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瑩
編輯:李亞
來源:險企高參
某位保險大咖曾形象總結當下中國財險業盈利公司的三大模式:靠“大”、靠“天”以及靠“爹”。但若要把這三大模式套用到壽險業,其說法也是較為適用的。
靠“大”方面,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泰康人壽、太平人壽、人保壽險“老七家”壽險公司規模占據行業大半個江山,名聲深入人心。
靠“天”方面,當經濟形勢不錯且依托國家政策扶持時,險企依靠階段性紅利盈利。不過,時至今日,上述“老七家”壽險市場地位愈發穩固,規模優勢明顯。馬太效應之下,中小險企其他險企想要超越更為困難。
由此看來,中小險企要想活得滋潤,只能依托“爹”(股東)的力量來實現了。也就是說,一些中小險企憑借龐大的股東業務優勢,可快速實現盈利,輕輕松松贏在起跑線上。
縱觀之,“拼爹”的壽險“富二代”從控股股東來看主要可以分為兩類。其一是“銀行系”險企,“銀行系”險企有諸多來自母行的優勢,比如銀行品牌、客戶資源、銷售資源,包括線下網點、財富中心、私行、手機銀行等線上平臺、銷售團隊的基本素質及銷售能力、數據資源等,其具備一定的股東背景優勢,發展基本較為穩健。
目前,“銀行系”險企共有10家,除了以下重點介紹的工銀安盛、招商信諾、中郵人壽外,還包括建信人壽、農銀人壽、中信保誠、中銀三星、交銀人壽、光大永明和中荷人壽。
其二便是中外合資險企,中外合資險企能夠優勢互補,擁有高品質業務,在中外股東的護航下其能夠帶來更穩定的承保利潤;并且中外合資保險公司可以利用海外母公司的資源優勢,在資產端實現更有效的配置。
那么,跟著《險企高參》來看看,“拼爹”的壽險公司都有哪些?
“宇宙第一大保險公司”——工銀安盛
工銀安盛人壽由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全球第一保險集團AXA安盛集團、全球500強央企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強強攜手打造。
父方是全球第一大銀行,母方是全球第一大保險集團,妥妥的“富二代”。
中資公司為國企,外方股東是老牌保險公司。公司的股權結構為:中國工商銀行持股60%,AXA安盛集團持股27.5%,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持股12.5%。工銀安盛人壽總部位于上海,注冊資本125.05億元,目前經營范圍覆蓋全國20多個重要省市。
具體來看,中國工商銀行為“宇宙第一大行“,向全球超1,000萬公司客戶和7.2億個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曾被國際金融界兩大權威雜志《歐洲貨幣》和《銀行家》評為“中國最佳銀行”。
AXA安盛集團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保險及資產管理機構,業務遍及全球57個國家,擁有16.3萬名員工及銷售人員,服務1.01億客戶。AXA安盛是《財富》全球500強企業,創立于19世紀初,是全球領先的保險及資產管理集團之一,2022年位列世界五百強榜單第48位,業務遍布全世界5大洲,服務超1億客戶。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是一家國際化的金屬礦產公司,成立于1950年,主要從事金屬礦產品的勘探、開采、冶煉、加工、貿易,以及金融、房地產、礦冶科技等業務。其管理的資產總規模達到1.85萬億元人民幣,境外機構、資源項目與承建工程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3年前三季度,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業務收入343.82億元,僅低于中郵保險的1043.56億元以及建信人壽的357.58億元。凈利潤方面,工銀安盛人壽以5.39億元的凈利潤以及10.05%的凈利增速排名第一。
高端醫療險富二代——招商信諾
和國內其他合資公司相似,招商信諾的家世背景也是赫赫有名。
招商信諾是由招商銀行和信諾集團旗下的信諾北美人壽共同設立,雙方各持股50%。業內在提起招商信諾時,也都習慣于提起信諾集團Cigna。
先來看看招商信諾的“家庭”背景。招商信諾以健康保障為專長,擁有全球醫療服務資源,成立近20年已累計服務客戶1000多萬,理賠客戶108萬,憑借穩健的經營理念、良好的業界口碑及充足的償付能力,連續八年榮獲《21世紀經濟報道》“年度穩健經營保險公司”大獎。
其大股東之一招商銀行1987年成立于深圳,是中國境內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而美國信諾集團是美國四大商業健康保險公司之一,也是一家全球性的醫療服務公司,全球約有7萬4千名員工,業務遍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服務的客戶超過1億人。
“銀行系”壽險一哥——中郵人壽
“信送到哪里,中郵人壽就到哪里?!?
