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人說:雖然經濟分析非常有道理,邏輯自洽,但經濟法分析的對象是完善的市場經濟,而中國的市場經濟并不完善,并且保險是一個金融管制行業,不能用市場經濟理論來解釋。
但經濟學家雷德福在《戰俘里的經濟組織》一文給我們講述了經濟規律如何在戰俘營里起作用的案例,自然我們也可以嘗試著用市場規律來觀察產險行業。
一、車險投保難的形成原因:
特別是目前風口浪尖上的高風險車型的拒保問題。我們因為分析缺乏市場思維和市場機制過度缺位,造成行業中長短期各類矛盾在這個階段爆發,主要有:
一是剛需產品與價格管制之間的矛盾
幾年前在北京,大家普遍打不到車。有人說是車不夠,實際上北京的出租車有六萬多輛,打不到出租車,不是車不夠,而是出租車的價格不到位。
與此同時,據說北京的總統套房不超過一百間,但是沒有人抱怨北京的總統套房訂不到。我們說豪華跑車、蒂芙尼的鉆石很稀缺,但他們從來不短缺,偶有缺貨,也只是暫時的,不會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人們只要把錢放下,就可以帶它回家。
所以,只要根據價格進行分配,就不會出現短缺,更何況,我們一直說國內的車險公司過多呢。
車險剛需性非常強,保險公司盡管是商業機構,仍然是具有公共事業屬性的機構。改革開放多年來,社會提供了琳瑯滿目的產品,但是在商業經濟如此繁榮的今天,這么多的車子要“裸奔”,應該引起行業的思考。
進行供給側改革,短期內可以考慮自主系數的調整,有業內人士稱目前自主系數1.5的天花板是不是可以打開來,高風險就用高保費承保。
這應該是一個選項,這樣就會出現多家公司來競爭高風險車型業務,然后會有公司通過理賠手段、技術手段和承保手段降低賠付率,提高自己的競爭力。
二是市場主體不成熟,穩定與發展之間的矛盾
打開自主系數上限,這些假設都是建立在市場主體是理性的、公司管理是完善的、保險經營是長期主義等等完美的前提下的,如果不是,那依然可能出現兩種情況:要么是無序競爭,導致金融風險劇增,要么是民眾為臃腫的官僚機構買單,保險成本變大且服務體驗變差。
當然,前提不會是與生俱來的,市場規則也不會在這個領域失靈,本輪開啟的車險綜合改革將發揮優勝劣汰規則,在目前體制內把這些前提變成可能。
可是市場是動態變化的,今天的人們很難想象十多年前關于是否允許民營資本進入快遞業的爭論和交鋒。未來在保險行業,更加開放的格局,更加多元的主體,會促進市場化的過程,所以即便是在金融領域,也需要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
三是保險公司管理體制與行業發展要求之間的矛盾
市場化的表現不只是在公司環境,更是在公司內部。舉例來說,同樣是南方市場十噸以上的大貨車,有些公司通過業務篩選和理賠管理,綜改后賠付率可以做到50%以下,低于家用車賠付率,而有些公司則談虎色變。
目前看來,拒保面有所擴大,并不是說這些業務都不能做,或者說不是沒有公司和人才能做出效益,而是目前的特殊階段,傳統的考核方式,上下間的管理并不是以市場為標準的,涉及到人事上的種種不為外人道的微妙,很多人選擇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四是車險定價粗放和風險管理精細要求之間的矛盾
違規拒保交強險,有部分原因是交強險費率不科學。業內很多人呼吁交強險要進行率改革,比如區域和車型之間拉開差異,風險對等,但一直沒有實施。他們可以理解的是權限和程序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在目前變得非常迫切了。.
