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瑩
編輯:李亞
來源:險企高參
又有兩家中小險企選擇不贖回資本補充債券!
近期,珠江人壽和百年人壽紛紛發布公告,將對2019年發行的相關資本補充債券不進行贖回。在當前利率下行的環境下,發債融資成本降低,大部分險企會選擇贖回債券,再發新債。而選擇不贖回債券的,大多數是受困于經營壓力和償付能力水平較低。
回顧以往保險債未贖回的情況,百年人壽、珠江人壽、信泰人壽等中小險企,均面臨因資金不足導致的償付能力持續下降而選擇不贖回;天安人壽、天安財險、華夏人壽因償付能力低于監管標準,被原銀保監會接管。
近年來,隨著“償二代二期”的施行導致行業償付能力整體下行,險企近年紛紛通過資本補充債或永續債“補血”,其中不乏包括太平人壽、建信人壽、農銀人壽、光大永明人壽等多家險企。
償付能力不達標,
兩家險企不贖回資本補充債券
2月26日,珠江人壽發布公告稱,對其2019年第一期資本補充債券“19珠江人壽01”不行使債券贖回選擇權,未贖回部分債券利率為7.25%。該部分債券規模18億元,于2019年3月26日發行,期限為5+5年,前5年利率為6.25%。
據悉,珠江人壽2019年共發行總額31.5億元的資本補充債券,為分三次債券。除上述不贖回的第一期外,第二期“19珠江人壽02”于當年6月21日發行,規模8.25億元;第三期“19珠江人壽03”于當年9月24日發行,規模5億元。這兩期債券臨近滿5年時,也將面臨贖回選擇權行使與否。
此前,2月23日,百年人壽同樣發布公告,對2019年發行的20億元資本補充債券不行使贖回權,未贖回部分債券利率為7.25%,也跳升100個基點。
國信證券分析師孔祥認為,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是保險公司不贖回債券的直接原因。根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保險公司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定,保險公司發行的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贖回后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的,不能贖回;支付利息后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的,當期利息支付義務應當取消。
目前,監管對于險企償付能力充足率的標準分別為: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風險綜合評級在B及以上(含)。
相較于其他險企目前均已陸續發布2023年第4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百年人壽和珠江人壽則是尚無動靜?!峨U企高參》梳理發現,百年人壽已連續3個季度未按時披露償付能力報告,珠江人壽最新一期還是在2021年四季度末,尚未公開披露2022年一至四季度及2023年一至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根據百年人壽2023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2023年第一季度百年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64.43%,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2.59%,前兩期風險綜合評級為C。另從珠江人壽最新一期償付能力報告來看,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珠江人壽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52.02%、104.04%,接近監管紅線,且風險綜合評級為C類。
盡管上述兩家險企償付能力充足率尚在監管標準內,但風險綜合評級略低于監管標準。另據業內人士推測,贖回后其償付能力將會下降,并低于監管標準。
多家機構將面抉擇,
“償二代二期”影響下險企發力“補血”
險企在有權利贖回債券時選擇不贖回,事實上并不罕見?;仡櫄v史上保險債未贖回的情況,其發行主體一般分為兩類:經營狀況不佳導致的償付能力下滑的保險公司、被監管接管的保險公司。
其中,百年人壽、珠江人壽、信泰人壽等中小險企,均面臨因資金不足導致的償付能力持續下降而選擇不贖回;天安人壽、天安財險、華夏人壽因償付能力低于監管標準,被原銀保監會接管。
《險企高參》發現,除上述幾家險企外,今年保險行業還有7筆信用債面臨贖回,當中不乏包括中國人壽、平安產險、中英人壽、泰康養老、太平財險……其中,中國人壽已宣布將于3月22日全額贖回“19中國人壽”;珠江人壽另有2筆資本補充債面臨贖回選擇權行使與否,發行規模共計13.5億元。
近年來,由于“償二代二期”的施行導致行業償付能力整體下行,險企近年紛紛通過資本補充債或永續債“補血”。
2023年11月,新華保險發布公告稱已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總額100億元的資本補充債券,債券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本公司資本,增強償付能力,為本公司的良性經營創造條件。
此外,包括太平人壽、建信人壽、農銀人壽、光大永明人壽等多家險企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事項也在2023年獲批。
相較于頭部險企,中小險企在負債成本、渠道優勢、客戶群體、品牌效應等方面存在諸多短板。國信證券分析師孔祥在研報中指出,隨著負債端競爭加劇疊加資產端投資收益下行,部分中小險企風險開始暴露,資本補充需求提升。在此背景之下,部分中小險企償付能力持續承壓,或接近監管“紅線”,進而導致其保險債具有一定的“不贖回”風險。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保險人春節朋友圈“營業”指南|春節特別策劃
保險人的春節“職業病”|春節特別策劃
重磅!新增保費30%投資A股,千億資金或將入市;推動中長期險資入市方案出爐,保司接下來怎么干?…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