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瑩
編輯:李亞
來源:險企高參
2023年底上映的電視劇《繁花》爆火了,《繁花》重現了上世紀90年代風起云涌的股票市場。現實生活也一樣,2023年的股市震蕩起伏,保險股基本一直處于低位。
近日,受央行降息、降準利好政策刺激,保險股一掃往日陰霾,個股全線大漲。截至1月25日收盤,5家A股上市險企的股價表現均不俗。其中,中國太保股價24.77元,漲幅最高,達8.17%;中國人壽股價28.69元,漲幅達6.46%;新華保險股價31.22元,漲幅達5.87%;中國人保股價5.10元,漲幅達4.29%;中國平安股價41.15元,漲幅達2.44%。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隨著保險負債端負面影響的消退,市場對資產端改善的預期也在增強;再加之政策利好,保險股得到有效回暖。不過保險股的回暖是“繁花”還是“曇花一現”,還需要用時間來證明。
受央行降息、降準利好,
保險股集體“飄紅”
受央行降息、降準利好政策刺激,近期保險個股全線大漲。從1月18日上漲2.06%開始,目前已連續多個交易日收漲。
截至1月25日收盤,5家A股上市險企的股價表現均為不俗。其中,中國太保股價24.77元,漲幅最高,達8.17%;中國人壽股價28.69元,漲幅達6.46%;新華保險股價31.22元,漲幅達5.87%;中國人保股價5.10元,漲幅達4.29%;中國平安股價41.15元,漲幅達2.44%。
不僅僅只是A股,港股市場上也有多只保險股上漲。數據顯示,1月25日,中國太保領漲香港保險股板塊,漲幅達7.7%,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太平,當日漲6.67%。此外,新華保險、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人壽、眾安在線皆飄紅。
A股保險股連續多日集體飄紅,一改羸弱走勢,無疑讓市場重拾信心。2023年保險板塊整體呈 "M"型走勢,保險股整體走勢低迷,指數全年下跌了9%。去年A股上市險企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全年下跌22.51%、9.82%和4.73%。
此次保險股集體飄紅,有著多方因素的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還是近期央行宣布的降準消息。
1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央行行長潘功勝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央行將于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1萬億元。1月25日開始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
東吳證券非銀金融團隊認為,本次降準一方面是為緩解當前較大的流動性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為后續利好政策的進一步發力提供空間,經濟復蘇預期再度強化。當前保險估值的主要矛盾不是負債端而是資產端,核心在于宏觀經濟預期和權益市場對業績的拖累。降準更有助于推動經濟復蘇進程加快,幫助市場確立信心,助力估值更快進入修復通道。
估值處于歷史低位,
負債端冰火兩重天
監管政策的利好無疑給險企帶來了信心,但險企自身也是一直處于觸底反彈階段。
近期,A股5大上市險企公布的2023年保費“成績單”顯示,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保、新華保險共計實現保費約2.69萬億元,同比增長5.2%,整體實現較快增長。
具體來看,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和新華保險分別實現原保費收入6415億元、6616.49億元、8006.95億元、4234.68、1659.0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3%、6.86%、4.1%、7.71%、1.72%。
從渠道來看,銀保渠道和個險渠道兩者業績逐漸呈現兩極分化的勢態。隨著銀保渠道“報行合一”,險企開始重回個險時代。行業交流數據顯示,2023年12月單月銀保新單同比負增長28%,其中期交新單負增長30%。這也讓2023全年銀保新單數據最終定格在同比增長2%,新單期交增長32%。
與銀保渠道的冷清相比,個險渠道相對回暖。根據交流數據來看,相當部分的中小險企在2024年重燃個險熱情,開局兩周業績中,個險新單保費不乏大幅增長,乃至翻倍者。不過,不同于大型險企,對于中小險企來說,如何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提升產品競爭力、適度減少對渠道資源的依賴尤為重要。
另一方面,2023年下半年以來,保險業迎來多項新政改革。先是7月底傳統壽險產品預定利率上限從3.5%降至3%,再是10月份銀保渠道“報行合一”,還有《保險銷售行為管理辦法》《關于強化管理促進人身險業務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出臺,均給保險業帶來不小的影響。
受壽險代理人渠道轉型、新單保費下滑、資本市場波動導致投資收益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上市險企股價大多處于歷史低位。東吳證券在研報中表示,保險估值彈簧壓近歷史極值,2024年開門紅有望充分受益于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待權益市場底部企穩后,保險股或迎來“戴維斯雙擊”。
資產端迎來反轉,
權益投資有望企穩回升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保險估值的主要矛盾不是負債端而是資產端,核心在于宏觀經濟預期和權益市場對業績的拖累。
2023年以來,受低利率的市場環境、權益市場震蕩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保險業資產端顯著承壓,投資收益整體處于較低水平。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2023年三季度保險業資金運用情況表顯示,截至9月底,保險業資金運用余額為27.52萬億元。年化財務收益率為2.92%,年化綜合收益率為3.28%。
不過目前隨著保險負債端負面影響的消退,市場對資產端改善的預期也在增強。不少機構對于2024年投資環境的復蘇回暖給出了中性回答。
興業證券研報指出,展望后續,保險股存在資產負債共振的修復機會。一方面,伴隨存款利率持續下降,保險負債端銷售景氣度有望維持高位,一季度開門紅或有較好表現,將構成重要催化。另一方面,資產端在新會計準則下對利潤影響明顯提升,權益市場回暖將帶來顯著業績改善,近期大量長債配置能夠穩定長期投資預期。前期資產端隱憂和負債端規范政策等壓制因素已充分釋放,重視底部反轉的高彈性配置機會。
信達證券認為,受益于監管持續出臺政策,鼓勵險資加大權益資產配置,支持保險公司通過設立私募基金形式參與長期股票投資,平衡長期投資與當年度收益率考核,引導險資多元化考核體系。這些政策將推動險企權益資產配置提升,繼而有望提升投資端彈性。在不動產投資方面,險資的投資敞口已穩中有降,政策托底下有望推動風險逐步出清。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由新華保險與中國人壽共同出資設立的基金公司已在中證協完成備案。基金管理人全稱為國豐興華(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華資產、國壽資產各持股50%。據新華保險此前公告,該公司擬與中國人壽共同出資設立私募基金,雙方各出資250億元。同時,新華保險子公司新華資產擬與中國人壽子公司國壽資產共同發起設立基金管理人公司,雙方各出資500萬元。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保險人春節朋友圈“營業”指南|春節特別策劃
保險人的春節“職業病”|春節特別策劃
重磅!新增保費30%投資A股,千億資金或將入市;推動中長期險資入市方案出爐,保司接下來怎么干?…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