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瑩
編輯:李亞
來源:險企高參
多年前,上海富商劉益謙和妻子王薇以10.84億元的高價拍下莫迪利安尼《側臥的裸女》畫作,一時間受到業界廣泛關注。
近年來,劉益謙開始“拋售”他和妻子王薇所持有的部分藝術品。外界看來,劉益謙此次拋售藝術品屬于割肉離場。2023年,劉益謙掌控的天茂集團凈利虧損,其旗下保險公司——國華人壽面臨的財務危機也在逐漸顯露。
2023年前三季度,國華人壽的保費收入達到了356.3億元,同比增長16.49%。然而,三季度凈虧損高達5.52億元,與過去的輝煌相比形成鮮明對比。此外,財務數據顯示,國華人壽凈利潤已經連續四年下滑。2019年-2022年,國華人壽凈利潤分別為22.16億元、11.1億元、8.49億元、4.84億元。
上海富商劉益謙接連“拋售”資產
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天茂集團董事長、新理益集團執行董事、國華人壽董事長、同時也是知名藝術品收藏家的劉益謙開始“拋售”他和妻子王薇所持有的部分藝術品。
其中,去年8月底,在香港蘇富比2023年秋拍呈現“龍途:劉益謙與王薇伉儷收藏精選”專場,有近40件世界級收藏品以7.45億至10.46億港元的估價上拍。在10月蘇富比香港秋拍上,拍賣價最高的莫迪利亞尼肖像畫作為領銜拍品,以2.73億港元成交,相比其在2015年購入時跌去近1億港元;最終成交的29件藏品僅拍出7000萬美元,遠低于蘇富比起初9440萬美元的預估額。
在外界看來,劉益謙此次拋售藝術品屬于割肉離場,其“錢緊”的風聲也彌漫開來。
1月29日,天茂集團發布2023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3年營業收入480億元–50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5億元–6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虧損4.9億元–5.9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為虧損0.10元/股–0.12元。
天茂集團表示,2023年受750日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曲線下行因素影響,公司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增加計提準備金,同時受經濟周期因素影響,2023年國華人壽投資收益有所減少。
國華人壽凈利連續四年虧損,
退保率激增高達14%
與劉益謙本人一樣,由其創立的國華人壽一度以敏銳的投資眼光和大膽的決策而備受矚目。
國華人壽成立于2007年,法人、董事長為劉益謙。2016年,劉益謙通過天茂集團持有國華人壽24.72億股股權,占總份額的51%,成為其控股股東。
除天茂集團外,國華人壽其他6家股東分別為:寧波凱益合貿易有限公司、寧波博永倫科技有限公司、寧波漢晟信投資有限公司、湖北宏泰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市江岸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分別持有國華人壽15.05%、13.91%、9.46%、9.21%、1.14%及0.23%的股權。
盡管股東背景雄厚,然而,近年來國華人壽面臨的財務危機逐漸顯露,凈利潤連續下滑。
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3年三季度國華人壽的保費收入達到了356.3億元,同比增長16.49%。然而,這一亮眼的數字掩蓋不了公司連續凈利潤下滑的現實,三季度凈虧損高達5.52億元,與過去的輝煌相比形成鮮明對比。
回溯以往財務數據,從2014年開始國華人壽開始進入盈利期。2014年-2019年期間,凈利潤分別為14.26億元、16.48億元、16.53億元、27.33億元、20.55億元、22.16億元。
但2020年國華人壽凈利潤開始下跌,當年實現凈利潤腰斬至11.1億元。隨后2021年、2022年繼續滑坡,分別為8.49億元、4.84億元。
退保問題成為國華人壽面臨的突出風險之一。公司的退保問題導致了巨額的退保金支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盈利能力。2020年,國華人壽的退保率為8.59%,2021年、2022年,國華人壽的退保率激增,分別為13.81%和13.29%。其中,銀保渠道高比例的收入是導致退保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公司的銀保渠道中存在貸款單和亂象,客戶在購買后發現產品與自身需求不匹配,選擇退保的情況屢見不鮮。
償付能力低于行業,
四個季度未披風險評級情況
業內人士認為,償付能力下滑也是影響其業績的一大重要因素。
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國華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86.93%、135.52%,兩項數據在上一季度分別為92.01%、138.65%,且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不可否認的是,與2023年上半年相比,國華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水平略有下降。
償付能力是檢驗保險企業風險抵御能力的重要指標。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每承擔一份保單,都將增加一筆賠償風險。險企的償付能力越高,無法賠付的風險越小。可見,償付能力與投保人的后續賠付息息相關。
按照《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達標須同時符合三大條件:一是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二是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三是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
《險企高參》發現,自2022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起,國華人壽已經連續四個報告期未披露當前的償付能力風險評級情況,僅稱“公司已按時完成各季度風險綜合評級數據的報送工作。”同時表示,公司將一步加強風險薄弱環節管控,針對監管提出的扣分原因,持續推薦有效整改,對存在的風險隱患提出應對解決方案,并切實跟進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
其最后一次披露償付能力風險評級是在2022年三季度,報告稱,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均為BBB類。
一次性裁掉四大營業部,“財險一哥”又有大動作:75后總精算師張瑯履歷官網被撤,此前為該司最年輕高管…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保險人春節朋友圈“營業”指南|春節特別策劃
保險人的春節“職業病”|春節特別策劃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