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輪到我在公司職場講專題。10點多早會結束后,手機提示有幾個未接電話,于是趕緊挨個回撥過去。
沒想到一大早就聽到個壞消息。一位續期客戶的女兒,因為心臟跳動過快,住進了ICU。他在醫院給我打的電話,咨詢應該怎么辦。
我趕緊安慰說:先安心治療,跟主治大夫確認是什么病癥,我現在就給你查保單,看看你家有幾份保單可以報銷。
掛斷電話后,我打開電子版《客戶檔案》,查完心里涼了半截。他給女兒買過一份20萬保額的重大疾病保險,但是意外險和醫療險都失效了。
意外險是在今年2月份失效的。他孩子在學校統一買了意外險,所以他沒打算續繳保險公司的意外險。
住院醫療險已經失效兩三年了,我大致能猜測出他當初放棄續保的原因:保費有點高。所有的醫療險都是這樣,對5歲以下的兒童不太友好。
像是他之前投保的這款住院醫療險,每年保費1030元,得孩子5歲以后才能回復幾百元的價格。所以對于多數人來講,覺得有點,不劃算。
我突然開始擔憂,孩子能否得到理賠。
客戶孩子原本有三份保障:這次疾病住院,意外險先排除,用不上;住院醫療1萬的報銷額度,100%能派上用場;重疾險20萬額度,用不用得上暫且不能確定,要看確診的什么病,是否符合重疾險的標準。
遺憾的是,這三份保障中,意外和住院醫療因為沒有續保失效了,只剩下重疾險可用。我遇到事情,習慣先往最壞處作打算,便不由地想:
萬一,孩子住院花了不少錢,又不屬于重疾,那怎么辦?
那么這次孩子看病所有費用,都得自己掏。而住進ICU就意味著治療費用不會低,畢竟世界最貴的病床就是ICU病床,每天費用都是以「萬」為單位的。
而且根據以往理賠經驗看:ICU產生的醫療費用,拿到新農合去報銷,報銷比例高不到哪去。
這個案子最終只能寄希望于:希望孩子罹患的是重疾,因為這樣才能得到保險的賠付,才能彌補家庭因醫療費用產生的財務損失。
但孩子罹患重疾是好事嗎?雖然重疾險能得到賠付,但重疾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孩子才4歲就得了重疾,對將來肯定影響很大。孩子罹患重疾,真的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嗎?
所以,我一方面希望孩子住院能得到理賠,一方面又不希望她罹患重疾。但不是重疾,又怎么能得到理賠?此刻的我,真的很矛盾、很糾結。
這是2024年6月23日早上發生的真事,它讓我感慨頗多。
在這里,我想用自己10年保險售后服務專員的身份,給所有的父母做個提醒:孩子的意外和住院醫療,必須得有,一定要對風險有敬畏之心。
我展業的地方是鄉鎮和農村,接觸到的也都是普通一般家庭,我能理解大家在選擇保險時,追求「性價比」的心理,畢竟這兩年大家掙錢都不容易。
不要覺得醫療險是消費型,不能返本,就抱有僥幸心理而不買。也不要耍些小聰明的心思:孩子5歲前先不買,等6歲保費降下來了再進行配置。
我們無法預知什么時候發生風險,所以才要規劃保險,不是嗎?我見過太多想「等等再買保險」的,因為風險的到來,卻再也買不了保險了。
給你們打電話,提醒孩子的保障有缺失,不是圖掙你們的錢。一份意外險、一份住院醫療該有幾個傭金,如果指望這個生活,早就被餓死了。
我圖做這份工作的心安;圖的是自己服務的客戶,保障都能夠健全;圖的是在風險來臨的時候,你們都能擁有抵御風險的能力。
一切的恐懼,都是來源于火力不足。風險來臨時的恐慌,也都是因為你保障不全,或者保障不足。
請所有父母重視孩子醫療保障是否健全。假如有天風險不期而至,也希望我們都有全面、足夠的保險給自己壯膽,而不是陷入兩難,讓悲劇重新重演。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每年繳3000多的少兒重疾險,保額能買到200萬!你敢信?
2025年建議所有人盡快配置保險,四個原因告訴你為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