貢獻主要保費增速,人保非車險及太保非車險分別實現同比增速4.6%及12.3%。
國信證券分析師孔祥認為,2024 年受車險“報行合一”因素影響,行業車險業務增速普遍回落,費用率明顯下降。在政策引導下,財險公司逐步將綜合費用率的支出部分轉向綜合賠付率,讓利消費者。在此背景下,行業也逐步從費用競爭向服務競爭模式轉變,這對公司的產品創新、定價、風控、理賠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總體利好龍頭企業。
分析師趙然指出,2024年一季度或受車均保費下滑影響行業保費增速有所放緩,但車險保費下滑空間已較為有限,未來在非車險保費的推動下行業保費收入有望實現持續增長。
圖:總表原保險保費收入(億元)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保險人春節朋友圈“營業”指南|春節特別策劃
保險人的春節“職業病”|春節特別策劃
重磅!新增保費30%投資A股,千億資金或將入市;推動中長期險資入市方案出爐,保司接下來怎么干?…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