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車險市場因“報行合一”走過了一段不短的陣痛期,而這次輪到了一度狂飆的銀保渠道。自去年8月監管在銀保渠道力推“報行合一”后,該渠道受到的沖擊仍在持續。
據『A智慧保』獲得的行業交流數據,今年一季度“開門紅”期間,行業銀保渠道新單期交保費仍處在下行通道,1—3月份全行業交流匯總的銀保新單期交保費收入同比降幅為22%。
考慮到上一年同期,銀保渠道正是風光無兩、烈火烹油的狀態,高基數疊加新規實施影響,這樣的下行并不令人意外。
從行業主體的銀保渠道經營表現上看,一季度壽險“老七家”銀保渠道新單期交保費集體負增長,平均降幅為25%;再看靠銀保渠道賴以生存的銀行系險企,則是恢復節奏不一,有的出現超50%甚至超70%的負增長,有的則逆勢大增超160%。
這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險企之間對銀保渠道的增長定位、經營策略出現分化,譬如前期銀保發展穩健的公司顯露出“逆周期”優勢,而大部分險企仍處在轉型、尋找新路徑的過程中。當然,逆勢正增長的險企中,也不乏路徑依賴者,希望通過維持增長保證先“活下來”。
01
壽險“老七家”齊降
銀行系險企恢復節奏不一
“報行合一”嚴格實施的背景下,2024年銀保渠道“開門紅”表現如何?從『A智慧保』獲取的行業交流數據上看,銀保渠道下行走勢尚未迎來拐點。
數據顯示,2024年1—3月,同業交流匯總的銀保新單期交保費收入為153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1964億元,同比下降22%。
從重點經營銀保渠道的30家險企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銀保渠道新單期交保費TOP10險企中,僅有2家站上百億門檻,分別是中郵人壽和大家人壽,保費收入分別為232.9億元和106.6億元。再從增速維度看,30家險企中,有多達22家銀保渠道新單期交保費同比下滑。
行業主體上,壽險“老七家”、銀行系險企以及其他重點經營銀保渠道的中小險企,往往對銀保渠道生存冷暖的“感知度”最敏銳,亦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與風向標。
首先,從壽險“老七家”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老七家”銀保渠道新單期交保費收入同比齊降,平均降幅達25%。其中,平安人壽、泰康人壽的銀保渠道新單期交保費收入降幅超30%。
“老七家”銀保新單期交保費增速齊降的背后,一方面與市場熟知的“報行合一”新政沖擊不無關系,而作為行業第一梯隊的“老七家”,往往扮演著帶頭執行、帶頭防范費差損風險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去年同期銀保渠道的較高保費基數,也給今年一季度造成壓力。彼時,低利率的市場環境下,以增額終身壽為代表的儲蓄型保險在銀保渠道走熱大賣,不少險企將銀保渠道視為“穩增長”的主力渠道。
與壽險“老七家”銀保渠道保費普降格局不同的是,今年一季度,銀行系險企在該渠道的經營表現卻呈現分化態勢。十家銀行系險企中,六家險企的銀保渠道新單期交保費收入同比下滑,另外四家則逆勢增長。
具體來看,同比下降的險企中,中銀三星人壽、光大永明人壽的降幅較大,分別達到52%和73%;逆勢增長的險企中,多家合資公司表現不俗,其中農銀人壽、交銀人壽一季度銀保渠道新單期交保費同比分別增長37%和52%,中荷人壽更是同比大增165%。
銀行系險企的銀保渠道增速分化、企穩不一,一定程度上說明著“報行合一”后,各家險企在渠道端的恢復節奏、經營策略并不一致。
譬如,新單期交保費下降的險企中,或許既有主動的降規模策略,也有被動的監管政策影響;反觀逆勢增長的銀行系險企,背后既與一些合資公司本身經營較為穩健,顯露“逆周期”優勢有關,同時也與銀保渠道的戰略重要性難以替代不無關系。
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季度“開門紅”期間,仍有不少中小險企的銀保渠道保持高增長模式,如富德生命人壽、前海人壽、中融人壽,三家公司一季度銀保渠道新單期交保費同比分別增長51%、65%和167%。值得一提的是,這三家險企的償付能力報告已有較長一段時間處于“未披露”狀態,銀保渠道的產品形態尚不得而知,產品對資本金的影響有多大有待進一步觀察。
02
從預熱到執行
嚴監管決心不動搖
對于“報行合一”的執行力度,監管并非說說而已,為了更好地防范費差損風險,引導行業學會算賬經營,自去年8月以來,監管部門已連發三道規范政策,力求讓“報行合一”嚴格落實。
回看2023年8月份,彼時銀保渠道剛剛經受普通型人身險預定利率下調的陣痛,緊接著“報行合一”的洗禮又接踵而至。當年8月22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于規范銀行代理渠道保險產品的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在銀保產品備案時,應按監管規定在產品精算報告中明確說明費用假設、費用結構,并列示傭金上限。應據實列支向銀行支付的傭金費用,傭金等實際費用應與備案材料保持一致,即“報行合一”。
