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勇說車險/yongchezhizhu2019
我們處理的,被保險公司追償的,只有少部分當事人會采用訴訟的方式解決,這與當事人強烈的維權意識和被套路后感到憤怒的情緒等因素有關。一般情況下,訴訟肯定可以適當的少賠,但付出的成本也相對較大。所以,我們還是建議用專業的方式,從一開始就收集固定證據,盡量通過協商方式處理,即使無法協商,有了前期的證據,結果一般也不會對當事人太過不利。本篇,我們就以上圖為案例,簡要說明下處理的大致過程,同時,從該案例中,也可以反映,保險公司的定損中,確實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問題。另外,近期,我們也收到了不少人的謾罵,我們判定應該是保險從業者,說我們胡說八道,我們就想說,難道我們的案例你沒有看嗎?那些違反違規的操作難道沒有問題嗎?
一、大致事故經過:2023年,當事人因駕駛不當,與一輛寶馬發生追尾,交警認定當事人全部責任。因為當事人只有交強險(這里編者建議廣大車主,可以不買車損險,強烈建議購買商業三者險,哪怕10萬也行,可以省去很多麻煩),所以,超出車輛損失2000元的部分,需要當事人自己承擔,故對損失也相對關注。后來,在保險公司定損時,保險公司居然把三元催化也定損進去了,從正常損失和常理角度,后部被追尾,三元催化是不可能損壞的。這點,我們當時在朋友圈也發布并提出過異議,但保險公司還是我素我行,當事人提出異議也不理睬。這樣的處理過程,印證了我們之前說的,現在好多保險公司理賠員極不專業(不是全部)。后來,當事人找到我們,我們制定了處理方案,并提供了相應材料。
二、后續處理內容:因為當事人合理的訴求和疑問,保險公司無法解釋,更不能自圓其說,最后就耍無賴,就將當事人起訴了,要求當事人賠償3萬左右。當事人按我們的方案和材料,對保險公司的訴訟進行了有理有據的抗辯,最后,有第三方評估鑒定,確定三元催化等一些損失不會造成損壞,需要剔除處理。最后,法院判決賠償的金額比保險公司要求賠償的金額少了萬元左右,這也充分證明了,保險公司的定損存在不合理性。
三:事件猜測:本案例中,三元催化正常不會損壞,那么,為什么保險公司會定損進去呢?里面存在利益鏈的可能性很大,因為,三元催化,屬于高價值配件,單單三元催化舊件,就可以賣幾百元,以前最高時可以賣2、3千,所以,可能存在理賠員或修理工通過這種方式獲取三元催化舊件的可能性。
四、經驗總結:對于保險公司,除了幾千元的鈑金油漆,稍微大一點的事故,定損金額有不少可操作空間,比如配件價格,修換問題,是否為事故造成等等,一般偏差金額可以達到10-30%,但這些需要專業的知識和經驗,以及從流程上去制約。當然,關鍵還是當事人的維權意識,如果你自己和稀泥或不爭取自己的利益,那被坑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