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莉
來源: 險企高參
6月7日,有消息稱,互助平臺相互寶或于本周五(6月11日)關停。消息一出,迅速引發熱議。
當下,網絡互助陷入關停潮。自去年9月百度燈火互助宣布關停之后,各互助平臺紛紛宣布其將退出大病網絡互助領域。2021年以來,美團互助,輕松互助、水滴互助、悟空互助、小米互助等相繼關停。一場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的盛宴,如今變成了一個不斷洗牌的戰場。在此背景下,作為國內最大的網絡互助平臺,相互寶將何去何從?
螞蟻金服否認關停相互寶,
上半年已有近1400萬人退出
6月7日下午,險企高參求證螞蟻金服方面,對方回應稱,該消息為假消息。網絡互助的蓬勃發展,與互聯網巨頭的踴躍布局是分不開的。2018年,螞蟻金服推出“相互寶”, 上線1個多月2000多萬人加入,不到 1 年用戶數就突破了 1 億。彼時,相互寶可謂風光無限。有媒體曾表示,“相互保”無疑是場創新,它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彌補當前國內的健康保障市場存在著巨大缺口,也反映出用戶對產品的認可和需求。然而僅僅兩年的時間,網絡互助計劃已不復從前的風光。除了巨頭的退出之外,分攤費用不斷上漲、賠付問題等也讓網絡互助計劃口碑下跌。相互寶2020年大病互助計劃的全年分攤金額顯示,全年總計為91元,低于年初預測的188元最高線。2年時間,相互寶成員累計救助人數達85203人。數據一出,隨即引發熱議。2019年相互寶全年分攤29元,一年時間上漲超3倍數。相互寶給出的理由是,“2020年,絕大多數成員度過了等待期,根據大數法則,疾病發生率會開始走高并慢慢趨于平穩。這樣一來,分攤金也就隨著救助人數的增多而變多,最終達到正常水平。”用戶選擇退出背后,除了不斷上漲的分攤金之外,理賠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此前,河南沁陽56歲男子心梗去世,家屬無法獲取相互寶補助的消息引發網友熱議。據悉,該男子曾在相互寶買了一份“保險”,而在不幸因冠心病急性心梗死亡后,家屬申請補助金時遭拒絕。而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互助平臺一次次拒絕理賠事件發生后,人們開始逐漸意識到,互助計劃雖然加入門檻低,能提供一定保障,但是同樣存在風險。需要賠付時,往往規則的解釋權是由互聯網公司決定,不一定能符合解釋標準,就會導致得到的賠付不完全。據新浪財經報道,數據顯示在今年1月份的第二期,相互寶的分攤人數跌破1億,此后分攤人數更是不斷下跌。在今年3月份到2月份的1個月間,相互寶的分攤人數便減少了315萬;而到了4月第一期,相互寶的用戶數再次減少198萬。截至6月第一期,相互寶互助的分攤人數已降至8729.8萬人,比年初減少了1370.96萬人。除了網絡互助本身存在的問題之外,合規性爭議自網絡互助平臺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存在。從2020年5月起,有關網絡互助是否應該納入監管、如何納入監管的討論不斷。2020年9月7日,中國銀保監會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局在《保險業風險觀察》上撰文稱, 野蠻生長的網絡互助平臺,本質上具有商業保險的特征,但目前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和監管標準,處于無人監管的尷尬境地。相互寶、水滴互助等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于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淀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2021年4月16日,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是慈善就歸于慈善,如果打著互助旗號從事金融業、保險業,就偏離了互助的本質,需要糾正。所有的金融活動都必須要‘有證駕駛’。業內認為,關停或者納入監管,相互寶無非是這兩種選擇。“網絡互助計劃并非真正的保險,一旦出現業務調整,或者存留會員和需要領取互助金的人群出現失衡,互助計劃就會面臨調整和結束的風險。”一位資深法律人士告訴險企高參。相互寶方面曾公開表示并沒有采取資金池模式,而且是后分攤。本著公開透明,全程風控等準則,讓相互寶更健康更穩定。有業內觀點認為,和一些企業相比,支付寶及母公司螞蟻集團有能力把控風險。天風非銀曾在研報中判斷,目前相互寶處于增長人數停滯后逆向選擇因素發酵的“調整消化期”,考慮參與用戶基數很大,根據大數法則,預計后續分攤金額仍會趨于一個穩定的數字。你認為未來相互寶的命運如何呢?請在留言區與我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