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契銳評
自律和他律的關系是個哲學問題。
晉·韋謏《啟諫冉閔》有云“清誅屏降胡,以單于之號以防微杜漸。”
即,防微杜漸的作用力主要來源于自律,靠自己的定力來實現。但從歷史發展的視角看,“當諫其漸”的他律也是必不可少的。
畢竟,身處誘惑無處不在、陷阱無處不有的社會現實,如果沒有外界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沒有“當諫其漸”的清醒,自律是很難保障長期抵擋誘惑和貪欲侵蝕的,久而久之“金鐘罩”也會出現縫隙。
如上,是對近期《車險合規經營自律公約》的宏觀判斷。
2015年2月,原保監會《關于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印發。自此,過去近9年的時間里,商車費改成為財險業永不過時的變革主題。
從解決高保低賠的歷史痼疾,到解決拼費用搶市場這一特殊市場體制下的老大難問題,從監管到市場主體,整整努力了半代人的時間。
但時至今日,商業車險的問題似乎仍沒有定論。地板價可以一降再降,但降到一定程度卻又發現,保費增速不及賠付增速,行業可能又要“難以為繼”了。
畢竟,2023年前三季度,行業車險保費同比增5.7%,而賠付支出同比卻增長了13.13%。
有觀點認為,車險數據并不具備太多可參考性,但對于觀察者而言,車險的數據卻又是唯一可觀察的維度。畢竟,經歷了3年的特殊時代背景后,車險在回歸真實場景后,數據又將其拉回到現實中。
面對現實,行業亦展開了系列自救舉措。
上周,八家頭部公司簽署《車險合規經營自律公約》的消息再次引發市場熱議,但對于自律,行業乃至社會公眾早已不再陌生,適時的自律往往會成為再次洗牌的一個契機。
對于車險市場,有行業大V曾講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場景:
聊起車險,每個人都有一肚子苦水,車險的市場費用高得離譜,很多中小公司的員工為了做業務,都只能自己掏腰包墊支費用,有的經理貸款墊進去幾百萬,后面只能不斷滾動維持運行。
對此,大V直言,罪魁禍首自然是行業大公司。
大公司帶頭放點位、砸費用,表面為的是搶業務,其實更多的是渾水摸魚中飽私囊,大公司最喜歡的就是抱怨市場費用高,不跟就會丟業務,其實每次市場亂的元兇都是大公司。
怎么解決?
大V說“毒瘤不割,車險永無寧日”。
從這個視角看,頭部公司的此次自律更像是刀刃向內的刮骨療毒。
但要想真正解決費用的問題,又需從精算定價的根源上來解決。
可問題是,保險定價的細化是一個被動而緩慢的過程,頭部的大公司幾乎沒有動力主動細化定價。
畢竟,價格細化之后,必然有一部分優質客戶的價格進一步降低,而一部分高風險客戶需要漲價,但現實中又不一定漲得上去。
因此,不啟動自內而外的變革,借助固有的規模優勢,大公司仍能暫獲足夠的利潤。
從這個角度講,可以主動把好業務的價格打下來的,只有小公司,小公司通過價格細分,對大公司形成逆選擇的競爭壓力,變相迫使大公司跟上,車險才可能在更加細分的定價基礎上達到新的均衡。
但小公司卻往往受限于數據和技術力量,率先找到新的定價因子,進而實現價格細化的成功率注定不高。
當然,如果內部變革成功的概率不高,那外部尤其是大環境推動的變革有沒有可能?
答案應該是有的。
比亞迪的強勢介入,無人駕駛車輛的日漸增多,共享汽車的出現等等,使得傳統汽車的使用場景越來越低頻,假以時日,車險的整個生態和邏輯必將重構。
雖然未來生態會被重構,但對于當下,尤其是肉眼可見的三五年間,如何做好行業,車險都是個必須解決的大問題。
從近9年的商車費改過程看,單純的自律或許很難解決問題,在我國車險市場環境下,有兩條路倒是可以嘗試:
一是強勢管控頭部大公司,這個監管的強度和顆粒度將決定車險改革的成敗;
二是允許財險MGA中介機構的存在,通過大型MGA輔助中小財險公司在車險市場中走出一條可與頭部公司抗衡的、有利于消費者的創新之路。
保契銳評丨從一則上熱搜的拒賠報道,看保險業之難
保險業能不能出現“曉華姐”
現實小而全,理想小而美,中小財險公司出路何在
舉國關注之下,保險業能答對養老這道題嗎?
從宏觀視角看開門紅發力點
上市險企三季報集體爆紅,分紅險大賣更添信心
拒收商保病人,傷害的到底是誰?
小米車險能否熬過車險“報行不合一”周期?
高端養老社區或將迎來黃金二十年
《保險法》修訂猜想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董事長變更后,中國人壽新添80后女總助
國內首家批發保險經紀公司來了,保險中介未來將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