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銳評
貪婪,總是可以驅動人類做任何事情,而與此同時,趨利避害,則會加速推動欲望的落地。
隨著“報行合一”在銀保渠道的全面落地,原本便已趨于下行周期的壽險業,在短期內無法尋求到可行性轉型路徑的當下,最先感受到風吹草動的定是一線代理人。
從本質上來說,銀保的代理人有兩類人群,一類是銀行的理財經理,一類是保險公司的保險代理人,前者代銷保險更多是副業,做得好,則財源廣進,做得不好,亦無傷大雅;但對于保險公司專司銀保渠道的代理人而言,業務的好壞則直接影響其生計。
如行業當下現狀,銀保業務普遍性下行,業績提升的基本聚焦于兩大類公司,一是傳統的銀行系險企,二是個險基礎較好,可通過財務科目調整以保證銀保費用相對充足的公司。
這一情形下,對于傳統的以銀保渠道為主的公司影響必然不小,為此,我們可以看到此類險企的保費數據越來越不好看,其降本增效的動作在持續加碼。
對于此類公司的銀保代理人而言,保費收入的下滑必然體現在個人收入的下滑上。
回溯過去二十年,銀保代理人的職業歸屬經歷了非員工制代理人-員工制代理人-非員工制代理人三個階段,職業身份變遷背后的邏輯則離不開監管與市場的博弈。
前后兩次非員工制代理人身份的定義,其邏輯在于可以無上限地提升代理人的傭金收入,以實現資產的內外部轉移,而監管強行要求銀保代理人(銀保專員)員工制,意圖當然是杜絕該類行為,以使銀保回歸到正常的保障軌道上來。
盡管沒有明文規定銀保代理人可以不再施行員工制,但隨著《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的施行,銀保代理人基本又全面回歸至非員工制。
在非員工制基礎上,銀保渠道代理人的收入除固定的底薪外,傭金(提成)占大頭,月收入百萬者大有人在。盡管實踐中,銀保代理人的傭金會通過小賬形式轉移至銀行工作人員,亦會有一部分上繳至銀保業務的負責人等,但不管如何分配,代理人仍可在可控范圍內截留符合自身預期的金額。
換言之,傳統意義上,銀保渠道的低價值,除理賠和理財給付外,多被銀行、保險公司管理層和代理人三方分割,且經過長期的實踐,早已形成三方共贏的穩定局面。
但“報行合一”的落地,卻快速地打破這種平衡。
首當其沖的是代理人,當依靠保險銷售業績生活的代理人面對快速下滑的保費時,自然會有離職轉型的沖動,但畢竟此前每月過手的錢財足夠誘人,因此,最后撈一把也就成了代理人離職前的期寄。
近期,市場上屢有代理人攜最后一個月的傭金離職的傳聞,典型的如,有一代理人原本就是兼職,報行合一落地后的次月,業績異常地突出,僅傭金收入便超百萬,次月便提出離職,而傭金自然即不會兌付給銀行,亦不會上交公司領導層。
面對此情此景,保險公司只能啞巴吃黃連,畢竟,渠道的錢一分也不能少,代理人拿走的錢亦沒有合理的理由去追償。
當然,這只是行業轉型陣痛期的一個縮影,但對于行業未來發展的警示作用卻不容忽視。
銀保渠道如何管,銀保產品中涉及的費用如何平衡,銀保代理人如何定位等等,都將持續考驗著監管和市場。
不過,從合法合規的角度看,銀保代理人全面回歸員工制,或許不失為管控的一個有效措施。
接入Deepseek,快一步慢一步?
銀保陣痛難掩渠道前景
2025年,保險業落馬人數或將再創新高
再創農險新局面
監管工作會帶來的保險業新希望
罕有人至的商場背后,是險資的另類投資經
年終獎
防盜易、防家賊難——系列新規有感
逆周期中行刑銜接的可能性
提防分紅險異化為金融怪獸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