商業險費率方面,市場人士關注自主系數,但是實際上,高風險被拒保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基礎保費偏低。以某區域數據為例,賠付率最高的一檔車型(包括營業與非營業),以1.2的自主系數承保,預估賠付率達110%左右,而目前市場拒保的高風險車,賠付率更高,當前的基礎保費的費率已無法覆蓋風險。
這次改革的一個遺憾是商業險基礎費率倒掛問題比較突出,高風險車基礎費率低,低風險車基礎費率高。
當前國內產險經營車險主要依托數據科技公司的大數據和技術做客戶篩選和風險控制,包括光博在內的四大公司。產險行業應擁抱大數據時代,提高精算水平。
五是市場秩序管理和行業生態之間的矛盾
我們可以退一步講,現在的市場容量是真的容不下所謂的垃圾業務了嗎?實際上在很多區域我們發現綜合改革后,行業綜合成本并沒有劇增,只是結構發生變化,中小公司上升幅度較大,大公司略有上升,如果考慮到捆綁的駕意險的因素,大公司車險實際成本并沒有顯著上升。也就是行業在承受改革之痛的時候,有些公司正在享受改革的紅利。
再者,目前的存量成本是不是還有優化的空間呢?嚴格執行“報行合一”,對于降低存量成本固然有顯著的作用,但是長期上來看,更不能忽略運營成本和理賠成本的管控,比如要介入汽車行業產業游,降低配件成本,提高談判能力,至少目前來看新能源車的困境極需這么處理。
再者,要培育健康的中介市場,一味地擠壓中介的空間,或者以頭部公司的直銷模式為行業藍本,并不能根本上優化行業的成本,并且有可能會存在機構臃腫,人浮于事的現象。
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推動資源優化配置,倒逼主體公司降本增效,才可能根本上解決行業成本的問題
以行業決策者的能力,在設計改革方案時肯定充分考慮了行業的整體承壓能力,因此目前造成的拒保現狀可能是執行上的偏差。
主要是各地行業在改革初期,過度關注所謂的市場秩序這一久治未愈的痼疾,使用了一些非常規的簡單粗暴的管理手段,比如限速等等。這些方法對于穩定市場有很大的作用,但無疑也破壞了行業生態,導致頭部公司過于關注品質經營,在優質市場業務搶占市場,放棄傳統劣質業務,而中小公司又沒有經驗和能力運營這些業務,從而使得市場的容量變小。
這與行業責任或社會責任無關,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公司亦是如此,畢竟在限量的情況下,誰不愿自己的優質業務占比更高呢。
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我們規范市場秩序的種種做法,一放就亂,一抓就死。更應該提高管理能力,避免傷害市場活力。
二、車險投保難問題的的解決建議
短期內,可打開自主系數的上限,單獨考核高風險車型的市場增速;
中期內,進行交強險和商業車險的改革,交強險實現車型和區域的差異化,商業險低風險車型控制定價均值上限,打開下限,商業險高風險車型控制定價均值下限,打開上限。
長期來看,一是推動產品創新,盡早實現UBI產品的區域試點,引進數據科技公司,放開定價以推動車險發展,另外則需要打開格局,開放市場準入,在守住底線的同時,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
市場參與者和市場觀察者都有各自的立場和角度,但應該都對行業決策者解決這一問題有足夠的信心。
現實中常常陷入這樣的困境:我知道這樣做不對,但要改掉這個習慣,需要考慮更多的問題,車險改革也是這樣。
如何在勇氣和耐心之間,在大膽和沉著之間進行合理的拿捏,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攜程的車行保障服務到底是不是車險呀?
往往沒想到,財險公司流行的團建居然是……
對于財險業務員來說,區分車險非車險沒有任何意義
“老三家”賺得盆滿缽滿,“車險限速”幫了大忙
“砍掉”基層機構的大腦,對中小財險公司來說是明智的嗎?
財險行業:不怕公司規模小,就怕公司太官僚
EA門店能拯救中小公司車險嗎?
在銷售物業管理責任險時,業務員要注意這個細節
為了躲避“垃圾”車險業務,財險公司閉門謝客
唉!鉆保險空子賺錢的人不少呀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