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觀的增速、政策的支持、科技的加持,讓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期。而作為重要的風險管理工具,新能源車險也隨之成為一片待開拓的藍海市場,引得各方加速拓荒。
近日,由人保財險主辦的“‘新能源 新藍海’新能源汽車保險”論壇上,中國人保與寧波市鎮海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籌建新能源汽車綜合服務中心項目,探索以快充站為場景核心,擴展快充場站周邊生態鏈,打造電力端光儲充一體,消費端車后服務、休閑娛樂等多業態有機結合的綜合服務平臺。
掘金新能源車險市場,不僅頭部財險公司發力布局,手握客戶與數據資源的車企也不甘示弱,紛紛擠入這一賽道。
比如,11月8日,比亞迪全資控股的比亞迪財險就獲得了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批復,同意新增“機動車保險”業務,包括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和機動車商業保險。
就在同一天,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文,批準寶馬(中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經營保險經紀業務。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寶馬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寶馬巴伐利亞商業代理有限公司與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
傳統險企、車企兩大陣營齊聚,在新能源車險市場“攻城略地”,一時間再度攪動車險市場神經。
近期,新能源車險市場新動態不斷。先是頭部新能源車企比亞迪旗下的比亞迪財險如愿拿下了車險經營資質。據相關媒體此前消息,比亞迪計劃依托新能源的汽車數據優勢,進一步優化精算定價模型,為車主提供更加便利的車險服務,在行業內為其他新能源車企經營提供借鑒。
比亞迪布局新能源車險業務獲得突破進展的同時,寶馬也宣布,寶馬(中國)保險經紀公司正式獲得了監管頒發的保險經紀業務許可證。
寶馬(中國)保險經紀公司法人代表習安倫表示,“中國汽車產業正在朝著電動化、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積極轉型,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汽車產業保險業務潛力巨大,尤其是對覆蓋汽車行業全價值鏈保險解決方案的需求十分龐大。在中國金融領域制度開放的利好政策鼓舞下,我們將以創新的產品與服務,為廣大客戶用車和出行保駕護航,也為寶馬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提供保險經紀、風險管理和風險減量的專業服務”。
車企紛紛搶占新能源車險市場之下,傳統財險公司也在加緊開拓業務,其中頭部險企的動作尤為顯著。近日,人保財險與寧波市鎮海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籌建新能源汽車綜合服務中心項目。
據人保財險總裁于澤在中國人保2023年中期業績會上披露,人保財險今年上半年承保新能源車282.4萬輛,同比增長54.4%,保費收入126.3億元,同比增長54.7%。此外,上半年太保產險的新能源車險保費收入也同比大增65.1%。
險企、車企紛紛下注,“主力玩家”同臺競技,一時間新能源車險市場熱鬧非凡,這背后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息息相關。
據乘聯會發布數據顯示,全國新能源乘用車發展優勢不斷鞏固和擴大,預估9月全國批發銷量83萬輛,同比增長23%,環比增長4%;今年1至9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累計批發銷量為592萬輛,同比增長36%,預測2023全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850萬輛,滲透率可達36%。
隨著新能源汽車普及率越來越高,勢必將拉動新能源車險的快速增長。德勤發布的相關報告顯示,根據數據分析合理預估,到2030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1.3萬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31.3%。
其實,除了新能源車險本身具有較大的發展前景外,于車企、險企而言,新能源車險還具有更深層次的布局價值。
首先,從保險公司層面看,在車險綜改深入推進的當下,傳統車險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的降費,面對這樣的變化,險企亟需尋求新的突圍之路,而新能源車險就扮演著增長新動能的角色,對于險企來講,這將是一塊巨大的增量市場。
再從車企角度看,隨著新能源汽車數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車險成為新能源車企構建“車生態”的關鍵一環,若將新能源車險納入業務板塊,將會有效提升用戶黏性與體驗感,助力車企在汽車后市場獲得更大利潤。
上述德勤研究報告就指出,發達國家汽車后市場的利潤占比約為70%,而我國的汽車后市場利潤占比僅為30%,對比下可見未來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而作為后端消費市場的重要一環,保險的融入將為汽車后市場中各個業務的相互聯動提供更為有力的支撐和鏈接。
從2018年小鵬汽車成立廣州小鵬汽車保險代理公司,到2020年特斯拉在國內注冊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再到2022年新能源汽車掀起入局保險市場大浪潮,比亞迪、蔚來、理想、哈啰等紛至沓來,車企在保險領域已形成一股新勢力。