時隔不到兩月,2023年10月9日,金融監管總局又在業內發布的《關于銀保產品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中指出,部分保險公司備案的銀保渠道產品的預定附加費用率,與后續單獨報備的銀保渠道總費用不一致。監管部門將按兩者孰低的原則認定銀保渠道總費用。如保險公司存在“報行不一”,將受到嚴肅處理。
至此,銀保渠道“報行合一”進入了動真格的階段,監管已下定決心整頓銀保“小賬”、手續費無序競爭等行業弊病。從效果上看,2023年10月20日,監管在三季度銀行業保險業數據信息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初步估算,銀保渠道的傭金費率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了約30%左右。
如此嚴監管政策下,市場主體逐步意識到“報行合一”已是大勢所趨,觀望不前、心存幻想是不可能的了。不過,具體到落實層面,此前不少保險公司對“報行合一”的理解和執行仍存在一定偏差,比如落實“報行合一”是總公司還是分支機構的職責、附加費用率的內涵與外延如何理解、回溯分析怎樣開展等。
為此,今年1月19日,金融監管總局向各保險公司下發《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銀行代理渠道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和細化銀保渠道“報行合一”相關要求,從保險公司設計和備案產品、健全內控機制建設、強化監督管理、統籌開展非現場監管和現場檢查等維度,對銀保業務進行全鏈條規范。這也是繼去年8月和10月兩次發文后,監管層再次發文強調銀保渠道的“報行合一”。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通知》還首度明確劃分了保險總公司和分支機構的職責,提出保險總公司應建立健全銀行代理渠道的業務、財務、內控及預算考核機制,確保下屬分支機構有效落實“報行合一”要求。分支機構應按總公司要求嚴格落實“報行合一”工作。
報行合一“一鍵三連”的監管政策,讓一度飛馳狂飆的銀保渠道踩下剎車,險企不得不重新調整對銀保渠道的經營策略,如何更好地把握規模與質量,短期與長期的關系成為新課題。
03
費用降、增速降
可否找到價值路徑?
除了費用外,業務價值也是市場關于銀保渠道探討最多的問題。“有規模無價值”“特別消耗償付能力”是銀保渠道發展的老大難。
要知道,銀保產品的預定利率和結算利率普遍較高,險企投資端的成本疊加過去長期以來費用端的高成本,使得銀保渠道整體的承保利潤也較薄,甚至很多中小險企的銀保渠道是“賠本賺吆喝”。
那么,新的問題也隨之引起議論,“報行合一”后銀保渠道的價值貢獻能否改善?手續費對銀行渠道吸引力降低后,對于險企來說,又該如何探尋新的發展模式?
『A智慧保』注意到,就當前來看,市場主體普遍看好“報行合一”后銀保渠道釋放的長期價值貢獻。以頭部險企為例,在前不久的上市險企業績會上,太平人壽總經理程永紅就指出,“報行合一”政策實施后,銀保渠道為公司帶來了更多貢獻。“目前,銀保新業務價值率已接近30%。而銀保跟個險‘比翼雙飛’的新業務價值率在過去是難以做到的。”
中國人壽副總裁白凱也認為,隨著銀保渠道“報行合一”的推行,使得銀行代理手續費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產品的新業務價值率有一定的提升。
“預計在‘報行合一’的持續引導和規范下,銀保渠道的手續費率水平有望顯著降低,進而推動渠道新業務價值率提升。”對此,國聯證券相關研報也給出如是分析。
事實上,對于銀保渠道的深度調整,很多險企也在基于過去的發展缺陷進行針對性的轉型,譬如在產品端,壓縮躉交提升期交業務占比;主推儲蓄型保險的同時,加大對高價值健康險的補充;理財型產品中,為減輕利差損風險,增強對分紅險、萬能險等銷售力度,降低對利率的敏感性,而且不少公司在銷售規模上也設置了上限。
而在營銷端,近兩年不少險企也開始探索與銀行的深度合作模式,譬如平安的新銀保模式,大家人壽探索“千網千面”策略。以大家人壽為例,該公司通過對各家合作銀行在發展戰略、經營策略、管理模式、考核體系等方面的系統性研究,發現不同銀行的經營特點并針對性地設計經營策略,制定差異化的經營方案。
或許,在銀保渠道率先作出精細化、數字化轉型的險企,面對此波“報行合一”政策的調整會更加從容一些。
綜上來看,對于銀保渠道陣痛期的下行走勢,也許無需太悲觀,一方面,從市場需求來看,低利率的環境疊加銀行中介收入壓力,保險產品依然有較強的資產配置優勢;另一方面,長期來看,執行“報行合一”有助于行業主體更好地管控費用成本,并以此為契機倒逼其探索出更具價值、更有質量的經營模式。
畢竟,銀保帶來的規模效應,給投資端帶來一定的考驗,如何掌握好平衡術是險企目前必須要思考的兩難選擇。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