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金融行業關于監管“長牙帶刺”已不陌生,而監管部門也在不斷強調,對于市場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要做到“長牙帶刺”,一嚴到底,一查到底。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會議就強調了要切實抓好《規定》的貫徹落實,堅持嚴字當頭,敢于較真碰硬,敢管敢嚴、真管真嚴,釋放失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推動金融監管真正做到“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將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在金融領域樹立起來并長期堅持下去。
現在,長牙帶刺由一個新提法,將變成一個制度性安排。一時間,其成為金融監管的一大“熱詞”。
金融監管向來很嚴,沒有最嚴,只有更嚴。這是因為金融的特殊性所決定的,此前一直在強調防范出現金融系統性風險。
關于金融的重要性,在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進行了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完善金融體制,優化金融服務,防范化解風險,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也點出“問題”,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有的還很突出,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高,金融亂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
有“問題”怎么辦,那就開“方子”。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嚴格執法、敢于亮劍,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在如此頂層會議上,對金融監管提出如此詳細的要求,并不多見。
再后來,就出現了“長牙帶刺”的新提法。
據說,“長牙帶刺”最早是從中國證監會的一個表彰會上傳出來的,當時是2023年11月,正值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剛剛結束。
據媒體報道,“長牙帶刺”出現在11月初證監會召開的稽查辦案表彰獎勵會上,會議強調,“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必須堅持“零容忍”執法不動搖、不松懈,稽查執法要“長牙帶刺”。
緊接著,2023年12月初,《求是》雜志發表署名文章指出,要完善金融監管體制機制,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堅決做到管合法更要管非法、管行業必須管風險、建立健全兜底機制,依法將所有金融活動納入監管。切實解決監管“寬松軟”問題,努力做到監管一貫到底、一嚴到底、一查到底,讓金融監管真正“長牙帶刺”。持續加強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不斷提升監管專業性、權威性和透明度。
之所以認為這一提法必須受到重視,在于署名為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
接下來,“一行兩會”領導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公開發聲,回應金融工作熱點問題。其中,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就指出,“我們將緊緊圍繞強監管嚴監管,堅決做到‘長牙帶刺’”。
李云澤還強調,深入整治金融市場亂象,做到堅持原則、敢于碰硬、一視同仁、公平公正。聚焦影響金融穩定的“關鍵事”、造成重大金融風險的“關鍵人”、破壞市場秩序的“關鍵行為”,把板子真正打準、打痛。強化監審聯動、行刑銜接、紀法貫通,切實提高違法違規成本。
一時間,“長牙帶刺”成為存在違法違規金融機構頭上的一把利劍。
1月14日,金融監管總局處罰局第一時間發表署名文章,以高質量行政處罰實現監管長牙帶刺,認為“長牙帶刺”是重塑金融監管的政治任務,是防控金融風險的必然要求,是維護市場秩序的必要手段。“我們必須嚴格執法、敢于亮劍,以刮骨療毒的勇氣強監管嚴監管,一貫到底、一嚴到底、一查到底,推動金融法治彰顯,增強監管權威震懾。”
金融監管總局還指出行政處罰“長牙帶刺”要把握三個要點:突出“嚴”的基調,做到應罰盡罰,切實提高處罰的嚴肅性;堅持“準”的原則,做到過罰相當,切實提高處罰的精準性;落實“快”的要求,做到快處快罰,切實提高處罰的時效性。
自去年12月以來,嚴查重罰的監管行為明顯強化。尤其是今年5月以來,有金融機構被查處罰款超過千萬量級。
與此同時,處罰局也表示,行政處罰“長牙帶刺”要夯實四個基礎,健全處罰制度,完善處罰機制,強化系統協同,加強隊伍建設。
1月15日,金融監管總局稽查局和稽查總隊籌備組發展署名文章《堅決扛起“長牙帶刺”政治使命 全力以赴開啟金融稽查新征程》。認為稽查工作沒有抽查比例、檢查覆蓋率等指標要求,需要采取靈活有效的方式,精準鎖定問題,消除隱患、彌補漏洞。
稽查部門要加強頂層設計,著力構建“三個機制”,真正發揮“長牙帶刺”作用。一是重塑稽查形式的“聯合機制”,二是執行稽查任務的“獨立機制”,三是加大稽查力度的“立體機制”。稽查部門以風險為導向,沒有特定的監管領域、監管對象和業務范疇,不負責常規性、事務性監管工作,具有較強的獨立屬性。
作為金融防風險的重點領域之一,中小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重整工作正在推進中。正如李云澤于去年12月初就“長牙帶刺”所提及的,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大力度推進風險處置。把握好時度效,充分考慮機構和市場的承受能力,有計劃、分步驟開展工作,切實防范處置風險的風險;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加強指導協調,推動“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制定風險處置方案,避免“一刀切”;推動中小銀行機構優化結構、提質增效。推進保險公司回歸本源、突出保障功能,引導資管、非銀等機構堅守定位、差異化發展。
證監會也在規范資本市場方面“長牙帶刺”,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推動構建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體系,提高穿透式監管能力和水平,努力實現業績穿透、數據真實等。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4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表示,進一步依法嚴打證券違法犯罪行為。
現在,隨著《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的出臺,金融風險的問責對象將進一步多元化。例如,進一步壓實金融領域相關管理部門、金融機構、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的責任,督促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落實好全面加強金融監管、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促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各項任務。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2024非上市人身險企大賺247億!17家何以虧損“拖后腿”?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