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6年的水滴公司,在資本市場已走過第二個完整財年。近日,水滴公司發布了2023年財報。
年報顯示,自2022年扭虧后,水滴公司在2023年繼續保持盈利,全年實現營收26.31億元,歸母凈利潤1.67億元。不過,營收較上一年下降6.1%,歸母凈利潤同比“縮水”72.53%。究其原因,有收購深藍保的過億成本等短期因素拉高營業支出,而中長期的業績引擎“續航力”仍受考驗。
在目前水滴公司的三大核心業務板塊,“拉大車”的依然是水滴保,其近年發展思路是通過豐富產品供給和更優質的服務來提升復購率、續保率,這也是水滴公司深耕存量客戶的體現。水滴保多項指標2023年表現不俗,不過全年經營利潤5.28億元,同比下降48%,也直接拉低了集團凈利潤規模。
另兩大業務中,最讓廣大消費者熟悉的、市場“觸角產品”水滴籌,2023年仍處于非盈利狀態,不過虧損收窄。于2022年6月成立的新業務板塊翼帆醫藥,定位是招募符合臨床試驗標準的患者,幫助藥企進行新藥研究。經營僅一年半,2023年營收就已破億,勢頭迅猛,但呈“增收不增利”,且面臨競爭突圍難題和潛在的諸多風險。
01
從拓展增量到深耕存量
水滴保繼續“拉大車”
說到水滴公司,可能很多消費者更熟悉的是它的“觸角產品”水滴籌,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發揮“救急難”作用,幫助陷入困境的大病患者及家庭。自2016年上線至2023年底,累計有約4.5億用戶通過水滴籌向超過310萬名患者捐贈626億元。
與百億捐贈額形成對比的一組數據是,水滴籌自上線以來從未盈利,2023年仍為虧損狀態,營業利潤為-2.46億元。不過在2022年4月開始收取一定比例眾籌服務費后,2023年眾籌服務費達1.627億元,同比增長4.4%,也帶動2023年虧損小幅收窄。
眾籌服務費一度引發爭議,“水滴籌不是公益組織”,公司方面對此回應稱。面對用戶聲音,同時為構建良性行業生態,2023年10月,水滴籌面向社會招募“平臺監督員”,邀請更多公眾參與業務規則研討及資金審核,對籌款全流程進行監督。
在早期階段,水滴籌對公司更大的作用,是為賺錢的業務水滴保引流。在2018年,水滴保85.1%的首年保費是通過水滴籌和水滴互助的流量轉化,其中水滴籌占46.5%。而后水滴公司轉為深耕存量客戶,到2019年流量結構就已改寫,來自第三方流量渠道、自然流量和復購的比例快速提升,分別占34.8%、29.8%,替代了水滴籌和水滴互助。值得一提的是,在監管整肅下,包括水滴互助在內的網絡互助平臺,近年先后行至終局,水滴互助也退出水滴公司昔日的三大業務之列。
承擔公司主要營收壓力的水滴保,一直通過豐富產品供給以提升復購率與續保率。截至2023年底,水滴平臺向客戶提供了1357款保險產品,較2022年增加582款,增幅達42.89%;第四季度水滴保續保率超過95%。
從全年表現看,保險業務2023年實現首年規模保費達71.09億元,全年收入23.4億元,對水滴公司整體營收的貢獻比達88.9%;全年營業利潤5.28億元,是目前公司全部盈利來源。不過縱向對比,受保險經紀收入減少等因素影響,水滴保全年營收同比下降了8.5%,營業利潤同比更是大降48%,這直接拉低了公司全年營收和凈利潤表現。
02
翼帆醫藥一年半收入破億
目前尚“增收不增利”
水滴互助關停后,2022年6月,翼帆醫藥成立,水滴公司三大業務“鼎力”的格局再次形成。
定位于“招募符合臨床試驗標準的患者,幫助藥企進行新藥研究”的這一新業務,是水滴公司切入醫療行業的一個嘗試,能鏈接水滴公司的大病患者群體與藥企資源,在幫助大病患者“找錢、找醫、找藥”方面更進一步。在市場巨大缺口下,該業務快速展現出增長潛力。
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水滴公司累計招募超過6900名患者,參與超890個臨床試驗項目;2023年第四季度,翼帆醫藥與167家藥企和CRO(新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合作,環比增加32家。通過為客戶成功匹配合格合適的患者進行臨床試驗入組,水滴公司可獲得“數字臨床試驗解決方案收入”。2023年,水滴公司“數字化臨床試驗解決方案”收入1.005億元,較2022年的5950萬元大幅增長69%,而2021年,該項收入僅為60萬元。
