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勇說車險/yongchezhizhu2019
一、“更換的配件為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副廠件”的情況。
根據《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第三十一條 :“機動車維修經營者不得使用假冒偽劣配件維修機動車。機動車維修配件實行追溯制度。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記錄配件采購、使用信息,查驗產品合格證等相關證明,并按規定留存配件來源憑證。托修方、維修經營者可以使用同質配件維修機動車。同質配件是指,產品質量等同或者高于裝車零部件標準要求,且具有良好裝車性能的配件。………”
再結合《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第四十二條 :“對機動車維修質量的責任認定需要進行技術分析和鑒定,且承修方和托修方共同要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出面協調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組織專家組或委托具有法定檢測資格的檢測機構作出技術分析和鑒定。鑒定費用由責任方承擔。”
所以,如果你覺得更換配件是副廠的,你可以找當地的道路交通運輸管理部門進行舉報投訴,如果他們不受理,你就提交書面舉報信的方式,利用《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第五十四條:“ 違反本規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級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三)發現違法行為不及時查處的;………..”,并明確表示,如果他們不處理,就向上一級道路交通管理部門和紀委舉報,這時,編者可以確定,大部分情況下會受理你的舉報要求,同時,將這個交談過程進行錄音。只要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介入,你的問題就可以輕易解決,因為他們有很多方式讓修理廠進行處罰,所有,修理廠是怕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
二、“該修理的沒有進行修理,該更換的沒有更換”的情況。
根據《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第三條:“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依法經營,誠實信用,公平競爭,優質服務,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維修質量主體責任。”以及第二十七條:“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使用規定的結算票據,并向托修方交付維修結算清單。維修結算清單中,工時費與材料費應當分項計算。......”,以及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三條 機動車維修竣工質量檢驗合格的,維修質量檢驗人員應當簽發《機動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見附件2);未簽發機動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的機動車,不得交付使用,車主可以拒絕交費或接車。”
修理廠應該做到維修車輛的保質保量,按車主要求進行維修,否則,車主可以向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投訴并舉報,依據第五十一條及第五十二條:“機動車維修經營者簽發虛假或者不簽發機動車維修竣工出廠合格證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3000元的,處以5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許可機關吊銷其經營許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修理廠會受到處罰。
如果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不受理或拖延、“踢皮球”的,你將所有的交談內容進行錄音,同時進行書面舉報,并利用《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第四十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受理機動車維修質量投訴,積極按照維修合同約定和相關規定調解維修質量糾紛。”和第五十四條:”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級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款:“.........(三)發現違法行為不及時查處的;.....”.只要車主固定好充足的證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不敢不受理。
從以上兩種情況,車主可以發現,在與修理廠協商不下,自身利益無法保障的情況下,車主可以借助修理廠的主管部門和監管部門,即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力量進行維權,同時,車主借助《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對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約束,收集充足證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不能不處理你的問題,否則,車主可以向上一級部門投訴,或直接進行行政訴訟。
三、修理后車輛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故障怎么辦?
根據《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第三十七條:“機動車維修實行竣工出廠質量保證期制度。
汽車和危險貨物運輸車輛整車修理或總成修理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20000公里或者100日;二級維護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5000公里或者30日;一級維護、小修及專項修理質量保證期為車輛行駛2000公里或者10日。...........
