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小伙伴給我發鏈接,打開一看,又是罵保險的。擱幾年前,我看到這樣的視頻就激動,非得好好的給這些人掰扯掰扯:咋滴?保險咬你了?
比如郎咸平罵保險,我光文章就寫了四五篇。比如大藍罵保險,我就作了個「黑保險宇宙」的視頻剪輯作為回應,揭穿他們為流量吃相難看的嘴臉。
但是現在,看著那些我都沒聽過、沒見過的所謂磚家學者,拿著話筒在講堂口若懸河批評保險的視頻,我的內心毫無波瀾,甚至還有點想笑。
這種跳梁小丑,又是從哪蹦出來的。你信不信?再過10年、20年,還會有新一批的小丑跳出來罵保險。你問我為啥?
因為罵保險的流量,太高了。
我很喜歡一位視頻創作者,她叫貓一杯。不僅長得漂亮,還精通好幾國語言,模仿能力極強,尤其擅長模仿豚鼠吃菜,所以人送外號「豚鼠」。
學Vlog時翻到了她的視頻,馬上被圈粉了。她的視頻節奏感特別好,視頻表現力強,剪輯絲滑,我這一追就是很多年,她的視頻幾乎是每期必看。
但最近看不到她的視頻了,以后也永遠看不到了。她炮制了「巴黎撿到小學生秦朗作業」的假新聞,導致幾千萬粉絲的賬號也被全網封殺。
我挺為她可惜的,但并不可憐她。可惜是因為她的賬號價值很高,暫且不說這影響力大到嚇人的粉絲量,光是廣告報價就高的嚇人,一條廣告報價就是幾萬幾十萬,這一年收入輕松打敗90%的普通人。
她明明都這么多粉了,這么高的廣告報價了,為什么還要去制造流量?因為她是網紅,雖然享受著和歌手、演員、作家差不多的高收入,但她沒有作品。
她再火也不能憑一首歌、一部戲、一本書吃一輩子,她知道眼下的繁榮都是暫時的,她需要更多的流量、持續的流量保證自己一直火。
就像有人想不明白,幾千萬粉絲還做這種事?我反問你:有錢人還會愛錢嗎?肯定愛啊,有錢人才真正理解錢的重要性,他比普通人更愛錢。
普通人對于流量的重視,特別是內容創作者對于流量的需求,超乎你的想象。
我認識一位姑娘,是做口播孵化的。她有個孵化思路,只要其中一個學員的某條作品爆了,就趕緊把這條作品給到其他學員用。既然這條作品會爆,就說明經得起平臺和市場的檢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家一起分享這個果實。
這就導致了,有一期學員的母親過世,她把對母親的思念寫成文案,因為流露了真情實感嘛,后來這個作品果然爆了,光關心安慰她的評論都幾百條。
于是那段時間出現了好多死了母親的內容創作者,文案一個字都沒改,打上標題能搜出上百個一模一樣內容的作品。
我第一次被這種「對流量的渴求」震驚到。原來為了讓粉絲多點,為了讓作品閱讀高一些,這些人連「死媽」都可以接受。
如果說貓一杯造假是高階內容創作者對于流量的焦慮,那么這些抄襲文案,接受「死媽」的人,才是最真實的底層內容創作者的眾生相:為了流量,什么事都可以做。
說回華紅兵和李孔岳罵視頻的事。前者說「最不善良的企業就是保險」,后者說「保險是用未來給消費者畫餅」,都把保險說成洪水猛獸,不建議大家買。
其實不喜歡保險,也沒什么。每個人對于事物的認知都不一樣,有人喜歡香菜,還有人不喜歡香菜呢,倒也不能非說哪個群體不對。
但是他倆和郎咸平、大藍一樣,還是有些影響力的。他們說的話,是能動搖一些人的想法,甚至影響一些人的決策的,而保險偏偏又很重要。
讓一個人抵觸保險很簡單,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在那個人遇到風險沒有保險的危難關頭,幫上他一把呢?聽信他們話的人,拒絕了保險、退掉了保險,需要保險的時候,這些專家學者會掏一分錢嗎?
如果上嘴唇碰下嘴唇輕松說出的話,能夠影響別人的今后生活,這些人是不是表達觀點前要深思熟慮一下,為自己的嘴把把門呢?
反對保險沒關系,最起碼你反對保險的言論也得經得起推敲。但他倆大言不慚所發表對保險的理解,屬于讓入司幾個月的保險新人聽了都皺眉的程度,簡直是無知到可怕的地步。
吸人眼球很簡單,調動情緒也不難。君不見有些專家學者在視頻中號召「看病太貴了,中國就應該免費看病」,惹得一群無知的人瘋狂點贊,熱淚盈眶的歌頌作者為老百姓說了大實話。
但這種觀點和影響能改變什么呢?除了讓人宣泄情緒,一點實際作用都沒有。這種片面的引導,反而會讓人變得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變成跟風的墻頭草。
所以再有這種吸人眼球,公開罵保險的視頻或鏈接,請不要再發給我了。對于此種行徑,我只想用這句話回應:從流量上懷疑,從認知上鄙視。
保險從業者不必太焦慮,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能迎來好收成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不買?這種心理的客戶其實沒那么難溝通
越懂心理學,越不怕保險客戶的拒絕: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買保險
想賣好保險得研究心理學:客戶所有的異議,在心理學都能找到解釋
孩子每年收到的壓歲錢,無非就這三種結局,看看你家屬于哪種?
盤點馬云預測過的幾條預言,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幾乎全都說中了!
臺灣保險人是如何溝通保險的?分享各位一段話術,請細細品讀
客戶總收到保險負面視頻?教你幫他掙脫信息牢籠,看清背后真相
每年繳3000多的少兒重疾險,保額能買到200萬!你敢信?
2025年建議所有人盡快配置保險,四個原因告訴你為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