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銳評
人生,終究是一場歸途。
從呱呱墜地到離開人世,直至終了,才發現萬事皆空。
當然,這個“空”是佛教徒所追尋的,與道家的“無”,頗為神似,都是精神層面的自我渡化之旅,皆為“出世”。表述各異,但殊途同歸。
不過,作為虔誠的馬列主義信仰者,我更相信“有”。古代先賢首推儒家,其始終倡導“有”,或者說“入世”,當然,馬列主義亦是如此,它們都著重于對客觀世界、人、事物的解釋、說明和理解。
如是而言,作為普通人,我們當然不可能跳脫出現實世界的干擾而一味地去追尋內心的寧靜,即便如王陽明先生,亦難以躲開世俗的紛紛擾擾。
換言之,客觀世界與內心世界相互左右,每個普通人都很難跳脫出物質世界去談精神的豐盈,亦難以僅僅依靠內心的豐盈而換取豐厚的物質生活。
反射到現實世界,則是人生不同階段的不同追求。
從入學之日起,普通人的人生便開啟了被物質世界所左右的極限模式,考試、升學、就業、職場升遷、收入薄厚、子女教育、父母照護……
在這場沒有預演的人生旅程中,年齡裹挾著每一個人匆匆向前,停不下亦不敢停。
匆匆60年,任何一種心境的調適方式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應對當下的物質焦慮。直至退休,人生方才告一段落。
在傳統多子多福的宗族觀念下,養老本不是問題,畢竟“養兒防老”的宣貫,仍言猶在耳。
在今天,養老之所以成為問題,當然與人口結構、社會結構的變化息息相關。概而言之,少子化、老齡化以及與之同步的大環境,才使得養老才成為最急迫的大問題。
年前,『保契』刊發過一篇隨筆《養老社區,不歸路》,以日本觀察者觀察結論為視角暢想了我國未來的養老路徑,結論是居家養老是主流,也就是說傳統意義上的9073并不會因為個別企業、個別行業的崛起或引導而改變。
普世的才是普適的。
春節期間,在有限的范圍內觀察了一些群體的未來養老路徑規劃,從偽中產到真中產,從小干部到真正獲取到時代紅利的實權干部,對于未來的養老基本呈現出三級分化的趨勢:
一類是經濟實力足夠優渥的人群,其將在或已在更寬廣的世界中,享受全球化的養老福利;
另一類是正在觀察或已經鎖定養老社區的中產人群,但這一群體卻是內心波動最大的群體,猶豫的天平正在向不確定性轉移。
最大的一類群體當然是偽中產,都已或多或少地在為未來的居家養老做準備,臨近子女的一套單獨住房則成為共同的訴求。換言之,在他們身上,仍可明顯觀察到“養兒防老”傳統價值觀念的傳承。
當然,養老社區的價值從來都不應該被忽視。畢竟,對于規模龐大的老齡化群體而言,各式各樣的需求都應被關注,只是,“養老社區”的定義和外延則可能會成為最具爭議的話題。
在互助式養老的試驗田不斷壯大的當下,寺廟養老等新興群體養老模式亦日漸成為社會關注焦點。
人均壽命高、癌癥等重疾幾乎鮮有發生……
在被公開報道的寺廟養老案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再加之早中晚課中不斷地凈化心靈,讓養老成為一種修行,而虔誠的居士(志愿者)照護則從根本上杜絕了靠提高工資來留住護理人才的瓶頸問題。背后原因在于,在佛家,居士們是相信因果的大善人,辱罵毆打被照護者的情形幾乎不可能發生,畢竟,三世輪回的觀念已深入其心。
也正是基于此,養老照護中的道德問題一旦與信仰相關聯便迎刃而解了。
老齡化社會催生著諸多關聯業態的蓬勃發展,亦使得養老模式本身愈發百花齊放。在不斷被拉長的時間周期里,孰優孰劣已難以一家之言來定義,隨著人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自己的養老問題,更加理性、客觀且符合自身實際的養老模式將重新占優勢。
養老,這一極具個性化的需求,服務可以標準化,但模式卻越來越難以標準化。從這個視角出發,養老周邊服務或才是未來的真正主流。
保險業能不能出現“曉華姐”
現實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財險公司出路何在
舉國關注之下,保險業能答對養老這道題嗎?
從宏觀視角看開門紅發力點
上市險企三季報集體爆紅,分紅險大賣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傷害的到底是誰?
小米車險能否熬過車險“報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養老社區或將迎來黃金二十年
《保險法》修訂猜想
看見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信心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