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銳評
科技改變世界。
科技的價值隨著馬斯克第十二個孩子的出生而再次引發關注。
但在保險業這一細分賽道,保險科技的話題卻已有很長時間未能掀起波瀾。
2013年,隨著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的面世,保險科技正式走向前臺,引發了行業無限遐想。而在過去的十余年間,數字化、大數據、云計算、AI、ChatGPT技術快速發展,每一次技術的更新迭代,保險業都會有相關的科技成果及時跟進,只是,聲量似乎越來越小。
不可否認的是,十余年來,保險業在數據收集整理使用上的效率顯著提升,在精準獲取客戶以及客戶精準服務等前端和后端的使用效率亦在此期間得到了印證,今年以來,ChatGPT技術在保險培訓領域似乎也有所體現。
概而言之,科技確確實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行業的運營模式,讓客戶服務以及內部數據流轉更便捷更高效。
但一如一個社會共識:
越是效率低下的行業,互聯網科技就越容易取得突破、顯示威力,迅速改變行業格局、去中介化、改善客戶體驗,這個理論在零售、物流、支付、機票、酒店等等行業都得到了有力的驗證,但保險一直是個令人尷尬的例外。
對此,有行業大V認為:論行業效率,保險應該是效率最低的行業之一,中介化之嚴重,客戶體驗之差,都是特別需要被改變的。而保險科技喊了十年以上,進展甚微,在去中介化、提高效率、改善客戶體驗方面,乏善可陳,眾多保險科技公司還停留在外圍局部零打碎敲地找食吃的狀態,基本上還沒有進入主戰場,投資者和行業也已經對原來寄予厚望的保險科技不再有高的預期。相比較而言,同為金融的銀行和證券似乎更加實質性地受益于金融科技。
聽聞之后的感覺是,保險業在科技創新和應用領域的成效遠不及預期。
現實中或許的確如此,比如盡管近年來行業主體開發了各式各樣的系統,但在現實的生產環境中,卻出現了與預期截然不同的反饋,主要有兩點:
一是,系統非但未能解放生產力,反而將公司困進了系統繭房。典型的如,一旦新建系統,全部信息均要重新錄入梳理,各種系統相互交互卻又相互掣肘,各類系統重復錄入,無法全面貫通,等等;
二是系統越多,基礎數據越不清晰,各類系統不斷細化,但傳統的核心系統數據卻偶有數據缺失甚至丟失情形,即一方面在創新,一方面卻難以夯實業務所需的最基礎技術保障。
盡管效果不如預期,但資金卻是實打實地付出了,從各公司年度報告看,科技無疑都是重頭戲,而為之付出的資金亦逐漸高漲。據相關報告顯示,2021年,保險業信息科技投入規模約為414億元,到2023年這一數字攀升至569億元,且整體投入仍在保持上升態勢。
在當下降本增效成為行業主流的時代,保險科技或將再次調降聲調,放緩節奏,但從行業的未來發展看,科技注定不可或缺,只不過關鍵是重心放在何處。
從實踐看,保險作為低頻需求,科技的應用更多應體現于對基于業務的服務上,基于此,科技在服務回歸保險保障本源的路徑上,全面回歸基礎服務的夯實和再提升無疑是重中之重。
在行業狂奔時,科技的噱頭或有助于吸引資金、維持股價,但在下行周期,客戶對保險的細節關注一定會更多,技術基礎或者說IT系統基礎不扎實的公司,在面對客戶刨根問底式的審視和追問時,問題一定會逐漸浮出水面。
屆時,曾經吹下的牛皮或將成為最大的嘲諷。
保險業能不能出現“曉華姐”
現實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財險公司出路何在
舉國關注之下,保險業能答對養老這道題嗎?
從宏觀視角看開門紅發力點
上市險企三季報集體爆紅,分紅險大賣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傷害的到底是誰?
小米車險能否熬過車險“報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養老社區或將迎來黃金二十年
《保險法》修訂猜想
看見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信心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