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市場艱難,高管變動越頻繁。有時是不得已而為之,有時也會在集團內部調配,希望走出一條“活路”。
近期,恒安標準人壽與渤海財險的大股東天津泰達國際控股就大膽地走了這樣一條路:恒安標準人壽原總經理赴任渤海財險董事長。其中,個中細節還需細說。
從渤海財險來說,一方面風險綜合評級連續多個季度不達標,另一方面還對增資引戰翹首以盼。這家總部設在渤海之濱天津的全國性財險公司,正在變,也需要變。
2月27日,渤海財險發布公告稱,根據公司第五屆董事會2023年第七次會議(臨時)決議,選舉劉振宇為公司董事長,且該任職資格已于2月初獲得監管批準,劉振宇成為渤海財險第五任董事長。
需要說明的是,與上一任董事長不同,劉振宇曾有十幾年的壽險從業經歷,并且擔任的是天津泰達旗下恒安標準人壽總經理這一重要職務。與此同時,他還有一段投資經歷。
如今,從壽險到財險,這位深諳壽險經營的新晉“當家人”,將如何帶領渤海財險扭轉頹勢、繼續前行,令人頗為關注。
“70后” 劉振宇接棒
挑渤海財險大梁
劉振宇,1972年11月出生,曾就讀于天津師范大學和南開大學,獲天津師范大學法學學士學位、南開大學金融學碩士學位和世界經濟學博士學位。回看劉振宇的工作履歷,具有較為豐富的壽險從業經驗。
資料顯示,2003年12月,劉振宇出任恒安標準人壽董事,當年恒安標準人壽剛剛成立,其可謂創建公司的元老。2011年4月26日至6月19日期間,劉振宇擔任恒安標準人壽代理總經理,2011年6月20日順利轉正,升任總經理,直到2023年9月26日,有12年之多。期間,他還兼任過恒安標準人壽(亞洲)有限公司董事長。
另外,從劉振宇的履歷來看,他還曾擔任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投資公司法律顧問、項目經理,天津泰達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部副部長,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副經理、經理,天津市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等職務。
談及劉振宇空降渤海財險擔任董事長一職,并不突然。
據天眼查顯示,2023年8月底,天津泰達國際控股(集團)發生人員變動,劉振宇加入,隨后劉振宇成為天津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新一任黨委書記、董事長,這也意味著時任渤海財險董事長的莊啟飛已經卸任天津泰達國際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從渤海財險來看,天津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提名劉振宇成為渤海財險新一任董事長。
此外,『A智慧保』發現,莊啟飛在離開天津泰達與渤海財險后,現已加入上海百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該公司董事。同時,在2023年11月底,莊啟飛成為百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歷經恒安標準跌宕期
受命帶領交出亮眼答卷
從劉振宇的工作履歷看,他曾經在壽險領域有所建樹,帶領恒安標準人壽業務發展的12年中,走了一條“小而美”的穩健發展道路。
行業人士所熟知的是,恒安標準人壽創立的第二個五年里,經歷了一些波折,擴容不利、引戰受挫,一時間扭轉經營局勢遇阻。2011年前后開始了高層調整,可以說,劉振宇算得上臨危受命,并于2011年6月正式擔任恒安標準人壽總經理一職。
據悉,自劉振宇上任恒安標準人壽總經理后,他就提出了“立足能力建設,尋求重點突破,盤活既有資源,創新助力發展”的24字方針,致力于帶領恒安標準人壽建立起提供優質服務和供給能力。另外,他堅持發展保障和長期儲蓄產品,堅持續期拉動,將個險定義為主力渠道,將長險定義為核心業務,立足長期穩健經營。
從那時起,恒安標準人壽曾經主推的“職員制”也鮮有提及,曾經積極推動的引戰改制也放下了。
2011年劉振宇上任當年,恒安標準人壽經歷了中外資股東雙方的等比例增資三輪增資,注冊資本由16.52億元先后增至17.12億元、17.87億元、20.62億元。截至2011年年底,恒安標準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升至185%。2012年,恒安標準人壽的增資步伐并沒有停止,這一年增資3.2億元,注冊資本增至23.82億元,當時償付能力充足率進一步提高到211%。目前,恒安標準人壽注冊資本金為40.46億元。