可見,政策紅利的釋放、增速可觀的預期,疊加險企、車企賦予新能源車險的深層價值,正在讓新能源車險的“主角光環”更加耀眼。
其實,無論是車企還是險企,競逐新能源車險市場,歸根結底都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與利潤。但從現實情況看,要想在新能源車險市場分一杯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據2022新能源汽車保險創新研討會數據顯示,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推出前,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普遍在110%以上,2022年以來,隨著專屬條款落地疊加各地疫情散發降低車輛出行率,綜合成本率也僅回落至101%附近。
落眼2023年,隨著車輛出行頻率回升,新能源車險的綜合成本率更是難言樂觀。于澤就在人保業績發布會上指出,受出行強度回升和新能源車占比高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車的出險率同比上升了2.7個百分點。同時,于澤表示,
目前,人保財險對于營業性新能源車輛的承保持謹慎態度。
中國太保產險總經理曾義也坦言,新能源車出險率高于燃油車近1倍,加上今年上半年汽車出行同比大幅提升,種種因素對新能源車承保成本構成了一定壓力,綜合成本率或超過100%。
承保能力較強的頭部險企尚且如此,更何況中小險企,想要在新能源車險業務上實現承保盈利或是難上加難。
如上述險企高管所言,出險率、賠付率較高是經營新能源車險的核心痛點,而探究新能源汽車事故發生率較高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大眾熟知的“三電”系統安全問題,另一方面也與汽車智能系統不穩定、用戶駕駛行為不當等多因素有關。
在賠付方面,區別于傳統燃油車可以對受損部位小范圍維修,新能源汽車由于制造設計問題,即便是“小磕小碰”也可能導致整個電池組更換,維修價格甚至會超過新車售價。據悉,新能源汽車的核心主要是電池、電機、電控,其成本可占整車的50%左右。
可見,新能源車險雖前景廣闊但“險灘”難闖,居高不下的出險率、賠付率仍是經營痛點,這也使得新能源車險的保費難以壓降,形成車主喊貴、險企叫虧的局面。
新能源車險經營“進退兩難”下,行業也在尋求破題之道,于保險公司而言,關鍵的“卡點”則是對新能源車險數據積累較為匱乏。
不分否認的是,一直以來,傳統險企在產品開發定價方面較為依賴“大數法則”,憑借歷史數據和車輛參數來預測和計算價格、風險及賠償。如今,將傳統車險的經營經驗遷移到“千人千面”的新能源車險定價上,已然難以適配。
德勤也指出,當前新能源車處于起步并蓬勃發展階段,大量的新興技術及品牌進入市場,使得新能源車市場呈現高速的推陳出新局面。但受制于險企技術人員專業限制等,難以在短期內對新興技術作出及時響應,另一方面,由于新車型上市時間較短、數據積累不充分,使保險公司在分析定價因子時,缺乏有力的數據支撐,提高了財險公司針對各車型及時準確估算風險成本的難度。
相較之下,新能源車企在數據獲取上更具天然優勢。比如,車企可以更快的收集到用戶的數據,形成駕駛習慣、喜愛偏好等數據,進而根據數據收集分析輸出定價模型,實現精準定價,同時發揮成本優勢,提供更低價的保費。這也成為近兩年車企紛紛布局保險中介或保險公司牌照,試圖分羹新能源車險蛋糕的底氣。
不過,即便車企來勢洶洶,逐步增強對新能源車險市場的話語權,但在專業人士看來,車險經營并沒有想象中那般容易,背后需要有大量的專業人才和風控經驗作支撐。譬如很多新能源車企雖然擁有大數據優勢,但在產品開發、保險服務、理賠等方面沒有充足的經驗,往往會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澤就提出,車企涉足車險業務,對保險業影響有限。在其看來,車險對承保和理賠服務網點要求很高,龐大的網點服務體系對進入到車險行業的車企而言挑戰很大。
事實上,除了缺乏專業人才儲備、服務網點支撐外,目前布局車險業務的新能源車企中,除比亞迪、廣汽、一汽等持有保險公司股權外,其余大多以保險中介牌照“跨界”,這也意味著,很多新能源車企沒有產品開發的資質。因此,想要開拓新能源車險就不得不與保險公司展開合作,生態共建仍會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流形式。
另有業內人士表示,險企、車企、第三方車險科技平臺等多方各取所長、協同聯動,可以實現雙贏局面,共同推動新能源車險的健康發展。例如,今年4月,小鵬汽車宣布與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及太保財險等8家頭部保險公司建立戰略合作,發布智能保險服務體系及相關產品,將與戰略合作方探索和研究適合智能輔助駕駛汽車的保險保障體系。
或許隨著車企、險企合作的擴大與深化,新能源車險大數據的成熟積累與應用,這一“藍海”市場終會被成熟挖掘。
2024償付能力掃描:化險關鍵期,“誰”把7家險企“拖下水”?
新能源車企“內卷”:蛇年花式促銷,“保險補貼”攬客!
周評|DeepSeek風暴下的金融業:打敗你的不是AI,而是會使用AI的人
內地、香港狠查:“洗黑錢”專盯“高傭金”保險產品下手!
DeepSeek風起,保險正在如何“跑步上車”?
銀保“開年”:誰家歡喜,誰家憂?
車險承保盈利182億!36家承保虧損,中小險企如何夾縫求生?
玖亓周評|險資買黃金,有所為、有所不為!
新年首張罰單:三家金融機構均被罰超千萬,兩家險企“中彩”
10家險企“打頭陣”!拿到投資黃金“入場券”,意味著什么?
華泰人壽高管變陣!友邦三員大將轉會鄭少瑋擬任總經理即將赴任業內預計華泰個險開啟“友邦化”
金融監管總局開年八大任務:報行合一、新能源車險、利差損一個都不能少
53歲楊明剛已任中國太平黨委委員,有望出任副總經理
非上市險企去年業績盤點:保險業務收入現正增長產壽險業績分化
春節前夕保險高管頻繁變陣
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
31人死亡!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
2024年新能源商業車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
連交十年保險卻被拒賠?瑞眾保險回應:系未及時繳納保費所致目前已妥善解決