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銳評
2024年06月25日,審計署官網發布《國務院關于2023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下稱:報告),保險二字卻隨之出圈。
報告中涉及保險的有兩處,一處是“重點民生資金審計情況”中,在“就業補助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審計情況”部分明確其發現的問題時指出,補貼資金發放不精準,9省對10.9萬人應發未發社會保險補貼等。
作為民生領域重點工程,商業保險基本不涉及,故在此不做討論。
另外一處,報告在“重大違紀違法問題查處情況”之“套取政策紅利妨礙政策措施落實”中明確,一些企業利用國家生態保護、高新產業等支持政策,勾結公職人員違規取得經營權,或弄虛作假騙取財政補貼,嚴重蠶食國家政策紅利。如全國首臺套首批次應用保險,由中央財政按保費的80%給予投保單位補貼,但有3家保險公司2019年至2022年伙同多戶企業,通過投保、理賠等環節造假,或擴大保險責任等方式,騙取瓜分中央財政補貼3億多元。
這個瓜夠大,但從實踐看,卻也算不上勁爆。畢竟,政策性險種的政策套利早已是業界的慣常操作,比如,農險領域移送司法處置的案例近幾年時有報道。
此次爆出的首臺套作為財政補貼險種的歷史雖然比農險要晚,但保費規模上量更快,且涉及評審、招標、投標以及承保理賠的環節亦較農險復雜,換言之,盡管操作更有難度,但不管是單一項目還是省市整體項目的費用均更有吸引力。
出事,或許早已注定。
2015年,原保監會印發《關于開展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 》,首臺套保險正式啟動試點,此后,隨著國家對重大技術裝備的重視力度快速提升,對首臺套保險的財政補貼費用亦逐年增長。
以報告中明確的年份來看,2019年至2022年正是首臺套保費高速增長時期,根據中保協公開的數據顯示,僅2021年一年,保險業就為8.6萬家企業和機構提供保險保障超過4.4萬億元。
盡管總保費規模不及農險,但相較農險客戶群而言,首臺套的套費卻更為便利。
從企業申報到官方認定,從承保到補貼資金到位,從理賠申請到賠付資金到位,全鏈條的B2C或B2G。
這一模式也就使得貪腐全流程的可控性更強,被舉報概率更低,自然成為近年來保險套費的重災區。
對于這一問題,既有保險公司自身依法合規經營意識不強的問題,但權力集中導致的社會性腐敗問題卻是根源。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承保并獲取保費是其基本訴求,提供保障則是其核心優勢,作為商業行為,其干干凈凈經營本無問題,但對于首臺套這類高比例財政補貼的項目,從首臺套的認定到具體承保理賠幾乎都有各種利益糾葛其間,數十家保險公司,以及無數家高科技企業,無不期望從中分一杯羹,進而導致商業行為不得不摻雜更多灰黑色彩。
基于此,正本還需清源,從報告中無從知曉相關人員是否被移送,但從目前的整體環境看,移送應是大概率事件,但如何在政府重點項目工程領域打造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生態環境才是根本。
概而言之,在政策性險種領域,以保險一己之力改變貪腐生態顯然不具可行性,更多時候,保險只能是被動的行賄者,畢竟,KPI是保險的生命。
保契銳評丨現實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財險公司出路何在
保契銳評丨舉國關注之下,保險業能答對養老這道題嗎?
從宏觀視角看開門紅發力點
上市險企三季報集體爆紅,分紅險大賣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傷害的到底是誰?
小米車險能否熬過車險“報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養老社區或將迎來黃金二十年
《保險法》修訂猜想
看見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信心
金融反腐不應投鼠忌器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