其他機動車整車修理或者總成修理質量保證期為機動車行駛6000公里或者60日;維護、小修及專項修理質量保證期為機動車行駛700公里或者7日。
質量保證期中行駛里程和日期指標,以先達到者為準。
機動車維修質量保證期,從維修竣工出廠之日起計算。”
也就是說,如果修理廠在法律規定的質保期限范圍內出現維修質量問題,車輛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車主都可以找修理企業進行重新修復,且是免費的;且如果同一問題修理2次后還是無法解決的,車主可以選擇其他修理廠,且這些費用由上家修理廠承擔。
如果修理廠不履行這些義務,侵害了車主的權利,車主可以通過第二期(上面)的提到的類似的方法進行維權。
大致過程如下:車主收集車輛存在維修質量的證據(一般故障車輛本身就是),然后和修理廠進行協談,協談過程全程錄音。以后提出根據《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的相關規定,要求進行重新維修,如果修理廠不同意,將這些證據投訴舉報至當地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同樣,與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人員的溝通過程也要錄音,迫使他們不敢“踢皮球”或不作為。如果當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真的不作為,車主可以將所有證據投訴舉報至上一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到這一步,95%以上的情況,相關職能部門會受案處理,這里特別提下,投訴舉報的方式做好用書面形式,不建議電話形式。試想,如果有人向你反饋一件事,一個是電話告知,一個是書面告知,你會重視哪個?此外,書面形式本身就是證據,電話方式就不能起到這個效果或證據力不強。
希望以上內容可以給一些車主提供維權的思路和方法,僅此建議。總之,使用過的人是屢試不爽,只是很少人知道用這樣的途徑和方式處理。
四、修理廠“敲詐勒索”怎么辦?
目前,國內的汽車修理市場,出現“敲詐勒索”的情況不常見,因為,這個維修費用,一般有保險公司買單,沒有保險的,一般情況下,車主在維修前,基本與修理廠協商確定了價格。這里指的“敲詐勒索”,只要是指天價施救費,車輛不維修拖出修理廠時收的所謂“鑒定費”、“估價費”、“ 拆解費”等虛構費用。
對于“天價施救費”,近期報告的較多。其實,各個地區,物價部門或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等對施救費用一般是有指導性的參考價格標準的,所以,你只要認為價格嚴重偏離正常價格,就可以向當地的物價部門、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和工商所進行投訴舉報,將施救單位要求的費用過程進行攝像錄音,再將這些證據向上述職能部門舉報。如果不這些部門不受理,可以進行升級。總之,就是留好證據,借助政府主管部門的力量,約束這些不良單位。但,關鍵的問題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維權!!!
對于“車輛不維修拖出修理廠時收的所謂“鑒定費”、“ 估價費”、“ 拆解費”等虛構費用”,首先,大家要清楚,企業是有經營范圍的,“鑒定”、“估價”不是修理廠的經營范圍,所以,如果修理廠以這些項目向車主收費,車主進行錄音固定證據后,可以向工商部門進行舉報,這是非法經營,是要處罰(罰款)的,他們的處罰,可能比收你的錢還多。如果當地工商部門不受理,同樣,用上面提到的類似方法迫使他們處理。對于天價“拆解費”,根據《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第二十六條:“ 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公布機動車維修工時定額和收費標準,合理收取費用。機動車維修工時定額可按各省機動車維修協會等行業中介組織統一制定的標準執行,也可按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報所在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備案后的標準執行,也可按機動車生產廠家公布的標準執行。當上述標準不一致時,優先適用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備案的標準。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將其執行的機動車維修工時單價標準報所在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備案。......”
也就是說,這些”拆解”等價格,不是修理廠說多少就多少,是需要修理廠的管理部門即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報備認可后執行的,如果沒有沒有報備,修理廠存在違規行為,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同時存在管理失職情況(現實中,大部分修理廠是不會向當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備案的)。所以,車主可以抓住這點,將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拉入這個矛盾中,因為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存在失職情況,因此,只要車主有證據,提出這些內容和情況,大部分情況下,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會協助你按正常價格支付相關費用。否則,如果事態擴大,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也將承擔相關責任,這是誰都不想發生的。
總體上,這些方法是利用法律,也可以說是利用法律的漏洞,但在中國的國情下,很多時候,作為P民也是迫不得已,編者見過也遇到過太多類似的事件,所以,僅供各位車主參考、借鑒,在遇到類似情況時,不會手足無措,無法應對,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的車主。
保險公司心里嘀咕:就是拖你,就是少賠,你能怎樣!
再述車輛全損和報廢的區別
保險公司的定損和調查流程對嗎
關于事故車輛零部件修換標準的看法
機動車輛保險理賠服務規范三
被追償案件在一審中爭取,二審大概率沒戲
機動車輛保險理賠服務規范二
機動車輛保險理賠服務規范
我們介入后車主多賠了8萬左右
契約精神和誠信理念的缺失是理賠糾紛的根源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