因此,翼帆醫藥也被很多人視為水滴公司的第二增長引擎。不過目前,翼帆醫藥尚“增收不增利”。年報顯示,主要包括“數字化臨床試驗解決方案等新舉措”的其他業務營業利潤為-1.55億元,比2022年的1.9億元虧損明顯收窄,但和水滴籌一樣仍是公司業績“拖累項”。
不僅如此,水滴公司還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有機構統計,我國CRO市場規模在2022年已近千億,CRO幫助藥企提升新藥研究效率的能力有目共睹,大多數藥企與CRO合作的意愿也越來越強。但這些藥企更傾向于和龍頭企業進行合作,因為龍頭企業在行業里地位穩固,業務綜合性較強,且服務內容也更加全面。水滴進入醫藥領域的時間不長,雖然和很多機構展開了戰略性合作,但和藥企原有營銷渠道的競爭仍存在不小的挑戰。
另一方面,臨床試驗本身具有高風險性,受試者的權益保護一直是藥物臨床試驗的關注要點。臨床試驗的黑灰產也曾被曝光,由于試驗非常漫長,從藥物研發到上市往往需要3—5年甚至10年以上,費用更是從幾百萬到上億元不等,曾有藥廠為縮短流程、盡快上市,伙同醫生或CRO公司造假。試驗的申辦方和研究機構需警惕和規避這些風險,保護受試者安全。
03
收購深藍保增強線下力量
過億成本拉高營業支出
從以上舉措不難看出水滴公司深耕客戶的思路,為提升服務體驗,公司還不斷加強科技創新。
水滴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鵬在2023年年報中談到AI方面的進展。由水滴公司自研的“水滴水守大模型”已經內測使用,可以為保險經紀人和用戶給出更專業、準確、易于理解的建議。截至目前,水滴公司已累計申請大模型相關專利10余項。
此外,水滴保持續探索“線上效率+線下深度”結合的運營模式,助力業務可持續增長。截至2022年底,水滴保線下經紀業務區域已覆蓋北京、上海等11省市。2023年,水滴公司啟動對深藍保主體公司“深圳存真求實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購,第一階段交割56%股權已于2023年6月完成,第二階段交割4%的股權,在第一次交割后六個月內完成,剩余的40%將在三年內完成。
年報顯示,2023年水滴公司營業成本同比增長17.3%,主要支出項就包括合并深藍寶、眾籌顧問團隊成本等。
不過這筆投入的長期回報可期。業界分析認為,在個險渠道式微下,近年不少專業中介都加速招兵買馬,承接中小險企無處安放的長險銷售需求。而近年持續構建“醫藥險”生態、著力布局線下隊伍的水滴公司,通過此次收購,可繼續提升長險銷售能力,提升客戶黏性與客單價,提升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
盡管2023年水滴公司盈利收窄,不過2022、2023年共連續8個季度的盈利,使公司保持充足的現金儲備,截至2023年底,水滴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合計為33.93億元,環比增長8.1%。在水滴公司業績公布后,高盛最新研究報告稱,這一規模的現金儲備為水滴公司業務穩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可支撐公司面向未來增長進行長期規劃布局。
“長期來看,水滴公司需要調整產品組合,發力重心向長期產品轉變,以保持可持續的利潤增長。”高盛報告還稱,在股票回購方面,從2021年9月宣布啟動股票回購計劃以來,截至2024年2月末,水滴公司累計斥資約8880萬美元,從公開市場回購約3970萬股ADS(美國存托股票)。這將使投資者更加關注水滴公司過去兩年來充裕的現金儲備和穩定的現金流入。
高盛最新研究報告維持水滴公司“買入”評級,并給予水滴公司未來12個月內的目標價2.4美元,這比截至美東時間3月28日收盤,水滴公司1.29美元的股價高出約一倍。
周評|從“雙11”到保險“開門紅”,正在告別“大進大出”式消費
保險業多位高管失聯,找尋背后的那些蛛絲馬跡!
玖亓周評|10萬億化債!財政刺激救短期,最終化債靠發展
時隔三年半,水滴擬赴港再上市!內情主導,還是外因倒逼?
探求專業養老險公司致力成為經營第三支柱“頭部”的方法論
三季度被股市“甜”到的險資,最近盯上哪些新“標的”?
玖亓周評|險企三季報的“高光”和波動
五大上市險企盈利暴增!“規模+盈利”能否可持續,半喜半憂!
玖亓周評|從比亞迪到小米,新能源車險會“變天”嗎?
小米入局北京法巴天星財險:折射國家態度、外資雄心、中資戰略!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