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作者:勇說車險/yongchezhizhu2019
可能,不少人會對題目提出質疑,汽修行業和保險公司的惜賠有什么關系?這是因為汽修行業中,主要的資金流來自汽車維修,準確的講,是事故維修,而絕大部分的事故維修,是通過車險的方式理賠實現的,所以,保險理賠直接關聯著汽修行業的走向,以及一些規則。下面,編者就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前面說了,對于修理廠,事故車輛維修是主要資金流,就是說,占了大部分生產值,高檔車的4s店除外。所以,大部分修理廠,會把主要精力放在事故車輛的維修上。對于車輛的維修,其實主要涉及2個部分,一個是配件,一個是工時。對于配件,修理廠有3種方式,一種是以次充好,還有一種是該換沒換,最后一種是沒壞搞壞。前面說了,現在大部分事故車輛是通過車險維修的,意味著維修費最后由保險公司買單。但保險公司也不傻,它們會控制成本。
比如,如果修理廠想搞“沒壞搞壞”,就是保險行業說的擴損,保險公司會進行風險控制,比如拆解前拍照,甚至拆解時錄像等方式,防止或盡量杜絕修理店的擴損情況。
對于修理廠的“該換沒換”,保險公司會采取復勘的方式防控,就是查看是否把新的配件裝上去了。這里,一些車主可能會認為,保險公司也不錯嘛,為了車主考慮。那你就錯了,保險公司干這些,不是為了車主,而是為了讓他們自己少賠,只是,客觀上,看上去好像確實為了車主。
還有,就是“以次充好”了。這里,分為2種情況,一種是修理廠和保險公司合謀的以次充好,就是我們以前好多文章提到的,保險公司賠正廠價格和副廠價格的中間價,修理廠給車主用副廠甚至舊件(有些稱為修復件或綠色件或再制造件,反正無論怎么叫,本質上就是二手的舊貨),這樣,才能保證修理廠有高額的利潤。這種情況,是保險公司默許的,也是修理廠和保險公司的“默契配合”,但坑的都是車主,因為,給車主換的配件,基本都是舊貨或是品質差的配件,其實,本質就是保險公司的惜賠。另一種情況是,如果保險公司按正廠價格賠了,那么,保險公司就會要求驗貨,就是換的是不是真的正廠配件。如果不是正廠的,保險公司就不會賠正廠價格,更不會和車主講。為什么?因為保險公司最終是為了少賠錢,而不是維護車主的權益,否則,保險公司是不是應該把這個情況告知車主!!!所以,不要覺得保險公司為車主怎樣怎樣的,看上去為了車主,但本質都是為了它們自己少賠錢!如果保險公司確認的配件是正廠配件,那么,保險公司給修理廠的利潤也很低,比如如果修理廠用正廠配件,只能賺10%,可以賺1000元,但是,如果給車主用副廠配件,修理廠利潤有50%,可以賺2000元,請問,如果你是修理廠,你是愿意給車主用正廠配件還是用副廠配件,相信答案不言自明!!!但是,作為理想的或者有社會責任感的保險公司,應該的做法是,給車主用正廠配件的修理廠的利潤,應該高于那些給車主用副廠的修理廠的利潤,這樣,才能引導修理廠使用正廠配件,維護車主權益。可現實的情況,剛好相反,是保險公司的政策 ,倒逼修理廠使用副廠配件,侵害車主權益,因為,修理廠如果不這么干,不僅錢賺得少,還會有很多來自保險公司的麻煩和刁難!所以,保險公司的惜賠政策,迫使修理廠使用劣質配件,以及隨意維修。
經過以上的介紹說明,大家應該了解了,為什么很多修理廠給車主用殘次配件的原因了吧,因為有保險公司在理賠政策上的引導,迫使修理廠用劣質配件,這樣,慢慢的,影響并復制到了汽修的各個環節,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保險公司是罪魁禍首,至少也是幫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