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銳評
今天,在國內循環大市場的大背景下,新舊動能切換已成常態,而具體到保險業,尤其是壽險業,則正在經歷從粗放式發展到精細化發展的轉型陣痛期——市場逐漸成熟、客戶需求不斷升級、行業監管愈加完善,基于此,行業高速增長不再,價值率岌岌可危,投資端風險加劇等等相互交織,共同鑄就了我國壽險業復業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三國演義》第一回中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如果硬要深究其中道理,不外乎一個“利”字,所謂分有分利,合有合利,分利大則人心思分,合利大則人心思合。古今中外,無不如此。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鼎誠人壽4家股東擬合計轉讓其持有的65%股權。而在此之前則是長城人壽于2021年開始掛牌擬轉讓其70%股權,只是截至目前仍未完成轉讓。
這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在市場下行的周期,保險顯然已不再具有現金奶牛的價值,而在需要精細化發展的時代,保險的專業性則又會成為負累,越來越多“投機者”的撤退或許只是時間問題,但投機者撤出是眾望所歸,也是監管所樂見。不過隨著牌照價值的下行,股轉的難度不言而喻。
如果按照目前市場上流傳的問題公司數量版本來看,未來的股轉或許都很難成為新聞,而賣得出去或許才值得關注。
但必須正視的是,當問題公司或者經營確有困難的公司,必須通過股權轉讓以保護保單持有人利益時,股轉的成功與否則又成為行業系統性風險的一部分。
畢竟,對于靠滾動現金流支撐的行業,如果既不能有效獲取現金流又不能及時獲得股東的資金支持,首先受損的是消費者,最終受損的卻是行業。
當然,目前股轉難的根源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行業下行且合規成本高,不再滿足投資人對現金流的需求,潛在投資人減少;二是希望在低谷期抄底并長期持有保險公司的投資人卻因種種限制條件或公司治理等問題而無緣深入其中。
對此,破題之路或許只有兩條:
一是適當放開持股限制,對問題公司的特殊情形特殊處理。比如,當前部分問題公司并不是沒有增資意愿,尤其是原有股東,盡管未能實現穩定分紅等目標,但基于對公司長期價值的看好,仍嘗試通過多種路徑增持,進而實現控股。
從現實看,這不失為解決問題公司的捷徑,畢竟,問題公司的資金困難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公司治理問題,而困擾公司治理的核心則在于股權的分散。如果可以適當放寬持股限制,將大股東增持審批前置,將公司治理問題交給大股東去解決,不僅可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更有可能一并解決公司治理的老大難問題。
但現實是,公司治理有問題或存在股東舉報等事項的股東增資大多難獲批復,長期看,這不僅不利于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激化矛盾。
二是推動保險公司的并購重組。保險業需要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專業的資本,在前期的牌照爆發期,批量公司股東進入的動機本就不純,一旦進入下行階段,加速退出處理不好就可能演化為風險,在新的投資人觀望時間無法確定的當下,積極推進保險公司的兼并重組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畢竟,成熟的保險公司對保險經營本身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對風險管理也更專業,更有耐心,同業的兼并重組不僅可以減少同業的惡性競爭,且可有效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從歐洲市場的發展路徑看,隨著行業的發展,中小保險公司被兼并重組亦是行業發展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保險公司的股轉之路應是剛剛開啟。未來,考驗的不僅是保險公司的股東和管理層,更是對行業系統性大考。
保險業能不能出現“曉華姐”
現實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財險公司出路何在
舉國關注之下,保險業能答對養老這道題嗎?
從宏觀視角看開門紅發力點
上市險企三季報集體爆紅,分紅險大賣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傷害的到底是誰?
小米車險能否熬過車險“報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養老社區或將迎來黃金二十年
《保險法》修訂猜想
看見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信心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