“銀行系”壽險一哥中郵人壽由中國郵政集團控股,注冊資本金高達286.63億,總資產超4400億。背靠中國郵政,中郵人壽服務范圍覆蓋全國,網點多達3.2萬多個。
從盈利情況看,近些年中郵人壽持續盈利,近10年凈利潤達到62億。2017年至2022年,中郵人壽分別實現凈利潤3.8億元、5.21億元、16.88億元、13.16億元、14.03億元、3.97億元。
不過,2023年中郵人壽的日子似乎并不好過。2023年前三季度,中郵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043.56億元,較同期的848.64億元,實現23%左右的漲幅。其中,長期期交新單保費同比增長42%;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41%,上半年首次超越太保壽險,位列行業第四。
但中郵保險利潤端大幅虧損103.75億元,陷入明顯的“增收不增利”境況,經營承壓。其中,三季度單季度虧損高達74.94億元。此外,該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收益率分別跌至-46.03%、-2.22%。
國內唯一一家擁有境外保險牌照——恒安標準人壽
恒安標準人壽成立于2003年,注冊資本金40.46億元,股東雙方為天津市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英國安本集團,雙方股東各出資50%。
2020年6月,恒安標準人壽成功收購標準人壽保險(亞洲)有限公司100%股權,成為國內目前唯一一家擁有境外保險牌照的合資保險公司。2021年1月18日,恒安標準人壽獨資設立的恒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注冊成立,成為首家擁有養老保險公司的合資壽險公司。
從拼爹方面,恒安標準人壽絲毫不差勁。其中方股東天津市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立,是天津市政府開展金融綜合經營的國有企業,注冊資本103.73億元人民幣。旗下所投資的金融機構有渤海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渤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等。
其外方股東為安本集團,是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同時也是英國富時100指數企業。截至2022年底,旗下管理全球資產達5000億英鎊。
截至2023年三季度,恒安標準人壽總資產達392億元人民幣,2022年壽險保費規模突破70億元人民幣。
盈利方面,公司已連續9年實現穩定盈利。2014年,恒安標準人壽比戰略計劃提前一年實現盈利,自此開啟了連續9年的盈利之路,2014至2022年累計實現凈利潤達18.23億元。
償付能力方面,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2023年三季度數據顯示,恒安標準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達192.48%,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達146.11%。
身出名家——中英人壽
和中意人壽一樣,中英人壽也是一家中外合資公司,以穩健經營著稱。中英人壽的股東也是大佬級的,國內股東是超級大央企中糧集團,國外股東是有300多年歷史的世界Top5保險集團英國英杰華集團。
中英人壽的股權長期穩定,由外資股東英杰華集團和中方股東中糧集團旗下子公司中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各持股50%。目前,業務覆蓋16個省、直轄市,90多個重點城市,規模與利潤均穩居外資第一梯隊。
中國中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是中糧集團旗下運營管理金融業務的專業化公司及投資平臺,旗下企業包括中英人壽、中糧信托、中糧期貨、龍江銀行等。2018年,中糧資本上市事項獲得國務院國資委和證監會批復,于2019年初成功上市。
英國英杰華集團是英國最大、世界第五大保險集團,成立于1696年,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務公司,擁有300多年保險經驗,其主要業務活動包括長期儲蓄、基金管理和財產保險。2022年入選世界500強。
2023年前三季度,中英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28.08億元,同比增長46.61%;實現凈利潤-1.45億元,同比下降-7.01%。
中國加入WTO后第一家合資壽險——中意人壽
中意人壽,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但人家真不是一家“小”公司,反而背景實力都非常雄厚,能實現連續10年盈利,賺錢能力之強,也是名列前茅。
中意人壽成立于2002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首家獲準成立的中外合資保險公司,目前公司注冊資本37億元,總資產超過1000億元,分支機構遍布全國。
中意人壽只有兩大股東,各持股50%,但個個來頭都不小。
其中忠利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和資產管理公司之一。忠利集團成立于1831年,業務遍布全球50個國家,2022年承保保費總額達815億歐元,在《財富》雜志2022年世界500強中列第72位,在歐洲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中國石油集團資本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金融業務管理的專業化公司,是中國石油金融業務整合、金融股權投資、金融資產管理和監督、金融業務風險管控的平臺。2017年2月10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除上述6家險企外,“拼爹”的壽險公司還有不少,《險企高參》就不一一贅述了。
重磅獨家!瑞眾人壽首次公開公司治理概要:披露董監高簡歷、股東會議信息等;9名高管來自國壽,去年保費2368億元
重磅!又現四大保險央企總裁互送:繼趙鵬之后,52歲人保第一副總裁李祝用履新國壽黨委副書記
“難兄難弟”各虧17億!十家“銀行系”險企2024成績揭榜:合計凈利99.4億,新會計準則影響深遠…
時隔七月,57歲“老國壽”趙國棟正式任瑞眾人壽董事長!人事版圖重塑,去年前11月保費2268億;今年定下七項重點工作
綜合成本率高達264.3%!63歲平安女將霍建梅挑大梁,能否破題前海財險虧損怪圈?!
60家非上市人身險保司2024業績揭曉:財信人壽虧損3.7億,六家銀行系險企入圍利潤top10!泰康、中郵保險業務收入超千億
管理層多為"80后",董事長、總經理去年齊換;東方嘉富人壽的“前世今生”…
保險人春節朋友圈“營業”指南|春節特別策劃
保險人的春節“職業病”|春節特別策劃
重磅!新增保費30%投資A股,千億資金或將入市;推動中長期險資入市方案出爐,保司接下來怎么干?…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