戰略轉型之下,恒安標準人壽經歷了三年的陣痛調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1—2013年,恒安標準人壽分別虧損2.05億元、1.56億元、1.3億元,自2014年扭虧為盈后,至今已連續九年實現盈利。從業務規模看,截至2023年年底,恒安標準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達105.08億元,較2011年增長了9倍多。
2023年9月底,恒安標準人壽官網曾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會議決定,任命吳愛軍為公司總經理(執行董事),任職資格獲批前,吳愛軍擔任公司臨時負責人。吳愛軍目前擔任公司第二營銷管理部總經理、天津分公司總經理。
由壽險轉戰財險
直面三大挑戰
劉振宇曾這樣表示,“越抱著短期心態,越容易吃虧;越抱著長期心態,越耐得住寂寞,越有超額回報”。與其說是順應壽險規律、堅信長期主義,倒不如說是一種人生態度。無論如何,這種態度令其帶領著恒安標準人壽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路。
如今,從壽險到財險,于劉振宇而言,都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是新的挑戰。
劉振宇延續了以往的慣例,既是大股東的掌門人,又親自掛帥兼任渤海財險董事長,這也體現了力爭經營好財險的信心和決心。
現在,從渤海財險的經營狀況來看,劉振宇至少面臨三大挑戰。
首先,從償付能力看,渤海財險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償付能力不達標。資料顯示,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渤海財險的風險綜合評級始終為C。尤其是在“償二代二期”實施后,渤海財險向監管申請了償付能力過渡期。目前來看,渤海財險的償付能力并沒有明顯改觀。在2024年1月中旬發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渤海財險稱,償付能力充足率依舊處于較低水平。
因此,為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提高資本使用效率,渤海財險一方面制定了與戰略發展規劃相適應的資本規劃,積極推進資本補充工作,建立長效資本補充機制。另一方面持續優化業務結構,加強承保管控和資源匹配能力建設,加快出清虧損業務,嚴控產品線直接成本率和非銷售成本等,提升資本內生動力。
上任之后,劉振宇能否讓渤海財險扭轉這種局面,仍待關注。
其次,說到增資一事,2022年渤海財險曾在天津產權交易所掛出增資公告表示,擬通過引進意向投資者來增加資本,增資數額視募集情況而定,最高增資額為21億元,對應的持股比例不超過51.55%,且原股東不參與。
不過,截至目前,這一引戰增資仍未有結果。而這一重任,也將交到“新掌門人”身上。
再次,在業務方面,成立于2005年的渤海財險迎來第19個發展年頭,但發展并不穩定,業務結構并不均衡。從業務規模看,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末,其保險業務收入為35.5億元;從業務結構看,其車險業務占比較高,以2022年為例,其車險保費占比達到約81.4%;從盈利方面看并不穩定,例如2015—2022年,其凈利潤分別為1.05億元、-0.18億元、-1.94億元、-1.12億元、-3.57億元、0.08億元、-3.5億元、0.34億元,2023年凈利潤為0.47億元。
渤海財險包括董事會和管理層,未來面臨的挑戰遠不止這些。渤海財險在2023年償付能力報告中對已經采取或擬采取的改進措施進行了介紹,例如對風險綜合評級失分項自查自糾;加快推進業務結構轉型,優化經營管理質效;加強理賠管控,持續完善系統功能等。
其中,在加快推進業務結構轉型,優化經營管理質效方面,下一步要提升效益業務占比,堅決執行砍虧調整方案,推動業務成本優化等等。
“唯有制度創新,才能煥發不竭動力,調動更多人的積極性,把工作不斷推向新的高潮”, 劉振宇曾這樣表示。如今,從壽險轉戰財險,如何再次拾階而上,劉振宇勢必再次接受考驗。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