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一康
編輯:顧檸
來源:險企高參
中國太平旗下的養老險子公司太平養老的“外援”現身!
日前,中國太平發布公告稱,比利時富杰集團(以下簡稱“富杰集團”)擬以10.75億元向太平養老增資。此番增資完成后,富杰集團將持有太平養老10%股份。中國太平持股比例將由100%降至90%。
同時,中國太平還授予富杰集團未來增持太平養老選擇權。根據該公司披露的股東協議,在本次交易后的3年內,富杰集團及其附屬公司可增持太平養老最高增至(含)24.99%。
據《險企高參》了解,富杰集團加盟太平養老并非偶然,富杰集團與中國太平是合作多年的“老伙計”,在此之前,富杰集團曾多次入股中國太平旗下的子公司。公告顯示,富杰集團分別直接間接持有太平人壽24.9%,直接持有太平資產20%和太平再保險25%股權。
富杰集團擬出資10億入股太平養老
繼去年太平養老發布公開掛牌尋求投資者集資公告的半年后,近期該險企擬新迎一家外資股東。
5月20日,中國太平發布公告稱,富杰集團擬以10.75億元向太平養老認購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在股權交易之前,太平養老共有兩家股東,中國太平持股99.99%,中國太平全資持有的龍璧工業區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璧”)持股0.01%。
此次,太平養老擬通過新發行333333300股新股,富杰認購股份的價格為3.225元/股,合計10.75億元。此次增資后,太平養老的注冊資本將從30億元增至約33.33億元。其中,在該公司已發行股本中,約90%由公司持有,約10%由富杰集團持有。
同時,根據股東協議,在股東協議簽署日后至交割之日的第3個周年日止的任何時間,富杰有權選擇通過隨時和不時一次性或分多次行權,自行認購或提名其一家或多家符合法律的附屬公司認購太平養老將發行的某一數量的股份,從而將富杰及其附屬公司的持股比例最高增至(含)24.99%。
對于此次“引外援”的情況,中國太平表示,太平養老引入富杰集團作為投資者,此舉有助于補充其資本金,為做大養老保險業務提供資本保障,支持業務發展。同時,通過建立資本紐帶,推進引資、引智、引技相結合,太平養老將研究借鑒富杰集團在國際成熟市場上養老保險產品設計、銷售管理、客戶服務、投資運作等方面的管理模式與先進經驗,進一步鞏固提升核心競爭優勢。
另外,引入富杰有利于優化太平養老股權結構,建立完善市場化的公司治理機制,在“三會一層”的管理決策流程中,充分借鑒國際優秀的治理經驗和運作機制,促進太平養老的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提升。
據《險企高參》了解,富杰集團是一家資歷超200年的老牌國際險企,在歐洲市場名列前茅。而此次富杰集團選擇加盟太平養老的舉動并非偶然,與后者的母公司中國太平無不關系。
事實上,富杰集團與中國太平關系匪淺,是合作多年的“老伙計”關系。早在此次增資之前,富杰集團就已入股中國太平旗下多個子公司。據中國人太平的公告顯示,富杰集團分別直接間接持有太平人壽24.9%,直接持有太平資產20%和太平再保險25%股權。
凈利連續三年虧損
一季度保險業務收入增長11%
背靠頭部險企中國太平的太平養老,是我國首家國有專業養老保險公司,有著強勁的發展勢頭。從近年來該養老機構的經營狀況來看,保費收入發展穩健,不過近三年在凈利上承壓嚴重。
保險業務收入方面,2019-2023年,太平養老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50.22億元、59.13億元、67.11億元、77.89億元、.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7%、17.75%、13.49%、16.07%%、14.21%。.
凈利潤方面,前兩年太平養老實現了連續盈利,然而從2021年開始該險企就步入虧損,且跌幅逐漸擴大。2019-2023年,該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1.2億元、3.08億元、3.07億元、2.61億元、0.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2.22%、155.76%、-0.33%、-15.04%、-96.24%。
據該公司近期披露的一季報顯示,太平養老保費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凈利上延續虧損勢頭,亟待撥正。截至2024年一季度,太平養老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1.15億元,同比增長10.44%。實現凈利潤0.05億元,同比下滑95.5%。
償付能力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太平養老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39.87%、170.08%,較上年末分別增長10.78個百分點、17.79個百分點。最近一期風險綜合評級為BBB類。
年內養老險企增資頻繁
事實上,2024開年以來,上市險企增資動作已尤為頻繁,其中不少險企在養老賽道上的進展如火如荼。據《險企高參》統計,除了此次增資的太平養老外,今年以來還有兩家養老公司也進行過增資舉動。
具體來看,2月20日,恒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發布公告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恒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變更注冊資本的批復,同意恒安標準養老增加注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由2億元人民幣變更為4億元人民幣。
4月10日,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表示,為滿足公司業務發展和償付能力需求,公司股東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再次向泰康養老增資20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備受資本青睞的專業養老公司持續增資背后,實則反應的是資本對我國未來養老產業的看好。根據測算,“銀發經濟”將為我國經濟貢獻新的力量,到2050年銀發經濟規模將達到近50萬億元,占總消費比重將達到35%。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保險人春節朋友圈“營業”指南|春節特別策劃
保險人的春節“職業病”|春節特別策劃
重磅!新增保費30%投資A股,千億資金或將入市;推動中長期險資入市方案出爐,保司接下來怎么干?…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